3-异恶唑羧酸乙酯用作制备2-氨基-3-(3-羧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CPA)的原料,而ACPA对代谢受体表现出活性,并且是mGlu2受体亚型的弱拮抗剂。
制备作为普遍存在且具有杂环优势结构骨架之一,异噁唑已经展现出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糖尿病、抗病毒和杀螨等作用。因此,吸引了众多药物化学工作者的关注。
合成方法传统合成异噁唑杂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羟胺类化合物经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氯代后与炔烃进行[3+2]环加成反应;另一种是腈类化合物经氧化后再与端基炔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尽管这些方法为构建功能性异噁唑类化合物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它们仍存在副产物多、收率较低等缺点,尤其是不能直接适用于多酚羟基苯基取代的异噁唑的合成。
本文以苯乙酮作为起始物料,通过氢化钠作为强碱与草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得到烯醇型中间体。然后,再与盐酸羟胺直接缩合即得3-异恶唑羧酸乙酯。其具体合成反应式如下图所示: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ethyl 5-bromoisoxazole-3-carboxylate | —— | C6H6BrNO3 | 22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