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素是一种属于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用作天然色素,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抗肿瘤和降血糖的功效。它在医药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背景信息桑黄又名桑耳、胡孙眼、梅树菌,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食药用菌。它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主要寄生于桑树、桦树和杨树等阔叶树的树干上,被誉为“森林黄金”。研究表明,桑黄中含有上百种化学物质,大多数具有药理活性,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制备方法种子液制备:选用生长状况良好的桑黄菌饼作为原料,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28℃恒温下以180r/min的转速培养7天。之后使用高速匀浆机打碎菌丝球制成种子液。
发酵培养:以10%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入装有4.5L液体的发酵罐中,在28℃、180r/min转速和0.6vvm通气条件下进行8天的发酵,获得发酵液。
过滤处理:通过滤纸过滤去除菌丝球,得到澄清的发酵滤液。该滤液中的桑黄素浓度为6.78mg/mL。
吸附过程:调节pH值至5后加入大孔树脂,在20℃、150r/min的条件下振荡24小时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剂与溶液的比例为1mL:4g,使用的是ADS-17型号的大孔树脂。
解析步骤: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抽滤并清洗表面样品,置于容器内后加入70%乙醇,在相同条件下再振荡24小时直至完全解析。最终浓缩和纯化解析液,即可获得桑黄素成品。
桑黄素是一种黄色结晶粉末,能溶于甲醇、乙醇及DMSO等有机溶剂中。其来源为桑白皮与人参的提取物。
用途 药理作用从黄木树的根或木质部分用乙醇浸泡提取后精制获得。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2,4-dimethoxyphenyl)-3-hydroxy-5,7-dimethoxy-4H-chromen-4-one | 84757-50-6 | C19H18O7 | 358.348 |
—— | morin-3-O-α-L-rhamnopyranoside | 1173997-99-3 | C21H20O11 | 448.383 |
—— | morin 3-O-β-D-glucopyranoside | —— | C21H20O12 | 464.383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5-hydroxy-3,7,2',4'-tetramethoxyflavone | 19056-75-8 | C19H18O7 | 358.348 |
—— | 2-(2,4-bis(methoxymethoxy)phenyl)-3,5-dihydroxy-7-(methoxymethoxy)-4H-chromen-4-one | —— | C21H22O10 | 434.4 |
—— | pentamethyl morin | 7555-80-8 | C20H20O7 | 372.375 |
—— | MRS 1063 | —— | C23H26O7 | 414.455 |
—— | 2-(2,4-bis(methoxymethoxy)phenyl)-5-hydroxy-3,7-bis (methoxymethoxy)-4H-chromen-4-one | —— | C23H26O11 | 478.453 |
—— | MRS 1086 | —— | C25H30O7 | 442.509 |
—— | 5-(benzyloxy)-2-(2,4-bis(methoxymethoxy)phenyl)-3-hydroxy-7-(methoxymethoxy)-4H-chromen-4-one | —— | C28H28O10 | 524.524 |
—— | morin-5'-sulfonic acid | 79400-75-2 | C15H10O10S | 382.304 |
—— | 2-(2,4-diacetoxyphenyl)-4-oxo-4H-chromene-3,5,7-triyl triacetate | 119073-35-7 | C25H20O12 | 512.427 |
—— | [2-(2,4-Disulfooxyphenyl)-4-oxo-3,5-disulfooxy-chromen-7-yl] hydrogen sulfate | —— | C15H10O22S5 | 702.561 |
—— | morin 3-O-β-D-glucopyranoside | —— | C21H20O12 | 464.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