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叔丁氧基锡(IV) | 36809-75-3

中文名称
叔丁氧基锡(IV)
中文别名
四叔丁氧基锡;叔丁氧锡(IV)
英文名称
tin(IV) tert-butoxide
英文别名
tetra-tert-butoxystannane;Sn(OtBu)4;Tin(IV)tert-butoxide;2-methylpropan-2-olate;tin(4+)
叔丁氧基锡(IV)化学式
CAS
36809-75-3
化学式
C16H36O4Sn
mdl
——
分子量
411.169
InChiKey
OSXGKVOYAKRLC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0-44 °C(lit.)
  • 沸点:
    65°C 0,3mm
  • 密度:
    1,06 g/cm3
  • 闪点:
    65°C/0.3mm
  • 稳定性/保质期:
    常规情况下不会分解,也没有危险的反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No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6,S36/37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46 6.1/PG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2 + H312,H315,H319,H331,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 + P351 + P338,P311
  • 储存条件:
    密封、阴凉、干燥、通风保存

SDS

SDS:4af7c6c40efc294c3f4b209dcce5a36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叔丁氧锡(IV)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1 吸入会中毒。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1 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6H36O4Sn
分子式
: 411.1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in(IV) tert-butox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6809-75-3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锡/氧化锡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操作和储存 对水和潮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99型(US)
或P2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0 - 44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65 °C 在 0.4 hPa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05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吸入: 无数据资料
经皮: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146 国际海运危规: 3146 国际空运危规: 3146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Tin(IV) tert-butoxide)
国际海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Tin(IV) tert-butoxide)
国际空运危规: Organotin compound, solid, n.o.s. (Tin(IV) tert-butox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3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叔丁氧基锡(IV)甲苯 为溶剂, 生成 1-(2-aminophenolato)-2,8,9-trioxa-5-aza-3,3,7,7,10,10-hexamethylstannatricyclo[3.3.3.0(1.5)]undecane
    参考文献:
    名称:
    Novel Stannatranes of the Type N(CH2CMe2O)3SnX (X = OR, SR, OC(O)R, SP(S)Ph2, Halogen). Synthesis,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摘要:
    The syntheses of the stannatrane derivatives of the type N(CH2CMe2O)(3)SnX (1, X = Ot-Bu; 2, X = Oi-Pr; 3, X = 2,6-Me2C6H3O; 4, X = p-t-BuC6H4O; 5, X = p-NO2C6H4O; 6, X = p-FC6H4O; 7, X = p-PPh2C6H4O; 8, X = p-MeC6H4S; 9, X = o-NH2C6H4O; 10, X = OCPh2CH2NMe2; 11, X = Ph2P(S)S; 12, X = p-t-BuC6H4C(O)O; 13, X = Cl; 14, X = Br; 15, X = I; 16, X = p-N(CH2CMe2O)(3)SnOSiMe2C6H4SiMe2O) are reported. The compou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3-8, 11-16), multinuclear NMR spectroscopy, C-13 CP MAS (14) and Sn-119 CP MAS NMR (13, 14) spectroscopy, mass spectrometry and osmometric 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 (13).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show that anodic oxidation of the stannatranes 4 and 8 occurs via electrochemically reversible electron transfer resul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cation radicals. The latter were detec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real-tim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EPR). DFT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stannatranes 4, 8, and 13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ation radicals 4(+center dot), 8(+center dot), and 13(+center dot), respectively.
    DOI:
    10.1021/ic202179e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氯化锡叔丁醇二乙胺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57%的产率得到叔丁氧基锡(IV)
    参考文献:
    名称:
    Tin Tetra(tert-butoxide) with Acid–Base Additives: Valid Catalyst Precursors for Direc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from CO2and CH3OH
    摘要:
    Sn(Ot-Bu)4是一种用户友好的前催化剂,可直接将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它的活性远高于传统的Bu2Sn(OMe)2催化剂。添加酸和/或碱的共催化剂,以及优化二氧化碳的压力,提高了催化活性。反应预计通过形成一个由六配位锡碳酸盐复合物组成的二聚体中间体进行。
    DOI:
    10.1246/cl.2011.1408
  • 作为试剂:
    描述:
    甲基三氯硅烷6-t-butoxyhexyl chloride叔丁氧基锡(IV)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1,2-二溴乙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85%的产率得到(6-(tert-butoxy)hexyl)dichloro(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전이 금속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촉매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올레핀 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摘要:
    根据本发明,不仅可以在烯烃聚合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还可以方便地调节合成的烯烃聚合物的特性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包括该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合物以及可以提供使用该催化剂组合物制备烯烃聚合物的方法。利用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高催化活性并且在各种分子量范围内具有高表观密度的烯烃聚合物。
    公开号:
    KR2017007552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leptic Tin(IV) Aminoalkoxides and Aminofluoroalkoxides as MOCVD Precursors for Undoped and F-Doped SnO<sub>2</sub> Thin Films
    作者:Alexandre Verchère、Shashank Mishra、Erwann Jeanneau、Hervé Guillon、Jean-Manuel Decams、Stéphane Daniele
    DOI:10.1021/acs.inorgchem.0c00617
    日期:2020.5.18
    have been used to develop new monomeric and heteroleptic tin(IV) amino(fluoro)alkoxides [Sn(OR)2(ORN)2] (R = Et, Pri, But). These new complexes, which were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by spectroscopy (IR and multinuclei NMR (1H, 13C, 19F, and 119Sn)) as well as single-crystal X-ray studies o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thermal behavior to determine their suitability as MOCVD precursors
    一系列在α-碳原子上具有不同数量的甲基/三氟甲基取代基的不对称且可能为双齿的氨基醇和氨基氟醇(RNOH),[HOC(R1)(R2)CH2NMe2](R1 = R2 = H(dmaeH ); R1 = H,R2 = CH3(dmapH); R1 = R2 = CH3(dmampH); R1 = H,R2 = CF3(F-dmapH); R1 = R2 = CF3(F-dmampH))已用于开发新的单体和杂配锡(IV)氨基(氟)醇盐[Sn(OR)2(ORN)2](R = Et,Pri,But)。对这些新的配合物进行了光谱学分析(红外光谱和多核NMR(1H,13C,19F和119Sn)),并对代表性样品进行了单晶X射线研究,对其热行为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适用性。作为MOCVD前体,用于沉积金属氧化物薄膜。两种最合适的化合物 [Sn(OBut)2(dmamp)2]和[Sn(OBut)2(F-dma
  • Introducing Stereogenic Centers to Group XIV Metallatranes
    作者:Britta Glowacki、Michael Lutter、Hazem Alnasr、Rana Seymen、Wolf Hiller、Klaus Jurkschat
    DOI:10.1021/acs.inorgchem.6b03126
    日期:2017.5
    diffraction analysis. Graphset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r compounds 1 and 2. Detailed NMR spectroscopic studies including variable temperature 1H (3, 5, 6) and 119Sn (3, 4) DOSY experiments reveal the stannatrane 3 being involved in a monomer–dimer equilibrium. Both the stannatranes 3 and 4 as well as the germatranes 5 and 6 show Λ ⇌ Δ isomerization of the atrane cages in solution.
    新型氨基醇NH(CH 2 CMe 2 OH)2(CMe 2 CH 2 OH)(1)和N(CH 2 CMe 2 OH)(CMe 2 CH 2 OH)(CH 2 CH 2 OH)(2)以及锡烷酯N(CH 2 CMe 2 O)(CMe 2 CH 2 O)(CH 2 CH 2 O)SnX(3,X = O t -Bu),N(CH 2 CMe 2 O)3锡(OC)C9 ħ 13 ö 2,4,和germatranes N(CH 2 CME 2 O)(CME 2 CH 2 O)(CH 2 CH 2 O)GEX(5 X = OET,; 6,X = Br的)的报告。将化合物,其特征在于1 H,13 C(1 - 6),119的Sn(3,4),和15 N(2,3,5)NMR和IR光谱,电喷雾电离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化合物1和2进行图集分析。详述NMR光谱研究,包括变温1 H(3,5,6)和119的Sn(3
  •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SnO<sub>2</sub>/SiO<sub>2</sub>Hybrid Materials by Twin Polymerization Using Tin(IV) Alkoxides
    作者:Christian Leonhardt、Susann Brumm、Andreas Seifert、Gerhard Cox、Arno Lange、Tobias Rüffer、Dieter Schaarschmidt、Heinrich Lang、Nathanael Jöhrmann、Michael Hietschold、Frank Simon、Michael Mehring
    DOI:10.1002/cplu.201200242
    日期:2013.11
    synthesized by transesterification starting from Sn(OR)4 (R=tBu, tAm) to give Sn(OCH2 C4 H3 O)4 (1), [Sn(OCH2 C4 H3 S)4 ⋅HOCH2 C4 H3 S]2 (2), [Sn(OCH2 -2-OCH3 C6 H4 )4 ⋅HOCH2 -2-OCH3 C6 H4 ]2 (3), [Sn(OCH2 -2,4-(OCH3 )2 C6 H3 )4 ⋅HOCH2 -2,4-(OCH3 )2 C6 H3 ]2 (4), 2,2'-spirobi[4H-1,3,2-benzodioxastannine] (5), 2,2'-spirobi[6-methylbenzo(4H-1,3,2)-dioxastannine] (6), and 2,2'-spirobi[6-methoxybenzo(4H-1,3,2)dioxastannine]
    使用双聚合制备由包裹在聚合物基质中的SnO2纳米颗粒组成的复合材料。从Sn(OR)4(R = tBu,tAm)开始,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定义明确的新型含锡分子前体,称为双单体,得到Sn(OCH2 C4 H3 O)4(1),[ Sn(OCH2 C4 H3 S)4⋅HOCH2C4 H3 S] 2(2),[Sn(OCH2 -2-OCH3 C6 H4)4⋅HOCH2-2-OCH3 C6 H4] 2(3),[Sn(OCH2- 2,4-(OCH3)2 C6 H3)4⋅HOCH2-2,4-(OCH3)2 C6 H3] 2(4),2,2'-spirobi [4H-1,3,2-苯并二氧杂黄嘌呤](5 ),2,2'-螺双[6-甲基苯并(4H-1,3,2)-二恶黄嘌呤](6)和2,2'-螺双[6-甲氧基苯并(4H-1,3,2)二恶黄嘌呤] (7)。使用固态和溶液中的13 C和119 Sn NMR光谱以及IR光谱
  • Novel Trialkanolamine Derivatives of Tin of the Type [N(CH<sub>2</sub>CMe<sub>2</sub>O)<sub>2</sub>(CH<sub>2</sub>)<sub><i>n</i></sub>OSnOR]<sub><i>m</i></sub> (<i>m</i> = 1, 2; <i>n</i> = 2, 3; R = <i>t</i>-Bu, 2,6-Me<sub>2</sub>C<sub>6</sub>H<sub>3</sub>) and Related Tri- and Pentanuclear Tin(IV) Oxoclusters. Synthese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作者:Thomas Zöller、Klaus Jurkschat
    DOI:10.1021/ic302042n
    日期:2013.2.18
    The syntheses of the novel alkanolamine N(CH2CMe2OH)2(CH2CH2CH2OH) (2), the novel aminotrialkoxides of tin of the type [N(CH2CMe2O)2(CH2)nOSnOR]m (3: m = 1, n = 2, R = t-Bu; 4: m = 2, n = 3, R = t-Bu; 5: m = n = 2, R = 2,6-Me2C6H3; 6: m = 2, n = 3, R = 2,6-Me2C6H3) and the related trinuclear tin oxoclusters [(LSnOSnL)(LSnOR)] [L = N(CH2CMe2O)2(CH2CH2O), 7: R = t-Bu; 8: R = 2,6-Me2C6H3] and the pentanuclear
    新型链烷醇胺N(CH 2 CMe 2 OH)2(CH 2 CH 2 CH 2 OH)(2)的合成,锡是新型的[N(CH 2 CMe 2 O)2(CH 2)类型的锡的氨基三醇盐。n OSnOR] m(3:m = 1,n = 2,R = t -Bu; 4:m = 2,n = 3,R = t -Bu; 5:m = n= 2,R = 2,6-Me 2 C 6 H 3;6:m = 2,n = 3,R = 2,6-Me 2 C 6 H 3)和相关的三核锡氧簇[[LSnOSnL] [LSnOR]] [L = N(CH 2 CMe 2 O)2( CH 2 CH 2 O),7:R = t -Bu; 8:R = 2,6-Me 2 C 6 H 3 ]和五核锡氧簇[LSnOSn(OH)2 OSnL·2LSnOH],[ 9,L = N(CH 2)报道了CMe 2 O)2(CH 2 CH 2 O)]。这些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多核(1
  • Intramolecular N→Sn Coordination in Tin(II) and Tin(IV) Compounds Based on Enantiopure Ephedrine Derivatives
    作者:Thomas Zöller、Ljuba Iovkova-Berends、Thorsten Berends、Christina Dietz、Gerrit Bradtmöller、Klaus Jurkschat
    DOI:10.1021/ic201203u
    日期:2011.9.5
    The synthese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intramolecularly coordinated tin(II) compounds CH2N(Me)CH(Me)CH(Ph)O}2SnL (2, L = lone pair; 4, L = W(CO)5; 5, L = Cr(CO)5) and of the related hydroxido-substituted tin(IV) compound [CH2N(Me)CH(Me)CH(Ph)O}2Sn(OH)]2O, 6a, are reported. Also reported ar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enantiopure N,N′-ethylenebis-(1R,2S)-ephedrine, CH2N(Me)CH(Me)CH(Ph)OH}2
    分子内配位的锡(II)化合物CH 2 N(Me)CH(Me)CH(Ph)O} 2 SnL的合成和分子结构(2,L =孤对; 4,L = W(CO)5;5,L = Cr(CO)5)和相关的羟基取代的锡(IV)化合物[CH 2 N(Me)CH(Me)CH(Ph)O} 2 Sn(OH)] 2 O,报道了图6a。还报道了对映纯N,N'-亚乙基双-(1 R,2 S)-麻黄碱,CH 2 N(Me)CH(Me)CH(Ph)OH} 2的分子结构(1)及其氢溴化物CH 2 N(Me)CH(Me)CH(Ph)OH} 2 ·HBr(1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