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3,5-二氟苯 | 461-96-1

中文名称
1-溴-3,5-二氟苯
中文别名
3,5-二氟溴苯;1-溴-3.5-二氧苯
英文名称
3,5-difluorobromobenzene
英文别名
1-Bromo-3,5-difluorobenzene;3,5-difluoro-1-bromobenzene
1-溴-3,5-二氟苯化学式
CAS
461-96-1
化学式
C6H3BrF2
mdl
MFCD00010305
分子量
192.991
InChiKey
JHLKSIOJYMGSM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7 °C
  • 沸点:
    140 °C (lit.)
  • 密度:
    1.676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12 °F
  • 溶解度:
    0.238克/升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格使用和贮存,不会发生分解,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F,Xi,N
  • 安全说明:
    S16,S24,S26,S36,S36/37,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48/22,R38,R36/37/38,R43,R22,R10,R50/53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033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3
  • 危险类别: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33,P240,P241,P242,P243,P260,P264,P270,P272,P273,P280,P301+P312+P330,P303+P361+P353,P314,P333+P313,P370+P378,P391,P403+P235,P501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2,H315,H317,H373,H410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置于通风、干燥处,并远离其他氧化物。

SDS

SDS:1619974dc8e3519638f0813b36bb0ebb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溴-3,5-二氟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刺激 (类别 2)
皮肤过敏 (类别 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2 禁止将污染的工作服带出作业场所。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3 + P313 如出现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6H3BrF2
分子式
: 192.9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1-Bromo-3,5-difluorobenze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461-96-1
No.) 416-710-2
EC-编号 601-073-00-7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氟化氢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飞溅保护
物料: 氟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7 mm
溶剂渗透时间: 30 min
测试过的物质Vitoject® (KCL 890 / Z677698,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40 °C - lit.
g) 闪点
44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676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5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93 国际海运危规: 1993 国际空运危规: 1993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1-Bromo-3,5-difluorobenzen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1-Bromo-3,5-difluorobenzene)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1-Bromo-3,5-difluorobenze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1-溴-3,5-二氟苯用于合成GluN2C的选择性拮抗剂;而3,5-二氟苯用于合成COX-2抑制剂作为抗炎药和抗癌药物。

合成方法

向干醚中悬浮的镁屑(27.8克,1.16摩尔)中加入溴苯(120毫升,1.14摩尔),随后在氮气下保持温和回流至格氏反应完全。添加完毕后,继续回流混合物1-2小时。冷却混合物至0℃后,迅速加入二氯二甲基硅烷(130毫升,1.07摩尔)的乙醚溶液,并回流快速搅拌4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依次加入戊烷(500毫升),过滤并真空蒸发溶剂以得到无色液体二甲基苯。

化学性质

该化合物为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沸点140℃,闪点45℃,比重1.686。

用途

主要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液晶材料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1,3-二溴-5-氟苯 1,3-dibromo-5-fluorobenzene 1435-51-4 C6H3Br2F 253.896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2,5-二溴-1,3-二氟苯 2,5-dibromo-1,3-difluorobenzene 128259-71-2 C6H2Br2F2 271.887
    4-溴-2,6-二氟甲苯 5-bromo-1,3-difluoro-2-methylbenzene 179617-08-4 C7H5BrF2 207.018
    4-溴-2,6-二氟苯酚 4-bromo-2,6-difluorophenol 104197-13-9 C6H3BrF2O 208.99
    2,6-二氟-4-溴碘苯 5-bromo-1,3-difluoro-2-iodobenzene 160976-02-3 C6H2BrF2I 318.88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3,5-二氟苯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正丁基锂氢气 、 sodium hydrid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6-[[3-氟-5-(3,4,5,6-四氢-4-甲氧基-2H-吡喃-4-基)苯氧基]甲基]-1-甲基-1H-喹啉-2-酮
    参考文献:
    名称:
    甲氧基四氢吡喃。一系列新的选择性和口服有效的5-脂氧合酶抑制剂。
    摘要:
    对(甲氧基烷基)噻唑1- [3-(萘-2-基甲氧基)苯基] -1-噻唑-2-基丙基甲基醚(1,ICI 211965)的SAR的研究导致了新系列的甲氧基四氢吡喃母体化合物4- [3-(萘-2-基甲氧基)苯基] -4-甲氧基-3,4,5,6-四氢-2H-吡喃(4f)为代表的5-脂氧合酶(5-LPO)抑制剂的制备。体外4f抑制了酵母聚糖刺激的无血浆小鼠巨噬细胞中白三烯C4(LTC4)的合成,以及A-23187刺激的人全血中的LTB4合成(IC50分别为0.5 nM和0.07 microM)。在大鼠中,在每个系统口服10 mg / kg后3小时,ED 4抑制了离体血液和经酵母聚糖发炎的空气囊渗出液中LTB4的合成,时间为ED50。在寻求更有效的口服活性化合物时,在4f同类产品中探索了在不牺牲效能的情况下降低亲脂性的策略。例如,用各种氮杂和氧杂环代用品取代4f的2-萘基,得到的化合物的log P降低了1
    DOI:
    10.1021/jm00092a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二氟苯 在 potassium fluoride 、 正丁基锂仲丁基锂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环己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1-溴-3,5-二氟苯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结构机遇:1,3-二氟苯的区域柔性取代
    摘要:
    为了证明现代有机金属方法的优越性,廉价的起始材料 1,3-二氟苯已被选择性地转化为三种苯甲酸和所有七种溴苯甲酸。同位上的两个氟原子。制备2,6-二氟苯甲酸。在由直接金属化和羧化组成的一锅反应中。3-溴-2,6-二氟苯甲酸路线的关键步骤是去质子化引发的溴从2-位迁移到4-位。所有其他产品均通过(2,6-二氟苯基)三乙基硅烷获得。与氟原子相邻的位点连续去质子化,然后进行适当的亲电取代,不仅提供 5-溴-2,4-二氟苯甲酸,还提供 3,5-二溴-2,6-二氟苯基三乙基硅烷及其 5-碘类似物。这些反过来产生 3,4-二溴-2,6-二氟苯基三乙基硅烷 (I) 和它的 4-碘类似物在最重的卤素的碱介导迁移后产生 2-溴-4,6-二氟苯甲酸和 2-溴-3,5-二氟苯甲酸可直接获得。中间体 I 的区域受控单脱溴提供了(4-溴-2,6-二氟)三乙基硅烷,这开辟了通过羧化和原脱甲硅烷化生成 3,5-二氟苯甲酸和
    DOI:
    10.1002/ejoc.200300354
  • 作为试剂:
    描述:
    tert-butyl 4-(10-bromo-2-oxo-1,2-dihydropyrimido[1,2-b]indazol-4-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 2-氟-6-甲氧基苯硼酸potassium phosphate1-溴-3,5-二氟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21 mg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4-(10-(2-fluoro-6-methoxyphenyl)-2-oxo-1,2-dihydropyrimido[1,2-b]indazol-4-yl)piper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za)pyridopyrazolopyrimidinones and indazolopyrimidinones and their use
    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型取代的(氮杂)吡啶吡唑吡嘧啶酮和吲唑吡嘧啶酮,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这些化合物可单独或组合使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方法中,特别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患有或不患有基础遗传或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的急性和复发性出血,其中出血与来自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出血性休克、创伤、手术、移植、中风、肝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鼻血和血液性关节积血后的滑膜炎和软骨损伤等疾病或医疗干预有关。
    公开号:
    US2015012644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HE TARGETED DEGRADATION OF 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br/>[FR] COMPOSÉS ET PROCÉDÉS POUR LA DÉGRADATION CIBLÉE DE PROTÉINES CONTENANT UN BROMODOMAINE
    申请人:ARVINAS INC
    公开号:WO2017030814A1
    公开(公告)日:2017-02-2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bifunctional compounds, which find utility as modulators of targeted ubiquitination, especially inhibitors of a variety of polypeptides and other proteins which are degraded and/or otherwise inhibited by bifunctional compound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 particular,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to compounds, which contain on one end a VHL ligand which binds to the ubiquitin ligase and on the other end a moiety which binds a target protein such that the target protein is placed in proximity to the ubiquitin ligase to effect degrad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hat prote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exhibits a broad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compound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degradation/inhibition of targeted polypeptides.
    本发明涉及双功能化合物,其作为靶向泛素化的调节剂具有实用性,特别是根据本发明抑制各种多肽和其他蛋白质的化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端含有结合泛素连接酶的VHL配体,另一端含有结合靶蛋白的基团的化合物,使得靶蛋白靠近泛素连接酶以促使该蛋白的降解(和抑制)。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表现出与靶向多肽的降解/抑制一致的广泛的药理活性。
  • CYCLIC ETHER PYRAZOL-4-YL-HETEROCYCLYL-CARBOXAMID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申请人:Genentech, Inc.
    公开号:US20140088117A1
    公开(公告)日:2014-03-27
    Cyclic ether pyrazol-4-yl-heterocyclyl-carboxamid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including stereoisomers, geometric isomers, tautomer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wherein R 2 is a cyclic ether and X is thiazolyl, pyrazinyl, pyridinyl, or pyrimidinyl, are useful for inhibiting Pim kinase, and for treating disorders such as cancer mediated by Pim kinase. Methods of using compounds of Formula I for in vitro, in situ, and in vivo diagnosis,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such disorders in mammalian cells, or associate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are disclosed.
    公式I的环醚吡唑-4-基-杂环基-羧酰胺化合物,包括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为环醚,X为噻唑基、吡啶基、吡啶基或嘧啶基,可用于抑制Pim激酶,并用于治疗由Pim激酶介导的癌症等疾病。公开了使用公式I化合物进行体外、体内和体内诊断、预防或治疗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这类疾病或相关病理条件的方法。
  • A Superior Method for the Reduction of Secondary Phosphine Oxides
    作者:Carl A. Busacca、Jon C. Lorenz、Nelu Grinberg、Nizar Haddad、Matt Hrapchak、Bachir Latli、Heewon Lee、Paul Sabila、Anjan Saha、Max Sarvestani、Sherry Shen、Richard Varsolona、Xudong Wei、Chris H. Senanayake
    DOI:10.1021/ol0517832
    日期:2005.9.1
    to be outstanding reductants for secondary phosphine oxides (SPOs). All classes of SPOs can be readily reduced, including diaryl, arylalkyl, and dialkyl members. Many SPOs can now be reduced at cryogenic temperatures, and conditions for preservation of reducible functional groups have been found. Even the most electron-rich and sterically hindered phosphine oxides can be reduced in a few hours at 50-70
    [反应:见正文]已发现氢化二异丁基铝(DIBAL-H)和三异丁基铝是仲氧化膦(SPO)的杰出还原剂。所有类别的SPO都可以轻松还原,包括二芳基,芳基烷基和二烷基成员。现在可以在低温下还原许多SPO,并发现了保存可还原官能团的条件。即使是最富电子和位阻的膦氧化物,也可以在50-70摄氏度的温度下在几小时内还原。这种新的还原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 Novel Dual-Targeting Benzimidazole Urea Inhibitors of DNA Gyrase and Topoisomerase IV Possessing 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telligent Design and Evolution through the Judicious Use of Structure-Guided Design and St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作者:Paul S. Charifson、Anne-Laure Grillot、Trudy H. Grossman、Jonathan D. Parsons、Michael Badia、Steve Bellon、David D. Deininger、Joseph E. Drumm、Christian H. Gross、Arnaud LeTiran、Yusheng Liao、Nagraj Mani、David P. Nicolau、Emanuele Perola、Steven Ronkin、Dean Shannon、Lora L. Swenson、Qing Tang、Pamela R. Tessier、Ski-Kai Tian、Martin Trudeau、Tiansheng Wang、Yunyi Wei、Hong Zhang、Dean Stamos
    DOI:10.1021/jm800318d
    日期:2008.9.11
    hospital- and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s.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this novel class of antibacterials by the use of structure-guided design, modeling,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re described. Data are presented for enzyme inhibi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in vivo efficacy by oral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n two rodent infection models.
    为了克服影响所有目前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发现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菌剂是必要的。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特征明确的临床验证靶标,它们通过抑制催化亚基发挥其抗菌活性。通过与它们的ATP位点相互作用来抑制这些靶标在临床上不太成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分子量,与ATP位点结合的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合成抑制剂的发现和表征。苯并咪唑脲是两种酶的双重靶向抑制剂,并且对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各种相关病原体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描述了通过使用结构指导的设计,建模和结构-活性关系来发现和优化这种新型抗菌剂。提供了在两种啮齿动物感染模型中通过口服和静脉内给药的酶抑制,抗菌活性和体内功效的数据。
  • Photoredox Nickel-Catalyzed C–S Cross-Coupling: Mechanism, Kinetics, and Generalization
    作者:Yangzhong Qin、Rui Sun、Nikolas P. Gianoulis、Daniel G. Nocera
    DOI:10.1021/jacs.0c11937
    日期:2021.2.3
    self-sustained productive Ni(I/III) cycle leading to a quantum yield Φ > 1; (ii) found that pyridinium iodide, formed in situ, serves as the dominant quencher for the excited state photocatalyst and a critical redox mediator to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the active Ni(I) catalyst; and (iii) observed critical intermediates and determined the rate constan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reactivity. Not only do the findings
    光氧化还原介导的镍催化交叉偶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策略,可以形成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碳 - 杂原子键。实验机理研究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些反应涉及多种高反应性中间体和令人困惑的反应途径,产生了竞争性但未经证实的底物转化建议。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基于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Stern-Volmer 淬灭和量子产率测量的光氧化还原镍催化 CS 交叉耦合的综合机理研究。我们已经 (i) 发现了一个自我维持的生产性 Ni(I/III) 循环,导致量子产率 Φ > 1;(ii) 发现原位形成的碘化吡啶,作为激发态光催化剂的主要猝灭剂和关键的氧化还原介质,以促进活性 Ni(I) 催化剂的形成;(iii) 观察关键中间体并确定与其反应性相关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 CS 交叉偶联的完整反应循环,而且机理上的见解还允许优化反应效率,并将底物范围从芳基碘扩大到包括芳基溴,从而扩大了适用性。光氧化还原 CS 交叉偶联化学。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