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二溴丁烷 | 5408-86-6

中文名称
2,3-二溴丁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bromobutane
英文别名
2,3-Dibrom-butan;dl-2,3-Dibrombutan;dl-2,3-dibromobutane
2,3-二溴丁烷化学式
CAS
5408-86-6
化学式
C4H8Br2
mdl
——
分子量
215.916
InChiKey
BXXWFOGWXLJPP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C
  • 沸点:
    103-108 °C160 mm Hg(lit.)
  • 密度:
    1.756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30 °F
  • 物理描述:
    Liquid
  • 保留指数:
    882;904;916;903.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T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81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339909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2+H332,H315,H319,H335

SDS

SDS:41d8ee82d19df2ca9a13560f8bbe0c7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二溴丁烷sodium hydrogensulfide甲基三辛基氯化铵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0%的产率得到2-丁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的还原系统:将硫化钠(氢硫化钠)与相转移剂混合成两相混合物。的还原脱VIC -dibromides烯烃
    摘要:
    各种各样的VIC -dibromides到优异的产率是硫化钠水溶液或使用tricotylmethylammon氯化物如在两相混合物中相转移剂的氢硫化钠被脱溴以良好相应的烯烃。
    DOI:
    10.1016/s0040-4039(00)88080-6
  • 作为产物:
    描述:
    2-丁烯 作用下, 生成 2,3-二溴丁烷
    参考文献:
    名称:
    UML 设计模型的测试充分性标准
    摘要:
    系统的设计测试,其中可执行的行为模型使用练习场景的输入进行测试,可以帮助在代码实现之前揭示设计中的缺陷。在本文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测试 UML(统一建模语言)模型的可执行形式的技术,并提出了基于 UML 模型元素的测试充分性标准。该标准可用于定义 UML 设计的测试目标。UML 设计测试标准基于代码测试标准的相同前提:相关模型构建块的覆盖极有可能发现故障。本文提出的测试充分性标准基于 UML 类和交互图的构建块。类图标准用于确定运行测试的对象配置,而交互图标准用于确定应测试的消息序列。版权所有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DOI:
    10.1002/stvr.270
  • 作为试剂:
    描述:
    苯基乙炔基三甲基硅烷联硼酸频那醇酯四甲基乙二胺sodium 、 lithium iodide 、 2,3-二溴丁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6%的产率得到(E)-trimethyl(2-phenyl-1,2-bis(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vin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炔烃的硼酸还原还原成1,2-二硼烷基-1,2-二金属链烷烃:其在合成不同的1,2-双(硼酸酯)中的应用
    摘要:
    在B 2 pin 2的存在下用碱金属还原炔烃会导致炔烃的硼化。与常规的溶解性金属氢化不同,可以在一个操作中构建两个碳-硼键以及两个碳-碱金属键,以形成1,2-二硼烷基-1,2-二金属链烷烃。产生的1,2-二硼烷基-1,2-二金属链烷很容易转化为大范围的邻位双(硼酸酯)。特别地,1,2-阴离子性物质的氧化提供了(E)-1,2-二硼烷基烯烃,因此执行了炔的独特的抗选择性二硼化。
    DOI:
    10.1021/acs.orglett.9b016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Cyclic Trithiocarbonates from 1,2- or 1,3-Dihaloalkanes and Sodium Trithiocarbonate in the Presence of Phase-Transfer Catalyst
    作者:Akira Sugawara、Tsukasa Sato、Ryu Sato
    DOI:10.1246/bcsj.62.339
    日期:1989.1
    Cyclic trithiocarbonates, such as 1,3-dithiolane-2-thiones and 1,3-dithiane-2-thiones, were conveniently synthesized by treating 1,2- or 1,3-dihaloalkanes with sodium trithiocarbonate in the presence of a phase-transfer catalyst.
    环状三硫代碳酸酯,例如 1,3-dithiolane-2-thiones 和 1,3-dithiane-2-thiones,可以通过在相存在下用三硫代碳酸钠处理 1,2- 或 1,3-dihaloalkanes 方便地合成 -转移催化剂。
  • Induced Fitting and Polarization of a Bromine Molecule in an Electrophilic Inorganic Molecular Cavity and Its Bromination Reactivity
    作者:Yuji Kikukawa、Kensuke Seto、Daiki Watanabe、Hiromasa Kitajima、Misaki Katayama、Shohei Yamashita、Yasuhiro Inada、Yoshihito Hayashi
    DOI:10.1002/anie.202007406
    日期:2020.8.17
    [V12O32]4− (V12), possesses a 4.4 Å cavity entrance, and the cavity shows unique electrophilicity. Owing to the high polarizability, Br2 was inserted into V12, inducing the inversion of one of the VO5 square pyramids to form [V12O32(Br2)]4− (V12(Br2)). The inserted Br2 molecule was polarized and showed a peak at 185 cm−1 in the IR spectrum. The reaction of V12(Br2) and toluene yielded bromination of toluene
    十二烷酸酯,[V 12 O 32 ] 4−(V12),具有4.4Å的腔入口,腔显示出独特的亲电性。由于高极化率,Br 2被插入到V12中,引起VO 5方锥之一的倒置以形成[V 12 O 32(Br 2)] 4-(V12(Br2))。插入的Br 2分子被极化,并且在IR光谱中的185 cm -1处显示一个峰。V12(Br2)与甲苯的反应在环上产生了甲苯的溴化反应,显示出插入的Br 2的亲电性分子。化合物V12(Br2)也与丙烷,正丁烷和正戊烷反应生成溴化烷烃。在单溴戊烷产品中,用V12(Br2)溴化显示出对3-溴戊烷的高选择性(64%),在2,,3-二溴丁烷和2,3-二溴戊烷中具有较好的苏式异构体。独特的无机空穴陷阱Br 2导致双原子分子极化。由于其新的反应场,被捕集的Br 2显示了烷烃的选择性官能化。
  •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Trichloromethyl Dichlorophenyl Tri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Safener
    作者:Ke-Liang Guo、Li-Xia Zhao、Zi-Wei Wang、Shu-Zhe Rong、Xiao-Lin Zhou、Shuang Gao、Ying Fu、Fei Ye
    DOI:10.3390/biom9090438
    日期:——
    the crop toxicity problem and exploit the novel potential safener for fenoxaprop-P-ethyl herbicide, a series of trichloromethyl dichlorobenzene triazole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the principle of active subunit combination. A total of 21 novel substituted trichloromethyl dichlorobenzene triazol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substituted aminophenol and amino alcohol derivatives as
    安全剂的主导地位可以与除草剂结合,获得对作物的有效保护和农田杂草的合格控制。为解决作物毒性问题,开发新型潜在安全剂精恶唑禾草灵除草剂,根据活性亚基组合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三氯甲基二氯苯三唑衍生物。以取代氨基苯酚和氨基醇衍生物为起始原料,经环化和酰化反应,合成了21种新型取代三氯甲基二氯苯三唑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 IR、1H-NMR、13C-NMR 和 HRMS 明确表征。温室生物测定表明,大部分标题化合物均能不同程度地保护小麦免受精恶唑草灵引起的药害,其中化合物5o在10 μmol/L浓度下表现出优异的安全剂活性,优于商品化化合物芬氯唑。 。确定了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表明含有苯并恶嗪基团的化合物比恶唑取代的化合物表现出更好的活性。在特定位置引入苯并恶嗪片段和给电子基团可以提高或维持小麦对抗除草剂精恶唑草灵攻击的安全活性。分子对接模型表明,5o 和精恶唑禾草灵之间的潜在机制与除草剂的解毒有关。目前的工作结果表明,化合物
  •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alkyl chlorides into bromides
    作者:K. B. Yoon、J. K. Kochi
    DOI:10.1039/c39870001013
    日期:——
    The convenient and selectiv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kyl chlorides into bromides with hydrogen bromide in the presence of small amounts of anhydrous iron(III) bromide is described.
    描述了在少量无水溴化铁(III)存在下用溴化氢方便地和选择性地将仲和叔烷基氯催化转化为溴化物的方法。
  • NAPHTHALENE-CONTAINING POLYM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申请人: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公开号:US20180208716A1
    公开(公告)日:2018-07-26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dimer that includes a first hydroxyl-functionalized naphthalene group and a second hydroxyl-functionalized naphthalene group, where the first hydroxyl-functionalized naphthalene group and the second hydroxyl-functionalized naphthalene group are connected by a bridging group. The present disclosure also relates to a polymer synthesized using the dimer, as well as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both the dimer and the polymer.
    本公开涉及包括第一羟基功能化萘基团和第二羟基功能化萘基团的二聚体,其中第一羟基功能化萘基团和第二羟基功能化萘基团通过桥联基连接。本公开还涉及使用该二聚体合成的聚合物,以及合成该二聚体和聚合物的方法。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