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 Cyclovirobuxine D(Bebuxine, CVB-D)是从小叶黄杨中提取的一种活性化合物,用于治疗急性心肌缺血。
体外研究 Cyclovirobuxine D能够增加氧化或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活性。它显著减少了大鼠体内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梗死面积,并保护了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免受缺氧造成的损伤,同时增强了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此外,Cyclovirobuxine D促进了细胞内Ca(2+)的利用,并防止了Ca(2+)的流失,这可能是它对心脏衰竭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体内研究 在大鼠体内,Cyclovirobuxine D减少了静脉血栓的重量。在麻醉的猪体内,该化合物引起了冠状动脉血管舒张的初始作用,涉及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释放相关的机制。此外,Cyclovirobuxine D还改善了大鼠体内心肌梗死诱发的心脏衰竭。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氯仿、甲醇和乙醇,来源于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树皮。
用途 黄杨碱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其药理作用包括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和脉结代等症状,以及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3beta,4'beta,5alpha,16beta,17alpha)-3',4',16,17-四氢-N,3',4,4,4',14-六甲基-2'H-9,19-环雄甾-16-烯并[17,16-E][1,3]恶嗪-3-胺 | buxozine-C | 64938-84-7 | C27H46N2O | 414.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