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muth neodecanoate | 34364-2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muth neodecanoate
英文别名
bismuth;2,2-dimethyloctanoate
bismuth neodecanoate化学式
CAS
34364-26-6
化学式
Bi*3C10H19O2
mdl
——
分子量
722.759
InChiKey
FOCRXIHPPZAUFA-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00 °C(lit.)
  • 密度:
    1.145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30 °F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没有已知危险反应。请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3,S24/25
  • WGK Germany:
    1,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海关编码:
    2915900090
  • 储存条件:
    保持贮藏器密封,并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SDS

SDS:3dfcc2cb2d65b8dc4094797c92fccbf1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Bismuth neodecanoat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30H57BiO6
分子式
: 722.75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Bismuth(3+) neodecanoat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34364-26-6
EC-编号 251-964-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铋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对呼吸系统保护.对少量挥发请采用美国OV/AG (US)标准类型的 或欧洲ABEK (EU EN
14387)标准类型的呼吸器过滤器.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300 °C
g) 闪点
> 110.0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145 g/mL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Hexagonal Hybrid Bismuthene by Molecular Interface Engineering
    摘要:
    DOI:
    10.1021/jacs.2c13036
  • 作为试剂:
    描述:
    1-羟乙基氮丙啶三羟甲基丙烷1,3-双(1-异氰酸根-1-甲基乙基)苯bismuth neodecano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 2-(aziridin-1-yl)ethyl N-[2-[3-[2-[2-(aziridin-1-yl)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2-yl]phenyl]propan-2-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ULTI-AZIRIDINE COMPOUND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氮丙烷化合物,其具有:a) 2至6个以下结构单元(A):(A),其中R′、R″、R1、R2、R3和R4如本文所定义,m为1至6的整数;b) 一个或多个连接链,其中每个连接链连接两个结构单元A;以及c) 分子量在600道尔顿至5000道尔顿范围内。该多环氮丙烷化合物可用于例如交联溶解和/或分散在水性介质中的羧酸官能聚合物。
    公开号:
    US20210332031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oyl Halide as Alternative Precursor for Synthesis of Lead Free Double Perovskite Cs<sub>3</sub>Bi<sub>2</sub>Br<sub>9</sub> Nanocrystals
    作者:Ashish Kumar、S. S. Rawat、Sanjay Kumar Swami、Vidya Nand Singh、Ritu Srivastava
    DOI:10.1166/jnn.2020.17495
    日期:2020.6.1
    Ternary bismuth halides are interesting functional materials closely related to Pb halid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 material, and are widely sought after due to reduced toxicity of Bi compared to Pb. There are several reports on synthesis of Cs₃Bi₂Br9 nanocrystals (NCs) due to its being relatively stable compared to lead perovskite. Cs₃Bi₂Br9 nanocrystals have been synthesised using benzoyl bromide as
    三元卤化铋是与Pb卤化物钙钛矿光伏材料密切相关的有趣功能材料,由于Bi与Pb相比毒性降低,因此受到广泛追捧。关于Cs₃Bi2 Br9纳米晶体(NCs)的合成,有几篇报道,因为它与钙钛矿铅相比相对稳定。Cs 14 Bi 2 Br 9纳米晶体是使用苯甲酰溴作为前体,通过热注射工艺在120℃和160℃这两个不同的温度下合成的。使用X射线衍射,(XRD)UV-Vis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光学,微结构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XRD表明形成具有单晶结构的Cs₃Bi2 Br9相。UV-Vis在可见光区域显示出两种类型的带隙,这表明该材料可用于光伏应用。HRTEM将颗粒限制为由纳米晶体组成,在120°C的样品中,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5 nm,并且颗粒结合在一起会产生由纳米颗粒组成的各种结构。时间分辨的光致发光显示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生长的样品的平均寿命为3.067 ns和4.761
  • Solution-Based Synthesis of Layered Intergrowth Compounds of the Homologous Pb<sub><i>m</i></sub>Bi<sub>2<i>n</i></sub>Te<sub>3<i>n</i>+<i>m</i></sub>Series as Nanosheets
    作者:Arindom Chatterjee、Kanishka Biswas
    DOI:10.1002/anie.201500281
    日期:2015.5.4
    Layered intergrowth compounds in the homologous PbmBi2nTe3n+m family are interesting because they are examples of natural heterostructures. We present a simple solution‐based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of PbBi2Te4, Pb2Bi2Te5, and PbBi6Te10 layered intergrowth compounds, which are members of the PbmBi2nTe3n+m [that is, (PbTe)m(Bi2Te3)n] homologous series. Few‐layer nanosheets exhibit narrow
    同源的Pb m Bi 2 n Te 3 n + m家族中的层状共生化合物很有趣,因为它们是天然异质结构的实例。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基于溶液的二维合成的PbBi 2 Te 4,Pb 2 Bi 2 Te 5和PbBi 6 Te 10层状共生化合物纳米片,它们是Pb m Bi 2 n Te 3 n + m的成员[即(PbTe)m(Bi 2 Te3)n ]同源序列。几层纳米片表现出窄的光学带隙(0.25-0.7 eV),具有半导体电子传输特性。
  • Synthetic Nanosheets of Natur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作者:Ananya Banik、Kanishka Biswas
    DOI:10.1002/anie.201708293
    日期:2017.11.13
    Mixed sheets: A simple solution based synthesis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2D ultrathin heterostructured nanosheets of layered intergrowth compounds SnBi4Te7 and SnBi6Te10, which belong to the SnmBi2nTe3n+m homologous series. The few-layer nanosheets exhibit ultralow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emiconducting electron-transport properties with high carrier mobility.
    混合片:简单的基于溶液的合成方法可以形成层状共生化合物SnBi 4 Te 7和SnBi 6 Te 10的二维超薄异质纳米片,它们属于Sn m Bi 2 n Te 3 n + m同源系列。几层纳米片表现出超低的晶格热导率和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半导体电子传输特性。
  • Nanoscale Stabilization of Nonequilibrium Rock Salt BiAgSeS: Colloidal Synthesis and Temperature Driven Unusual Phase Transition
    作者:Satya N. Guin、Swastika Banerjee、Dirtha Sanyal、Swapan K. Pati、Kanishka Biswas
    DOI:10.1021/acs.chemmater.7b00862
    日期:2017.4.25
    demonstrate the entrapping of nonequilibrium rock salt phase of BiAgSeS in the nanocrystalline form at room temperature via kinetic colloidal synthesis. High symmetry rock salt nanocrystals undergo an unusual ir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 to a lower symmetry thermodynamic trigonal structure upon thermal treatment. To get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such unusual finding, we have performed temperature dependent
    无机固体非平衡相的稳定化是合成化学领域的技术。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通过动态胶体合成在室温下以纳米晶形式捕获BiAgSeS的非平衡岩盐相。高对称性岩盐纳米晶体在热处理后会经历异常的不可逆相变,从而转变为较低对称性的热力学三角结构。为了获得对这种异常发现的基本见解,我们进行了温度依赖性同步加速器粉末X射线衍射,正电子hil没光谱法以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结构能和声子模式研究。通过Ag-Bi交换加热后,被动力学捕获的应变盐岩BiAgSeS纳米晶体不可逆地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三角结构,
  • Metal Redox Processes for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Alloy Nanoparticles
    作者:Alec Kirkeminde、Stan Spurlin、Laura Draxler-Sixta、Jamie Cooper、Shenqiang Ren
    DOI:10.1002/anie.201411460
    日期:2015.3.27
    would be critical to grow metal nanostructures with high purities and the desired stoichiometries. A metalredox strategy that employs spontaneous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to grow nanocrystalline alloys using molecular‐scale zerovalent metal precursors is now described.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zerovalent metal species allows for thermodynamic control of the compositional stoichiometry during the
    纳米晶金属由于其磁性和催化特性以及在与能源有关的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发现了各种应用。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灵活的方法来生长具有可控特性和原子级结构明确的纳米合金。避免不相容的还原电位和还原速率的新合成方法对于生长具有高纯度和所需化学计量的金属纳米结构至关重要。现在介绍一种金属氧化还原策略,该策略采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使用分子级零价金属前体生长纳米晶合金。选择合适的零价金属种类可以在金属合金纳米粒子的温度依赖性形成过程中控制组成化学计量的热力学。因此,已经开发了一种实用且可扩展的纳米合金生长策略,该策略可以潜在地生产出催化和磁性系统具有优良冶金质量的关键金属成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