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araxasteryl acetate | 6426-4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araxasteryl acetate
英文别名
[(3R,4aR,6aR,6aR,6bR,8aR,12S,12aS,14aR,14bR)-4,4,6a,6b,8a,12,14b-heptamethyl-11-methylidene-1,2,3,4a,5,6,6a,7,8,9,10,12,12a,13,14,14a-hexadecahydropicen-3-yl] acetate
taraxasteryl acetate化学式
CAS
6426-43-3;62859-36-3;64090-87-5
化学式
C32H52O2
mdl
——
分子量
468.764
InChiKey
SFEUTIOWNUGQMZ-GCWGYCS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1-252 °C
  • 沸点:
    502.8±19.0 °C(Predicted)
  • 密度:
    1.01±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甲醇;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7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c16cb30aa8538f978169cfeb945dfa84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CN201811011333.9 提供了一种从中华小苦荬中提取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方法,能够从中分离得到 13 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 2、5、8、11~13 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来的。本方法为进一步丰富中华小苦荬的化学成分研究资料、寻找新的具有较好活性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先导化合物以及为定量测定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 取中华小苦荬药材粗粉,加 10 倍重量体积浓度为 95% 的乙醇渗漉提取 3 周,合并提取液后减压回收溶剂得到醇提物。
  2. 将所得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回收溶剂获得石油醚部位浸膏、氯仿部位浸膏和乙酸乙酯部位浸膏。
  3. 氯仿部位浸膏通过硅胶柱分离,并使用不同比例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得到 15 个组分 A~O。
  4. 组分 B 再经硅胶柱色谱和 Sephadex LH-20 柱色谱纯化后重结晶,从而分离出化合物 1、3、4 和 5。
  5. 同样地,组分 G 通过相似的方法分别得到化合物 7 和 9。
  6. 组分 H 分离得到化合物 10 和 11。
  7. 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经硅胶柱分离,并使用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得到 8 个组分Ⅰ~Ⅷ。其中,组分Ⅲ通过硅胶柱色谱和甲醇-水梯度洗脱后,进一步纯化为化合物 2、8 和 13。
  8. 组分Ⅶ经甲醇-水梯度洗脱(甲醇:水=5:1),最终分离得到化合物 6 和 12。
生物活性

Taraxasteryl acetate 是从矢状疟原虫中提取的,具有广谱抗炎作用。该物质能够减轻由右旋糖酐、酵母聚糖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大鼠后爪水肿,适用于局部炎症相关研究。

化学性质

Taraxasteryl acetate 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 等有机溶剂。

用途

蒲公英甾醇醋酸酯具有抗肝炎的作用,并可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该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主要用于研究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