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中含有一种β-生氰的糖苷,分子中含有氰基(CN)。食用后,该化合物会释放自由的氰基,导致中毒现象;它实际上是苦杏仁中苯丙氨酸代谢的一种产物。
来源苦杏仁苷(Amygdalin)又名苦杏仁苷,是一种在许多植物中发现的有毒氰苷,尤其以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种子中最为突出。此外,该物质还存在于其他李属植物如杏和黑樱桃,以及枇杷的叶、果和核里。
配糖物许多植物根部的细胞含有配糖物,在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物质,导致细胞死亡。以桃根中的扁桃苷为例,它是一种氰化糖苷,在水解作用下会产生氢氰酸(HCN)和苯甲醛两种毒素。穿刺短体线虫能够促使这种化学反应发生。
功效与作用杏仁含有3%的苦杏仁甙。经酶分解后产生氢氰酸,虽然毒性较强但少量使用对呼吸中枢有镇静效果,因此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功效,并且具备杀死伤寒杆菌及其他菌类的能力。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氢氰酸具有抗癌作用。
化学性质苦杏仁苷来源于蔷薇科植物东北苦杏仁的干燥成熟种子。
用途作为一种含葡糖苷的氰化物,它可以作为基质用于鉴别、区分和表征麦芽糖酶、杏仁酪以及β-葡萄糖苷酶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作底物来鉴定、鉴别并表征麦芽糖酶、乳清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多种酶。
类别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口服 - 大鼠LD50: 522毫克/公斤;口服 - 小鼠LD50: 443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受热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 prupersin E | —— | C26H30N2O12 | 562.53 |
| —— | (R)-(6-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oxy)(phenyl)acetamide | 66427-91-6 | C20H29NO12 | 475.45 |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 neoamygdalin | 29883-15-6 | C20H27NO11 | 457.434 |
| 野黑樱苷 | prunasin | 99-18-3 | C14H17NO6 | 295.292 |
| 紫杉氰醣苷 | taxiphyllin | 21401-21-8 | C14H17NO7 | 311.291 |
| —— | amygdalin heptabenzoate | 138688-20-7 | C69H55NO18 | 1186.19 |
| —— | gentibiose | —— | C12H22O11 | 342.3 |
| 龙胆二糖 | O6-β-D-Glucopyranosyl-D-glucose | 554-91-6 | C12H22O11 | 342.3 |
Gentiobiosyl diglycerides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