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苯基乳酸甲酯 | 13673-95-5

中文名称
L-苯基乳酸甲酯
中文别名
(S)-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L-3-苯基乳酸甲酯
英文名称
(S)-methyl 2-hydroxy-3-phen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S)-2-hydroxy-3-phenylpropanoate;papuline;methyl (S)-3-phenyllactate;(S)-2-Hydroxy-3-phenylpropionic acid, methyl ester;methyl L-3-phenyllactate;methyl (2S)-2-hydroxy-3-phenylpropanoate;methyl (S)-2-hydroxy-3-phenylpropionate;methyl (S)-3-phenyl-2-hydroxypropanoate;(-)-(S)-phenyllactic acid methyl ester
L-苯基乳酸甲酯化学式
CAS
13673-95-5
化学式
C10H12O3
mdl
——
分子量
180.203
InChiKey
NMPPJJIBQQCOOI-VIFPVBQ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0-45 °C (lit.)
  • 比旋光度:
    -20.0 º(c=2,H2O)
  • 沸点:
    110-115 °C(Press: 3 Torr)
  • 密度:
    1.150
  • 闪点:
    120°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8199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1ef292f43e9b15715ad7e08d53944315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L-3-苯基乳酸甲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ethyl (S)-2-hydroxy-3-phenylpropion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Methyl (S)-2-hydroxy-3-phenylpropionate
别名
: C10H12O3
分子式
: 180.2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0 - 45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微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Er tiprotaf ib的手性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4)所示的Ertiprotafib的合成方法,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1和L‑苯基乳酸甲酯经Mitsnobu反应得到式(2)所示的化合物2;再将式(2)所示的化合物2经溴化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化合物3;将式(3)所示的化合物3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式(4)所示的最终产物Ertiprotafib。本发明路线简洁、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高和化学选择性好且绿色环保,为该药物的制备和生产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公开号:
    CN106749169B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丙酮酸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盐酸 为溶剂, 反应 50.4h, 生成 L-苯基乳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克隆L-乳酸脱氢酶的底物特异性和不对称合成潜力的评价
    摘要:
    已经证明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SLDH) 的 L-乳酸脱氢酶在立体特异性的、制备规模的将 α-酮酸还原为 (S)-α-羟基酸的潜在效用 > 99% ee。BSLDH 是一种稳定的嗜热酶,其基因已被克隆到高表达载体中以确保其充足供应。它对具有直链和支链烷基、环丙基或苯基的酮酸底物的特异性已在制备和动力学方面进行了评估,并与哺乳动物猪心脏酶 (PHLDH) 的特异性进行了比较。BSLDH 和 PHLDH 的特异性相似,支链烷基链酮酸是两种酶的不良底物。关键词:有机合成中的酶,乳酸脱氢酶,不对称合成。
    DOI:
    10.1139/v89-1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trollable Intramolecular Unactivated C(sp3)-H Amination and Oxygenation of Carbamates
    作者:Qihang Guo、Xiang Ren、Zhan Lu
    DOI:10.1021/acs.orglett.8b03299
    日期:2019.2.15
    catalyst-controlled intramolecular unactivated C(sp3)-H amination and oxygenation of carbamates merging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is and earth-abundant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is have been reported. Useful amino alcohol and diol derivatives could be selectively obtained from readily available tertiary alcohol derivativ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have been proposed via a 1,5-HAT process followed by Lewis acid-controlled
    双重控制的分子内未活化的C(sp 3)-H氨基化和氨基甲酸酯的氧合将可见光光催化和地球过渡金属催化结合在一起的报道。有用的氨基醇和二醇衍生物可以从容易获得的叔醇衍生物中选择性地获得。已经通过1,5-HAT方法,接着路易斯酸控制的环化,提出了可能的机理。镍和锌催化剂分别抑制氧合和胺化产物的形成。还观察到有趣的手性转移现象。
  • Discovery of novel 20S proteasome inhibitors by rational topology-based scaffold hopping of bortezomib
    作者:Yulong Xu、Xicheng Yang、Yiyi Chen、Hao Chen、Huijiao Sun、Wei Li、Qiong Xie、Linqian Yu、Liming Shao
    DOI:10.1016/j.bmcl.2018.05.018
    日期:2018.7
    A series of structurally novel proteasome inhibitors 1–12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rational topology-based scaffold hopping of bortezomib. Among these novel proteasome inhibitors, compound 10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advance due to the comparable proteasome-inhibitory activity (IC50 = 9.7 nM) to bortezomib (IC50 = 8.3 nM), the remarkably higher BEI and SEI valu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in metabolic
    基于硼替佐米的基于合理拓扑的支架跳跃,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蛋白酶体抑制剂1 – 12。在这些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中,化合物10代表了一项重要的进步,因为它具有 与硼替佐米相当的蛋白酶体抑制活性(IC 50 = 9.7 nM)(IC 50  = 8.3 nM),明显更高的BEI和SEI值以及对代谢稳定性的有效性。因此,化合物10提供了适合进一步优化的出色引线。
  • [EN] DITERPENOID COMPOUNDS THAT ACT ON PROTEIN KINASE C (PKC)<br/>[FR] COMPOSÉS DITERPÉNOÏDES AGISSANT SUR LA PROTÉINE KINASE C (PKC)
    申请人:K GEN INC
    公开号:WO2021062030A1
    公开(公告)日:2021-04-01
    This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protein kinase C (PKC) modulating compounds, methods of treating a subject with cancer using the compounds, and combination treatments with a second therapeutic agent.
    本公开涉及蛋白激酶C(PKC)调节化合物,使用这些化合物治疗癌症患者的方法,以及与第二治疗剂联合治疗的方法。
  • Enantioselective, Catalytic Vicinal Difluorination of Alkenes
    作者:Felix Scheidt、Michael Schäfer、Jérôme C. Sarie、Constantin G. Daniliuc、John J. Molloy、Ryan Gilmour
    DOI:10.1002/anie.201810328
    日期:2018.12.10
    The enantioselective, catalytic vicinal difluorination of alkenes is reported by II/IIII catalysis using a novel, C2‐symmetric resorcinol derivative. Catalyst turnover via in situ generation of an ArIIIIF2 species is enabled by Selectfluor oxidation and addition of an inexpensive HF–amine complex. The HF:amine ratio employed in this process provides a handle for regioselective orthogonality as a function
    I / I III催化使用新型C 2对称间苯二酚衍生物进行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催化邻位二氟化反应。通过Selectfluor氧化和添加廉价的HF-胺络合物,可以原位生成ArI III F 2物种进行催化剂转换。此过程中使用的HF:胺比率为布朗选择性酸度的区域选择性正交性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公开了从1,1-二氟化途径(基因)向所需的1,2-二氟化途径(邻位)的选择性逆转(两个方向均> 20:1)。用电子不足的苯乙烯进行验证有助于产生古老的CF 3的手性生物等排体药物发现中普遍使用的单元(20个示例,最高94:06 er)。还使用p- TolI(高达> 95%的收率)显示了反应的非手性变体。
  • Synthesis of a Regular 24-membered Cyclodepsipeptide by Direct Amide Cyclization
    作者:Peter Kottgen、Anthony Linden、Heinz Heimgartner
    DOI:10.1515/znb-2009-0615
    日期:2009.6.1

    The synthesis of a 24-membered cyclic depsipeptide with an alternating sequence of phenyllactic acid and α-aminoisobutyric acid (Aib) is described. The linear precursor was prepared via the ‘azirine/oxazolone method’ using 2,2-dimethyl-3-amino-2H-azirin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α,α-disubstituted α-amino acid Aib. The macrolactonization leading to the cyclodepsipeptide was achieved by the ‘direct amide cyclization’, i. e., by treatment of a solution of the linear precursor in toluene with HCl gas.

    描述了一种由苯乙酸和α-氨基异丁酸(Aib)交替序列的24元环脱氨肽的合成。线性前体通过使用2,2-二甲基-3-氨基-2H-氮杂环丙烯作为α,α-二取代的α-氨基酸Aib的构建块,通过“氮杂环丙烯/噁唑酮法”制备。通过“直接酰胺环化”实现了导致环脱氨肽的大环内酯化,即通过将线性前体的溶液在甲苯中与HCl气体处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