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苯基-2-丙醇 | 1517-68-6

中文名称
(S)-(+)-1-苯基-2-丙醇
中文别名
(S)-(+)-α-甲基苯乙醇;(S)-1-苯基-2-丙醇;(S)-(+)-1-苯基-2-戊醇
英文名称
(S)-1-phenyl-2-propanol
英文别名
(S)-1-phenylpropan-2-ol;1-phenylpropan-2-ol;1-phenyl-2-propanol;(2S)-1-phenylpropan-2-ol
(S)-(+)-1-苯基-2-丙醇化学式
CAS
1517-68-6
化学式
C9H12O
mdl
——
分子量
136.194
InChiKey
WYTRYIUQUDTGSX-QMMMGP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5-97 °C11 mm Hg(lit.)
  • 密度:
    0.993 g/mL at 20 °C(lit.)
  • 闪点:
    85 °C
  • 稳定性/保质期:
    <b>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b>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3,S24/25
  • 海关编码:
    29062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4,P270,P280,P301+P312,P330,P370+P378,P403+P235,P501
  • 危险性描述:
    H302,H227

SDS

SDS:8ac3cf31d57d30d81045e1ad298502d2
查看
(S)-1-苯基-2-丙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S)-1-Phenyl-2-propanol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4级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无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可燃液体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明火/热表面。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S)-1-苯基-2-丙醇
百分比: >96.0%(GC)
CAS编码: 1517-68-6
分子式: C9H12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S)-1-苯基-2-丙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明火和热表面。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使用封闭系统,通风。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04 °C/2kPa
闪点: 85°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0.99
(S)-1-苯基-2-丙醇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S)-1-苯基-2-丙醇 修改号码:5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1-苯基-2-丙醇 在 secondary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 W110I mutant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苯基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醇嗜热厌氧杆菌二级醇脱氢酶 Trp-110 的突变影响芳香酮还原的立体选择性。
    摘要:
    醇脱氢酶 (ADH) 是催化羰基化合物可逆还原为其相应醇的酶。我们一直在研究来自嗜热厌氧杆菌 (TeSADH) 的热稳定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依赖性次级 ADH。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扩展了 TeSADH 文库,并采用位点饱和诱变方法在 W110 创建了综合突变体文库。我们使用苯丙酮作为模型底物来研究我们文库的有效性,因为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当使用 W110A TeSADH 还原时,该底物表现出较低的对映选择性。五个新设计的 W110 突变体以 >99.9% ee 还原苯丙酮,其中两个突变体表现出超过 100 的对映体比率(E 值)。这五个突变体还还原了 1-苯基-2-丁酮和 4-苯基- 2-丁酮转化为相应的 (S)-构型醇,EE 值 >99.9%。TeSADH 的这些新突变体将来可能具有减少芳香酮的合成用途。
    DOI:
    10.1039/c4ob00794h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丙酮 在 (S)-selective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Rhodococcus ruber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异丙醇乙腈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漆酶和酮还原酶或ω-转氨酶的顺序作用,将酮肟一锅转化为旋光性醇和胺
    摘要:
    通过将漆酶催化的脱肟与酮还原(酮还原酶,KRED)或生物胺化(ω-转氨酶,ω-TA)相继偶联,开发了一种酶法一锅法,用于将前手性酮肟不对称转化为醇或胺。中等的。正确选择生物催化剂后,相应的产品的对映体过量非常好,醇的总转化率从83%到> 99%,胺的总转化率从70%到> 99%。同样,仅使用1%(w / w)的Cremophor®(一种聚乙氧基化蓖麻油)作为助溶剂,可使手性醇级联反应中的浓度达到100 mM。
    DOI:
    10.1002/cctc.2018019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in Directed Evolution: Exploring Options when Applying Triple-Code Saturation Mutagenesis
    作者:Ge Qu、Richard Lonsdale、Peiyuan Yao、Guangyue Li、Beibei Liu、Manfred T. Reetz、Zhoutong Sun
    DOI:10.1002/cbic.201700562
    日期:2018.2.2
    Directed evolution: Two strateg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riple‐code saturation mutagenesis (TCSM) at multiresidue sites of the T. brockii alcohol dehydrogenase (TbSADH) by using distinct reduced amino‐acid alphabets are compared. By using prochiral tetrahydrofuran‐3‐one, highly R‐ and S‐selective variants are obtained with minimal screening. The origin of stereoselectivity is provided by molecular
    定向进化:关于三重码饱和诱变(TCSM)的在所述的多残留部位应用的两种策略布氏热厌氧杆菌醇脱氢酶(TbSADH)通过使用不同的减小的氨基酸字母进行比较。通过使用前手性四氢呋喃-3-酮,只需很少的筛选即可获得高度R和S选择性的变体。立体选择性的起源是由分子动力学模拟提供的。
  • NOVEL GLUCOKINASE ACTIVATO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申请人:Ryono Denis E.
    公开号:US20080009465A1
    公开(公告)日:2008-01-10
    Compounds are provided which are phosphonate and phosphinate activators and thus are useful in treating diabetes and related diseases and have the structure wherein is a heteroaryl ring; R 4 is —(CH 2 ) n -Z-(CH 2 ) m —PO(OR 7 )(OR 8 ), —(CH 2 ) n Z-(CH 2 ) m —PO(OR 7 )R g , —(CH 2 ) n -Z-(CH 2 ) m —OPO(OR 7 )R g , —(CH 2 ) n Z—(CH 2 ) m —OPO(R 9 )(R 10 ), or —(CH 2 ) n Z—(CH 2 ) m —PO(R 9 )(R 10 ); R 5 and R 6 a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H, alkyl and halogen; Y is R 7 (CH 2 ) s or is absent; and X, n, Z, m, R 4 , R 5 , R 6 , R 7 , and s are as defined herein;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thereof. A method for treating diabetes and related diseases employing the above compounds is also provided.
    提供了磷酸酯和磷酸酯激活剂,因此在治疗糖尿病和相关疾病方面非常有用,并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 是杂环芳基环; R 4 为—(CH 2 ) n -Z-(CH 2 ) m —PO(OR 7 )(OR 8 )、—(CH 2 ) n Z-(CH 2 ) m —PO(OR 7 )R g 、—(CH 2 ) n -Z-(CH 2 ) m —OPO(OR 7 )R g 、—(CH 2 ) n Z—(CH 2 ) m —OPO(R 9 )(R 10) 或—(CH 2 ) n Z—(CH 2 ) m —PO(R 9 )(R 10) ; R 5 和R 6 分别选择自H、烷基和卤素; Y为R 7 (CH 2 ) s 或不存在;以及 X、n、Z、m、R 4 、R 5 、R 6 、R 7 和s如本文所定义;或其药用盐。 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化合物治疗糖尿病和相关疾病的方法。
  •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acyl transfer: the case for 4-PPY with a C-3 carboxamide peptide auxiliary based on synthesis and modelling studies
    作者:Rudy E. Cozett、Gerhard A. Venter、Maheswara Rao Gokada、Roger Hunter
    DOI:10.1039/c6ob01991a
    日期:——
    and evaluated in the kinetic resolution of a small library of chiral benzylic secondary alcohols. A key design element was the incorporation of a tryptophan residue in the peptide side chain for promoting π-stacking between peptide side chain and the pyridinium ring of the N-acyl intermediate, in which modelling was used as a structure-based guiding tool. Together, a catalyst containing a LeuTrp-N-Boc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基于肽的侧链的4-吡咯烷二吡啶(4-PPY)C-3羧酰胺,并在手性苄基仲醇小文库的动力学拆分中进行了评估。一个关键的设计元素是在肽侧链中掺入一个色氨酸残基,以促进N-酰基中间体的肽侧链和吡啶鎓环之间的π堆积,其中建模被用作基于结构的指导工具。一起,含有LeuTrp-催化剂Ñ -Boc侧链(催化剂8)经鉴定,实现小号-值高达10,并略有超过10。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的过渡状态模型来解释对映选择性的起源。这项研究确立了建模作为对映选择性优化的基于结构的指导工具的有用性,以及为大规模拆分工作开发可扩展的基于肽的DMAP型催化剂的潜力。
  • Deracemiz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by using a Single Alcohol Dehydrogenase
    作者:Ibrahim Karume、Masateru Takahashi、Samir M. Hamdan、Musa M. Musa
    DOI:10.1002/cctc.201600160
    日期:2016.4.20
    We developed a single‐enzyme‐mediated two‐step approach for deracemiz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A single mutant of Thermoanaerobacter ethanolicus secondary alcohol dehydrogenase enables the non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of racemic alcohols to ketones, followed by a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process. Varying the amounts of acetone and 2‐propanol cosubstrates controls the stereoselectivities of the
    我们开发了一种单酶介导的两步法来对仲醇进行脱脂。乙醇嗜热厌氧菌仲醇脱氢酶的单个突变体能够使外消旋醇非立体选择性氧化为酮,然后进行立体选择性还原过程。改变丙酮和2-丙醇共底物的量分别控制连续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我们使用一种酶完成了仲醇的脱硝作用,一锅中的ee高达99%以上,回收率达到99.5%以上,而无需分离前手性酮中间体。
  • 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by immobilized Geotrichum candidum in an organic solvent
    作者:Kaoru Nakamura、Yuko Inoue、Tomoko Matsuda、Ibuki Misawa
    DOI:10.1039/a900936a
    日期:——
    Cells of the fungus, Geotrichum candidum, were immobilized on a water-absorbing polymer and used for 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in an organic solvent using cyclohexanone, cyclopentanol or alkan-2-ols as additive. Enantiomerically pure (R)-1-arylethanols were obtained by the 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of racemic 1-arylethanols, whereas enantiomerically pure (S)-1-arylethanols were obtained by the redu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ketones, in contrast to reduction in water by the free cells in which (R)- or (S)-1-arylethanols were produced in low ee.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partition of the substrates and products between the organic phase and aqueous phase in the polymer around which the cells were immobilized. Deuterated compoun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the additives.
    将真菌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的细胞固定在水吸收性聚合物上,并用于在有机溶剂中以环己酮、环戊醇或烷-2-醇作为添加剂进行立体选择性氧化和还原反应。通过立体选择性氧化外消旋1-芳基乙醇,获得了对映体纯的(R)-1-芳基乙醇,而通过对相应的酮进行还原,获得了对映体纯的(S)-1-芳基乙醇,这与自由细胞在水中的还原反应不同,后者仅产生低ee值的(R)-或(S)-1-芳基乙醇。通过测量细胞固定在聚合物周围的有机相和水分相中底物和产物的分布,研究了反应机制。使用氘代化合物来确定添加剂的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