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Iron | 79-6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Iron
英文别名
(Z)-4-[(1R,5S)-2,5,6,6-tetramethylcyclohex-2-en-1-yl]but-3-en-2-one
(+/-)-α-Iron化学式
CAS
79-69-6;472-46-8;564-77-2;599-45-1;35124-13-1;35124-14-2;72074-85-2;72074-86-3;89888-03-9;90242-81-2;108032-56-0;108033-18-7
化学式
C14H22O
mdl
——
分子量
206.328
InChiKey
JZQOJFLIJNRDHK-JEDINXS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 °C
  • 沸点:
    285.19°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0.934 g/mL at 20 °C(lit.)
  • LogP:
    3.8-4 at 35℃ and pH7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3,S24/25
  • WGK Germany:
    2

SDS

SDS:8d8407a881ec86529d55e49c7688136c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 添加剂信息
添加剂中文名称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添加剂功能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最大允许残留量(g/kg)
α-甲基紫罗兰酮 食品 食品用香料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δ-甲基紫罗兰酮 食品 食品用香料 同上
α-鸢尾酮 食品 食品用香料 同上
化学性质

无色或极浅的苍黄色油状液体。沸点248℃,相对密度0.932-0.936,折射率1.502-1.503,闪点100℃以上,溶于4体积70%乙醇及油质香料中。有紫罗兰、鸢尾、桂花的甜香,是鸢尾油的主要香气。

用途

因价格昂贵,应用较少。可代替鸢尾凝脂或其浸膏用于鸢尾、紫罗兰、桂花及高档香精配方,能提调香气,取得甜香。由于味觉为非常有力的甜,适当稀释有浆果样香味,故可用于浆果、果香等食用香精。

用途

GB 2760—1996 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

用途

GB 2760—1996 规定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树莓、草莓等型香精。

生产方法

由柠檬醛与丁酮缩合而成。

或,以二甲基丁二烯为原料制成。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威尔金森催化剂对(-)-顺-α-和(-)-顺-γ-酮的对映选择性发散合成
    摘要:
    据报道,鸢尾油的两种珍贵成分(-)-顺式-α-和(-)-顺式-γ-酮具有简单,有效的合成,非对映异构体和对映体选择性比率≥99%。两种途径与由(-)-环氧香叶醇制备的普通中间体不同。在这种方法中普遍关心的是通过NHC鸢尾酮烯酮部分的安装金我催化的迈耶-舒斯特样一个炔丙基苯甲酸酯的重排和一个prostereogenic环外双键的立体选择性加氢使用威尔金森的催化剂确保关键的顺式在熨斗的C2和C6处的烷基的立体化学。该反应的立体化学方面合理地通过经历氢化的底物的构象异构体的DFT计算和由铑η的几何形状建模研究的支持2个参与双键面的diastereodifferentiation络合物。因此,η的计算调查2和通过使用Wilkinson催化剂形成在prostereogenic烯烃加氢的催化循环中间体可能是高度预测产品的立体化学。
    DOI:
    10.1002/chem.201404642
  • 作为产物:
    描述:
    3,6,7-trimethyl-6-octen-1-en-3-ol吡啶硫酸potassium acetate三溴化磷 、 aluminum tri-tert-butoxide 、 丙酮 、 Petroleum ether 、 作用下, 生成 (+/-)-α-Iron
    参考文献:
    名称:
    挥发油L. Etudes lesmatièresvégétales挥发物L. Etudes dans lessériesdes methyl-3-linalols,des methyl-3-citrals et des methyl-6-ionones
    摘要:
    DOI:
    10.1002/hlca.194703006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eilchenriechstoffe. 32. Mitteilung. �ber synthetisches ?- und ?-Iron, ihre Dihydro- und Tetrahydroderivate
    作者:C. F. Seidel、H. Schinz、L. Ruzicka
    DOI:10.1002/hlca.19490320637
    日期:1949.10.15
    1946 veröffentlichte Synthese ist die erste künstliche Darstellung des d, l-α-Irons, bei der gleichzeitig eindeutig gezeigt wird, dass die beschriebene Verbindung mit einer der Komponenten des Ketons aus der Iris-Wurzel identisch ist. Die früheren synthetischen Arbeiten, sowohl diejenigen aus unserem Laboratorium (1940), wie auch die bis Oktober 1947 publizierten Arbeiten von Naves und Mitarbeitern
    答:我们的合成物于1946年6月28日发表,是d,1 -α-离子的第一个人工代表,同时清楚地表明,所描述的化合物与酮中的酮成分相同。鸢尾根是。早期的合成研究,既来自我们的实验室(1940年),也包括纳夫斯及其同事直到1947年10月发表的研究成果,均不包含任何身份证明的建议。
  • Etudes sur les matières végétales volatiles LXII. Sur la constitution et sur la synthése d'irones
    作者:Yves-René Naves
    DOI:10.1002/hlca.19480310331
    日期:——
    La d, l-α-irone dont la phényl-4-semiearbazone F. 174,5-175,5°, et que j'ai produite synthétiquement dés 1944 aprés avoir reconnu en 1943 la structure tie l'α-irone d'iris, paraít posséder la structure trans (2,6) tandis que l'a-irone d'iris posséderait au moins pour la plus grande part la structure cis (2,6). L'une et l'autre livrent des préparations de β-irone que ne distingue que le pouvoir rotatoire
    La d,l -α-ironedont laphényl-4-semiearbazoneF. 174.5-175.5°等,1943年1月至1943年生产合成合成物la structure tie l'α-ironed'iris,paraítposséder反式(2,6)的结构反义词(2,6)。旋转木马的β-异环酮类脂的制备方法。
  • Veilchenriechstoffe. 47. Mitteilungüber die fraktionierte Destillation von natürlichem und synthetischem Iron. II
    作者:C. F. Seidel、L. Ruzicka
    DOI:10.1002/hlca.19520350609
    日期:1952.8.1
    Destillationen (Podbielniak-Kolonne) von natürlichem und synthetischem Iron mittels verschiedener, kristallisierter Derivate charakterisiert. Aus natürlichem Iron wurden folgende Isomere über die Phenylsemicarbazone isoliert; ein (+)-trans(2,6)-α- zwei in der Seitenkette eis-trans-isomere cis(2,6)-α- (wovon das eine (+), das andere (–)), ein racemisches eis(2,6)-α- und zwei wahrscheinlich in der Seitenkette
    天然铁和合成铁的前一篇文章(Podbielniak柱)中描述的蒸馏馏分通过各种结晶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苯基半氨基甲唑酮已从天然铁中分离出以下异构体;一个(+)-反式(2,6)-α-在侧链上为两个顺式-反式异构体顺式(2,6)-α-(其中一个为(+),另一个为(-)),外消旋顺式(2,6)-α-和两个可能在侧链的顺反异构体(+)-γ-铁。
  • Synthesis of (+)- and (-)-cis-.ALPHA.-Irones.
    作者:Yasuo OHTSUKA、Fumitaka ITOH、Takeshi OISHI
    DOI:10.1248/cpb.39.2540
    日期:——
    A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cis-α-irone (1) is described. The key intermediate (±)-hemiacetal 15 was prepared from the diene 10 in six steps. The crucial optical resolution of (±)-15 was achieved by initial stereoselective conversion into the corresponding l-menthyl acetals 16 and 17 followed by separation and hydrolysis. One of the optically pure enantiomers of 15 was transformed to (-)-18 and then to (+)-1 in seven steps. The synthetic (+)-1 was found to be identical with the natural (+)-cia-α-irone. The isomeric (-)-cis-α-irone was also synthesized from the other enantiomer of 15, via (+)-18.
    描述了天然 (+)-顺式-α-铁 (1) 的立体控制全合成。关键中间体(±)-半缩醛15是由二烯10分六步制备而成。 (±)-15 的关键光学分辨率是通过最初立体选择性转化为相应的 l-薄荷醇缩醛 16 和 17,然后进行分离和水解来实现的。 15 的光学纯对映体之一通过七步转化为(-)-18,然后转化为(+)-1。发现合成的 (+)-1 与天然 (+)-cia-α-铁相同。异构体(-)-顺-α-铁也由15的另一种对映体通过(+)-18合成。
  • Etudes sur les mati�res v�g�tales volatiles LXXXI. Sur les cis(2,6), ?-irones
    作者:Yves-Ren� Naves
    DOI:10.1002/hlca.19490320235
    日期:1949.3.15
    Ii semble que l'on puisse attribuer à l'α-irone dont la phényl-4-semicarbazone F. 157,5–158° (forme active) on à 164,5–165° (forme racémique) la structure cis(2,6), cis(21,22), α-irone et à la néo-α-irone la structure cis(2,6), trans(21,22), α-irone.
    在puisse上归因àl'α-ironedont la phenyl-4-semicarbazoneF。在154.5–158°(形成活性)在à164.5–165°(形成消旋)在结构顺式上(2,6),顺式(2 1,2 2),α-鸢尾酮等点菜新α-LA鸢尾酮的顺式结构(2,6),反式(2 1,2 2),α-鸢尾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