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7-hemiketal of pseudoanisatin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7-hemiketal of pseudoanisatin
英文别名
(1R,6R,7R,8S,10R,11S,13R)-7,8,11-trihydroxy-6,7,13-trimethyl-4,9-dioxatetracyclo[6.5.1.01,10.06,10]tetradecan-3-one
4,7-hemiketal of pseudoanisatin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22O6
mdl
——
分子量
298.336
InChiKey
LNAKLMRMQNPPRW-ZGCVOXQ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96.2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idative Entry into the <i>Illicium</i> Sesquiterpenes: Enantiospecific Synthesis of (+)-Pseudoanisatin
    作者:Kevin Hung、Matthew L. Condakes、Takahiro Morikawa、Thomas J. Maimone
    DOI:10.1021/jacs.6b11739
    日期:2016.12.28
    sesquiterpenes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numerous synthetic efforts due to their ornate and highly oxidized structures as well as signific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chemical synthesis of (+)-pseudoanisatin from the abundant feedstock chemical cedrol (∼$50 USD/kg) in 12 steps using extensive site-selective C(sp3)-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Significantly, this work represents a novel
    八角倍半萜由于其华丽和高度氧化的结构以及显着的生物活性而成为众多合成努力的主题。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广泛的位点选择性 C(sp3)-H 键功能化,从丰富的原料化学雪松醇(~50 美元/公斤)中分 12 个步骤首次化学合成 (+)-假茴香素。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代表了一种新的氧化战略模板,可用于这些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未来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