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 | 13963-5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
英文别名
tris(2,4-pentanedionato)aluminum(III);aluminum(III) trisacetylacetonate;aluminium tris(acetylacetonate);aluminum(III) acetylacetonate;aluminum acetyl acetonate;aluminum acetylacetonate
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化学式
CAS
13963-57-0
化学式
Al*3C5H7O2
mdl
——
分子量
324.31
InChiKey
GOAANDXPFZJVMV-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0-193 °C(lit.)
  • 沸点:
    315 °C(lit.)
  • 密度:
    1,27 g/cm3
  • 闪点:
    314-316°C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3克/升
  • LogP:
    -1.67 at 25℃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苯、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133.322Pa的压力下,该物质会在150℃时升华。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4
  • 重原子数:
    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40.1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26,S28A,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6,R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1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67 6.1/PG 2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BD223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0,H315,H317,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64,P280,P301 + P310,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密闭避光保存,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SDS

SDS:c69bfe2369cd7c717d1f693498f8248e
查看
三(2,4-戊二酮)铝(III)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Tris(2,4-pentanedionato)aluminum(III)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3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3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3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3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B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吸入或皮肤接触或吞咽会中毒。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三(2,4-戊二酮)铝(III)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三(2,4-戊二酮)铝(III)
百分比: >99.0%(T)
CAS编码: 13963-57-0
俗名: Acetylacetone Aluminum(III) Salt , Aluminum(III) Acetylacetonate
分子式: C15H21AlO6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有毒颗粒的P3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
紧急措施: 处并处在上风处。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三(2,4-戊二酮)铝(III) 修改号码:5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依
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微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95°C
沸点/沸程 316 °C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不溶于
[其他溶剂]
溶于: 苯, 甲苯
微溶于: 己烷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铝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vn-mus LD50:178 m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三(2,4-戊二酮)铝(III) 修改号码:5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BD223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毒害品。
UN编号: 3467
正式运输名称: 有机金属化合物, 固体, 有毒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三乙酰丙酮铝为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石油醚。其25℃时的溶解度如下:水无、甲醇1.8、甲苯14.6、苯35.4,也能溶于氯仿、乙醇和乙醚。大鼠经口LD₅₀值为1000 mg/kg。UN编号为3467,危险货物分类为PG II,密度为1.27 g/cm³。

用途

三乙酰丙酮铝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并且可作为树脂交联剂、丙烯酸系粘合剂的固化剂、环氧树脂系粘合剂的固化剂以及烯烃聚合时的催化剂。此外,它还可用作催化剂。

在油墨、涂料、胶水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通过化学螯合作用提高其性能。用于溶剂型丙烯酸、环氧、聚酯、聚氨酯压敏胶中作为固化交联作用,添加量为1.5-2‰(具体用量需根据实验确定)。在产品合成完成后,温度降至70℃以下时添加已稀释的乙酰丙酮铝,并搅拌几分钟即可。

生产方法 方法一
  1. 将6 g(0.06 mol)新蒸馏的乙酰丙酮溶于40 mL水中,搅拌下滴加6 mol/L氨水直至溶解。
  2. 将6 g(0.0093 mol)硫酸铝[Al₂(SO₄)₃·17H₂O]溶于60 mL水中,将此溶液加入到乙酰丙酮氨溶液中,生成沉淀。反应过程中需控制溶液的pH值为中性。
  3. 过滤,用水洗涤,自然干燥。
  4. 用少量苯溶解粗产物后过滤,在滤液中慢慢滴加石油醚使其生成沉淀。最后过滤并用石油醚洗涤,自然干燥,得到4.2 g产物,收率为81%。必要时可用升华法提纯。
方法二

通过市售的无水AlCl₃和乙酰丙酮在氯仿溶液中反应制得的乙酰丙酮铝可能含有难以去除的铁杂质。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含铁量极少的分析纯氢氧化铝,制备出的乙酰丙酮铝经过多次重结晶后在石油醚中洗涤,最终得到纯净的乙酰丙酮铝。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inc(II) propionate 、 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乙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Combinatorial Nanopowder Synthesis Along the ZnO-Al2O3Tie Line Using Liquid-Feed Flame Spray Pyrolysis
    摘要:
    Liquid‐feed flame spray pyrolysis (LF‐FSP) of mixtures of alumatrane [Al(OCH2CH2)3N]/zinc acetate dihydrate [Zn(O2CCH3)2·2(H2O)] or zinc propionate [Zn(O2CCH2CH3)2]/aluminum acetylacetonate [Al(Acac)3] dissolved in EtOH in known molar ratios can be used to combinatorially generate nanopowders along the ZnO–Al2O3tie‐line. LF‐FSP was used to produce (ZnO)x(Al2O3)1−xpowders withx=0–1.0.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BET. The resulting powders had average particle sizes (APSs) <100 nm with the majority being <50 nm. Analytical data suggest that at concentrations of interest for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s, <10 mol% Al2O3the particle morphologies are combinations of plates and rods that grow withc/aratios close to 1. The spinel phase dominates at (ZnO)x(Al2O3)1−x(x=0.5 and 0.3). In the latter case, the currently accepted phase diagram for the ZnO–Al2O3couple indicates that phase separation should occur to form zinc spinel (ZnAl2O4) and α‐alumina. It appears that the rapid quenching during LF‐FSP helps to preserve the spinel phas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giving rise to kinetic nanopowder products along the ZnO2–Al2O3tie‐line. Finally, the solubility of ZnO in Al2O3and vice versa in the materials produced by LF‐FSP suggest apparent flame temperatures reached before quenching are 1700°–1800°C. Efforts to re‐pass the spinel phase powders, (ZnO)x(Al2O3)1−x,x=0.5 and 0.3 through the LF‐FSP system were made with the hope of generating core shell materials. However, instead thex=0.5 material generated materials closer to thex=0.3 composition and pure ZnO nanoparticles that coat the former materi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 LF‐FSP flame temperatures ZnO remains in the vapor phase for sufficient times that Al3+oxy‐ions generated promote nucleation of finer particles leaving essentially phase pure ZnO still in the vapor phase to condense giving the two distinct particle morphologies observed.
    DOI:
    10.1111/j.1551-2916.2011.04585.x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s(o-chlorophenoxo)aluminium(III) 在 乙酰丙酮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aluminium acetylacet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alhotra, K. C.; Sharma, Neeraj; Chaudhry, S. C.,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92, vol. 69, p. 381 - 38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快干型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干型双固化树脂,其分子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CH=CH‑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快干型双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快干型双固化树脂,树脂结构中含有丙烯酸酯双键(可紫外光自由基固化)和不饱和脂肪酸(可氧气固化或热固化),为一种多官能度的高活性双固化树脂,且采用不饱和酸酐接枝反应,在保证官能度的基础上解决了随着涂膜厚度增加导致涂膜起皱明显的现象,固化膜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与附着力,作为光纤用双固化涂层使用,性能优异。
    公开号:
    CN10452976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ACETYLACETONATES<br/>[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ACETYLACETONATES DE METAL
    申请人:COUNCIL SCIENT IND RES
    公开号:WO2004056737A1
    公开(公告)日:2004-07-08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proved, economical and environmmentally benign process for metal complexes of acetylacetone having the general formula, M(acac)n wherein M is a metal cation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Fe, Co, Ni, Cu, Zn, Al, Ca, Mg, Mo, Ru, Re, U, Th, Ce, Na, K, Rb, Cs, V, Cr, and Mn etc., n is an integer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electrovalence of M, are obtained by reacting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hydroxide, metal hydrated oxide or metal oxide with a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acetylacetone and separating the produ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经济的和环境友好的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的过程,其具有一般公式 M(acac)n,其中 M 是从 Fe、Co、Ni、Cu、Zn、Al、Ca、Mg、Mo、Ru、Re、U、Th、Ce、Na、K、Rb、Cs、V、Cr 和 Mn 等组成的金属阳离子中选择的,n 是与 M 的电价对应的整数,通过将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水合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与等量的乙酰丙酮反应并分离产物获得。
  • Acid-Mediated 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The Challenge and the Promise
    作者:Nunna V. Krishna、Parasuraman Selvam
    DOI:10.1002/chem.201604368
    日期:2017.1.31
    H‐AlSBA‐15 with trivalent aluminium exclusively in the tetrahedral framework structure of SBA‐15. Unlike other methods, which involve incorporation of aluminium ions in both the framework (Brønsted) and non‐framework (Lewis) sites of the silicate matrix, the intrinsic hydrolysis method isomorphously substitutes aluminium ions in the tetrahedral network even at high aluminium content. This unique approach
    首次采用一种新的内在水解方法,仅在SBA-15的四面体框架结构中,将有序的H-AlSBA-15与三价铝合成。与其他方法不同,在铝酸盐含量高的情况下,固有的水解方法同等地将铝离子掺入四面体网络中的同构结构中,从而将铝离子掺入硅酸盐基质的骨架(布朗斯台德)和非骨架(刘易斯)中。这种独特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用于制备的无机(硅和铝)前体的水解速率,使得缩合同时发生,从而克服了在稳定硅酸盐基质中铝离子时通常遇到的困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成功合成高质量的Brønsted酸性H-AlSBA-15,迄今为止尚未见报道。合成材料通过各种分析,光谱和成像技术进行了系统表征,包括X射线衍射,Brunauer-Emmett-Teller(BET)表面积测量,TEM,SEM,29 Si和27 Al幻角旋转NMR光谱,X射线荧光(XRF)和NH 3程序升温脱附(TPD)。表征结果表明,在硅酸盐基质中存在高度多孔的结构
  • Core loss in magnetic rings made of Fe16N2-like iron nitride powder
    作者:Yoshiyuki Matsumoto、Yuji Masubuchi、Yoshiyuki Nakazawa、Hitoshi Itami、Masayuki Tsuchiya、Shinichi Kikkawa
    DOI:10.1016/j.jallcom.2019.03.061
    日期:2019.6
    effect of alumina presence in the grain boundaries to clarif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crystallite size was controlled to be approximately 50 nm and 30 nm before and after ammonolysis, resp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to eliminate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The ammonolysis product was a mixture of approximately 50 wt%
    摘要 研究了低温氨解前后 α-Fe 细粉的软磁性能以及晶界中氧化铝存在的影响,以阐明这些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改变制备条件以消除粒径对磁性能的影响,将氨解前后的微晶尺寸分别控制在50 nm和30 nm左右。氨解产物是大约 50 wt% 的 α”-Fe16N2 类化合物(以下称为“α”-Fe16N2)和残留的 α-Fe 的混合物,在我们之前报道的氨解产物中,它具有最大的磁化强度。作品。在密封 Delrin® 胶囊后,首先研究了由这种粉末制成的磁环的磁芯损耗,以避免因氧化和湿气的存在而分解。通过氨解过程,铁芯损耗降低到三分之一,磁导率降低到大约 80%,这与晶粒边界处是否存在氧化铝无关。由于“α”-Fe16N2 各向异性晶格中磁畴相互作用的增强,磁芯损耗中的磁滞贡献显着降低。Fe-N 的共价化学键使化合物更具电阻性,也导致涡流损耗贡献略有下降。由于复合产品中氧化铝的存在降低了晶粒之间的磁相互
  • Nanocrystalline alloy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n-stoichiometric Co<sub>2</sub>FeAl nanocrystals
    作者:Lana T. Huynh、Stephanie N. Bonvicini、Arthur C. Pinon、Simon Trudel
    DOI:10.1139/cjc-2015-0352
    日期:2016.4

    Non-stoichiometric Co2FeAl nanoparticles are formed by the in-soluti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acetylacetonate complexes in the presence of capping ligands followed by reduction of the obtained material under an H2-containing atmospher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dicates that sub-100 nm nanoparticles are obtained, with reasonable size control. Magnetic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Bloch behavior, magnetization reversal, spin-wave stiffness, and exchange stiffness are all comparable to those observed for bulk and thin-film Co2FeAl, indicating that these nanomaterials are promising for use in nanoparticle-based spintronic devices.

    在存在包覆配体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的金属乙酰丙酮酸盐配合物的溶液热分解,然后在含有H2的气氛下还原所得材料,形成非化学计量比的Co2FeAl纳米颗粒。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可以获得亚100纳米的纳米颗粒,并且具有合理的尺寸控制。磁性测量表明,饱和磁化、布洛赫行为、磁化反转、自旋波刚度和交换刚度均与体块和薄膜Co2FeAl观察到的相当,表明这些纳米材料在基于纳米颗粒的自旋电子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First example of X-ray characterized aluminum(iii) complex with tetra-15-crown-5-phthalocyanine
    作者:L. A. Lapkina、S. E. Nefedov、Yu. G. Gorbunova、A. Yu. Tsivadze
    DOI:10.1007/s11172-013-0278-8
    日期:2013.8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tructure of aluminum(iii) alkoxide tetra-15-crown-5-phthalocyaninate complex.
    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四-15-冠-5-酞菁酸铝(iii)烷氧化物复合物的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