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酸具有抗菌作用。在体外环境中,它可以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但在体内对小鼠和豚鼠的治疗中效果并不显著。
目前所知的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银杏酸的主要成分包括白果酸(Ginkgolic acid)、氢化白果酸(Hydroginkgolic acid)、氢化白果亚酸(Hydroginkgolinic acid, c)和白果新酸。这些化合物与生漆中的致敏物质漆酚结构相似,其烃基上的双链越多越易致敏。
化学结构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的化学结构式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物理性质银杏酸为针状结晶(石油醚),熔点为41~42℃。红外光谱显示其最大吸收峰分别为:羧基(COOH)在1645 cm-1,芳香环在1610 cm-1。
银杏酸的生理毒性和不良反应国外研究报道,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酸具有潜在致敏和致突变作用,并且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基因突变、神经损伤,导致恶心和胃灼热、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剥脱性皮炎、消化道黏膜过敏、痉挛和神经麻痹等不良反应。
在德国银杏叶提取物制剂EGb761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报道,8505例用药患者中共有9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银杏酸被认为是毒副作用成分,在制剂中应严格限定其含量。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在银杏叶制剂中控制银杏酸含量在5 ppm以下,仍偶见不良反应发生,涉及银杏酸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有:
银杏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孑遗物种,在地球上生长了大约2亿年,有“活化石”之称。中国是银杏的故乡,《日用本草》中最早记载其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及炎症等病症。银杏酸是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中提取的产品,商品提取物通常标化为含黄酮醇苷24%和银杏萜内酯6%。
分离提纯从银杏干燥种子中分离提纯银杏酸的工艺流程图。
银杏叶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来源于银杏科银杏叶(Ginkgo biloba)。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具有抗氧化和降血脂作用,抗炎功效显著。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6-(non-8-enyl)salicylic acid | —— | C16H22O3 | 262.349 |
—— | Methyl 2-hydroxy-6-tridecylbenzoate | 75808-38-7 | C21H34O3 | 334.499 |
—— | Methyl 2-methoxy-6-tridecylbenzoate | 100485-96-9 | C22H36O3 | 348.52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Methyl 2-hydroxy-6-tridecylbenzoate | 75808-38-7 | C21H34O3 | 334.499 |
The antiinflammatory principle of the brown alga Caulocystis cephalornithos has been shown to be 6-tridecylsalicylic acid. Four other metabolites, 3-tridecylphenol, pentadec-1-ene, (E)-heptadec-3-en- 2-one and 8-hydroxy-3-undecyl-1H-2-benzopyran-1-one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the dichloromethane extract of the freeze-dried al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