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6-(2-phenylethyl)inosine | 97826-5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6-(2-phenylethyl)inosine
英文别名
(2R,3S,4R,5R)-2-(hydroxymethyl)-5-[6-(2-phenylethoxy)purin-9-yl]oxolane-3,4-diol
O-6-(2-phenylethyl)inosine化学式
CAS
97826-59-0
化学式
C18H20N4O5
mdl
——
分子量
372.381
InChiKey
VCFDASOZXYDXLR-SCFUHWH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123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6-(2-phenylethyl)inosine 在 disodium hydrogen arsenate heptahydrate 、 recombinant E. coli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0%的产率得到O-6-(2-phenylethyl)hypoxanth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核苷化学酶促合成细胞分裂素:核糖作为封闭基团†
    摘要:
    核苷磷酸化酶参与核苷生物合成的挽救途径,并催化核碱基与α - D-核糖-1-磷酸的可逆反应,生成相应的核苷和无机磷酸盐。这些反应的平衡向核苷转移,特别是在嘌呤的情况下。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EC 2.4.2.1)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广泛用于合成具有实际重要性的核苷。细菌PNP利用相对广泛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嘌呤形成相应的核苷,具有相对较宽的底物特异性。为了使反应朝相反的方向进行,我们使用了砷解作用而不是磷解作用。由于生成的α-的水解,该反应是不可逆的D-核糖-1-砷。结果,杂环碱以定量产率形成并且可以容易地分离。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细胞分裂素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在PNP和Na 2 HAsO 4存在下酶解N 6取代的腺苷的N-糖苷键的方法。根据HPLC分析,转化以定量产率进行。在提出的策略中,核糖残基充当保护基。最终产品具有的ASO无污染4 3-已经检测到通过HPLC-HRMS; 已经提出了通过ESI-MS进行简单的砷分析检测。
    DOI:
    10.1039/c8ob00223a
  • 作为产物:
    描述:
    2’,3’,5’-三乙酰肌苷氯化亚砜sodium 作用下, 以 甲醇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O-6-(2-phenylethyl)inos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狗冠状动脉腺苷受体:N6-烷基亚区域的结构。
    摘要:
    N6- [1-苯基-2(R)-丙基]腺苷(​​1)的中等有效和立体选择性冠状血管活性是本研究的基础,该研究通过以下结构绘制了冠状动脉腺苷受体的N6区域:开胸犬1的81个类似物的冠状动脉血管活性关系。立体选择性是具有与N6相邻的手性中心的N6-取代的腺苷的一般性质。1与它的S非对映异构体的活性比为10,这是与R非对映异构体的丙基C-3基团的受体发生正向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及该S非对映异构体基团施加的空间位阻。用乙基,苯基,苯乙基或萘基取代1的苄基部分会降低R非对映异构体的效力,并因此降低R / S比。1的丙基C-1与一个足以容纳三个亚甲基残基的受体区域相互作用,而丙基C-3残基与一个足以容纳两个亚甲基残基的独立区域相互作用。与1的丙基C-1相互作用的受体子区域比与丙基C-3相互作用的子区域更能容忍本体和极性取代基。关于N6对活性的可能贡献(例如通过氢键)的证据尚不明确。这些结果支持了N6-烷基
    DOI:
    10.1021/jm00149a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dification of the length and structure of the linker of N6-benzyladenosine modulates its selective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enterovirus 71
    作者:Mikhail S. Drenichev、Vladimir E. Oslovsky、Liang Sun、Aloys Tijsma、Nikolay N. Kurochkin、Vitali I. Tararov、Alexander O. Chizhov、Johan Neyts、Christophe Pannecouque、Pieter Leyssen、Sergey N. Mikhailov
    DOI:10.1016/j.ejmech.2016.01.036
    日期:2016.3
    high yields.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clearly shows that the optimal size of the linker is limited to 2 or 3 atoms (compounds 4–7). 2′-Deoxyadenosine derivatives did not elicit any inhibitory or cytotoxic effect, while 5′-deoxynucleosides still induced some cell protective antiviral activity.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it can be hypothesized that there may be another mechanism
    最近,我们证明了N 6-异戊烯基腺苷,一种细胞分裂素核苷,对人肠病毒71的复制具有有效的选择性抗病毒作用。本研究致力于另一种天然化合物N 6-苄基腺苷的结构优化。我们主要研究腺嘌呤和苯环之间连接基的大小和性质,以及D-核糖残基的必要性。制备了30多种N 6-苄基腺苷类似物,并评估了它们的抗病毒特性。两种主要的制备方法:N 6-乙酰基-2',3',5'-tri- O-乙酰基腺苷可以在碱促进条件下通过烷基卤或在Mitsunobu反应中通过醇进行区域选择性烷基化。在室温下用4 M PrNH 2在MeOH中的溶液脱酰1天后,以高总收率获得所需产物。对结构-活性关系的分析清楚地表明,连接子的最佳尺寸限于2或3个原子(化合物4 – 7)。2'-脱氧腺苷衍生物没有引起任何抑制或细胞毒性作用,而5'-脱氧核苷仍然诱导了某些细胞保护性抗病毒活性。基于这些观察,可以假设除了可能的5'-三磷酸化继之以对RNA合
  • Dog coronary artery adenosine receptor: structure of the N6-alkyl subregion
    作者:Shozo Kusachi、Robert D. Thompson、William J. Bugni、Nobuyuki Yamada、Ray A. Olsson
    DOI:10.1021/jm00149a016
    日期:1985.11
    The moderately potent and stereoselective coronary vasoactivity of N6-[1-phenyl-2(R)-propyl]adenosine (1) is the basis for the present study that maps the N6 reg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adenosine receptor by means of the structure-coronary vaso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81 analogues of 1 in the open-thorax dog. Stereoselectivity is a general property of N6-substituted adenosines that have a chiral
    N6- [1-苯基-2(R)-丙基]腺苷(​​1)的中等有效和立体选择性冠状血管活性是本研究的基础,该研究通过以下结构绘制了冠状动脉腺苷受体的N6区域:开胸犬1的81个类似物的冠状动脉血管活性关系。立体选择性是具有与N6相邻的手性中心的N6-取代的腺苷的一般性质。1与它的S非对映异构体的活性比为10,这是与R非对映异构体的丙基C-3基团的受体发生正向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及该S非对映异构体基团施加的空间位阻。用乙基,苯基,苯乙基或萘基取代1的苄基部分会降低R非对映异构体的效力,并因此降低R / S比。1的丙基C-1与一个足以容纳三个亚甲基残基的受体区域相互作用,而丙基C-3残基与一个足以容纳两个亚甲基残基的独立区域相互作用。与1的丙基C-1相互作用的受体子区域比与丙基C-3相互作用的子区域更能容忍本体和极性取代基。关于N6对活性的可能贡献(例如通过氢键)的证据尚不明确。这些结果支持了N6-烷基
  •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cytokinins from nucleosides: ribose as a blocking group
    作者:Vladimir E. Oslovsky、Pavel N. Solyev、Konstantin M. Polyakov、Cyril S. Alexeev、Sergey N. Mikhailov
    DOI:10.1039/c8ob00223a
    日期:——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s are involved in the salvage pathways of nucleoside biosynthesis and catalyze the reversible reaction of a nucleobase with α-D-ribose-1-phosphate to yield a corresponding nucleoside and an inorganic phosphate. The equilibrium of these reactions is shifted towards nucleosid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purines.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PNP, EC 2.4.2.1) is widely used
    核苷磷酸化酶参与核苷生物合成的挽救途径,并催化核碱基与α - D-核糖-1-磷酸的可逆反应,生成相应的核苷和无机磷酸盐。这些反应的平衡向核苷转移,特别是在嘌呤的情况下。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EC 2.4.2.1)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广泛用于合成具有实际重要性的核苷。细菌PNP利用相对广泛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嘌呤形成相应的核苷,具有相对较宽的底物特异性。为了使反应朝相反的方向进行,我们使用了砷解作用而不是磷解作用。由于生成的α-的水解,该反应是不可逆的D-核糖-1-砷。结果,杂环碱以定量产率形成并且可以容易地分离。我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细胞分裂素制备方法,该方法基于在PNP和Na 2 HAsO 4存在下酶解N 6取代的腺苷的N-糖苷键的方法。根据HPLC分析,转化以定量产率进行。在提出的策略中,核糖残基充当保护基。最终产品具有的ASO无污染4 3-已经检测到通过HPLC-HRMS; 已经提出了通过ESI-MS进行简单的砷分析检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