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金刚烷 | 768-90-1

中文名称
1-溴金刚烷
中文别名
1-金刚烷基溴;1-溴代金刚烷;1-溴代三环
英文名称
1-Adamantyl bromide
英文别名
1-Bromoadamantane;(3s,5s,7s)-1-bromoadamantane;bromoadamantane;adamantyl bromide
1-溴金刚烷化学式
CAS
768-90-1
化学式
C10H15Br
mdl
MFCD00074721
分子量
215.133
InChiKey
VQHPRVYDKRESC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6-118 °C (lit.)
  • 沸点:
    248.79°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686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氯仿(微溶)、乙酸乙酯(微溶)、甲醇(微溶)
  • 保留指数:
    1389;1389;1382;1403;1419;1436;1382;1382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35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充氩气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SDS

SDS:a3f4ea484899ede33ed5e14007e446c8
查看
1-溴金刚烷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1-Bromoadamantane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未分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无
信号词 无信号词
危险描述 无
防范说明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1-溴金刚烷
百分比: >97.0%(GC)
CAS编码: 768-90-1
俗名: 1-Adamantyl Bromide
分子式: C10H15Br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1-溴金刚烷

模块 5. 消防措施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光敏, 易湿,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19°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1-溴金刚烷

模块 9. 理化特性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溴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1-溴金刚烷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1-溴金刚烷是金刚烷的溴取代物,为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是合成盐酸金刚烷胺的重要中间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它主要用于医药领域。

化学性质

熔点:116-118℃
溶解性:易溶于氯仿

用途

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和合成盐酸金刚烷胺的原料。

生产方法

通过将金刚烷与溴素在干燥的搪瓷玻璃锅中进行反应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 在干燥的搪瓷玻璃锅中加入金刚烷,滴加溴素。
  2. 缓慢加热至约70℃回流反应6小时。
  3. 随着1-溴金刚烷生成,反应物的回流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100℃。反应完成后放置过夜。
  4. 再次升温到45℃,滴加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多余的溴。
  5. 过滤后用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干燥得成品1-溴金刚烷。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金刚烷阳离子与一氧化碳在金刚烷和三氟甲磺酸存在下的反应:简便的制备3,4-金刚烷二醇的途径
    摘要:
    在常压下,在三氟甲烷磺酸(三氟甲磺酸)和金刚烷的存在下,在四氯化碳中用一氧化碳对l-金刚烷阳离子进行羰基化反应,在70%的收率下,以70%的收率得到3-羟基-4-高金刚烷基l-金刚烷羧酸酯(2)。适当的条件。在测试的各种L-金刚烷基阳离子前体中,L-金刚烷基三氟甲磺酸盐(三氟甲磺酸盐)和甲磺酸盐(甲磺酸盐)给出了最佳的可比结果。对于酸催化剂,氟磺酸的效果不如三氟甲磺酸,而100%的硫酸和甲磺酸对生成2的硫酸完全无效。。建议每摩尔L-金刚烷基甲磺酸酯或三氟甲磺酸酯分别使用三氟甲磺酸和金刚烷五摩尔。该反应通过将1-金刚烷羰基阳离子加到1-金刚烷甲醛中(一种过渡中间体)而进行,然后进行Wagner-Meerwein重排。羟基酯2容易转化为3,4-高金刚烷二醇,这是3,4-双官能高金刚烷衍生物的有前途的原料。
    DOI:
    10.1016/s0040-4020(01)90004-3
  • 作为产物:
    描述:
    1-金刚烷甲酸草酰溴铁粉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1-溴金刚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刚烷的光化学羰基化;1,3,5,7-四碳甲氧基金刚烷的简单合成
    摘要:
    通过辐射1-金刚烷羧酸和草酰氯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甲醇分解,在一个锅中获得1,3,5,7-四碳甲氧基金刚烷。
    DOI:
    10.1016/0040-4039(95)00023-6
  • 作为试剂:
    描述:
    N-苄叉苯胺1-溴金刚烷[Ir(dF(CF3)ppy)2(dtbbpy)](PF6)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70 %的产率得到N,N',1,2-tetraphenylethylene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催化未活化亚胺和烯丙基溴合成高烯丙胺
    摘要:
    描述了从未活化的亚胺和烯丙基溴合成高烯丙胺的光氧化还原催化的反极性策略。该策略利用N , 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作为助剂间接实现亚胺与烯丙基溴的交叉偶联。通过光催化与卤素原子转移(XAT)相结合合成了各种位阻高烯丙胺。该方法的显着特点包括对水不敏感的反应条件、高收率(高达99%)、底物范围广(适用于N-芳基/烷基和C-芳基酮亚胺和醛亚胺,39个例子)以及对官能团的高耐受性(例如氰基、酯、酰胺和硫代酰胺)。
    DOI:
    10.1002/adsc.2023005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ically Demanding Oxidative Amidation of α-Substituted Malononitriles with Amines Using O<sub>2</sub>
    作者:Jing Li、Martin J. Lear、Yujiro Hayashi
    DOI:10.1002/anie.201603399
    日期:2016.7.25
    An efficient amidation method between readily available 1,1-dicyanoalkanes and either chiral or nonchiral amines was realized simply with molecular oxygen and a carbonate base. This oxidative protocol can be applied to both sterically and electronically challenging substrates in a highly chemoselective, practical, and rapid manner. The use of cyclopropyl and thioether substrates support the radical
    简单地使用分子氧和碳酸盐碱即可实现易于获得的1,1-二氰基烷烃与手性或非手性胺之间的高效酰胺化方法。该氧化方案可以高度化学选择性,实用和快速的方式应用于空间和电子挑战性底物。环丙基和硫醚底物的使用可支持α-过氧丙二腈物种的自由基形成,后者可以环化成二恶英,后者可以单价氧化丙二腈α-碳二酮以提供能够与胺亲核试剂反应的活化的酰基氰化物。
  • Thiourea-Mediated Halogenation of Alcohols
    作者:Amar R. Mohite、Ravindra S. Phatake、Pooja Dubey、Mohamed Agbaria、Alexander I. Shames、N. Gabriel Lemcoff、Ofer Reany
    DOI:10.1021/acs.joc.0c01431
    日期:2020.10.16
    conditions expedited by the presence of sub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thiourea additives is presented. The amount of thiourea added dictates the pathway of the reaction, which may diverge from the desired halogenation reaction toward oxidation of the alcohol, in the absence of thiourea, or toward starting material recovery when excess thiourea is used. Both bromination and chlorination were highly efficient
    提出了在亚化学计量的硫脲添加剂的存在下加速的在温和条件下醇的卤化。硫脲的添加量决定了反应的途径,该途径可能与所需的卤化反应不同,在没有硫脲的情况下朝着醇的氧化,或者在使用过量的硫脲时朝着原料的回收。溴化和氯化对于伯醇,仲醇,叔醇和苄醇都非常有效,并且可以耐受各种官能团。详细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同位素标记和其他对照实验表明,基于自由基的机理。反应是在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使用的试剂普遍存在且价格便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可以实现高度原子经济,
  • [EN] NOVEL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EAD TRANSCRIPTION FACTORS<br/>[FR] NOUVEAUX INHIBITEURS À PETITES MOLÉCULES DE FACTEURS DE TRANSCRIPTION TEAD
    申请人:MASSACHUSETTS GEN HOSPITAL
    公开号:WO2020190774A1
    公开(公告)日:2020-09-24
    The present disclosure compounds, as well as their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 compounds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the T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and ar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including, e.g.,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本公开涉及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使用方法。这些化合物抑制TEAD转录因子的活性,并可用于治疗与TEAD转录因子活性相关的疾病,例如癌症和其他疾病。
  • A general N-alkylation platform via copper metallaphotoredox and silyl radical activation of alkyl halides
    作者:Nathan W. Dow、Albert Cabré、David W.C. MacMillan
    DOI:10.1016/j.chempr.2021.05.005
    日期:2021.7
    The catalytic union of amides, sulfonamides, anilines, imines, or N-heterocycles with a broad spectrum of electronically and sterically diverse alkyl bromides has been achieved via a visible-light-induced metallaphotoredox platform. The use of a halogen abstraction-radical capture (HARC) mechanism allows for room temperature coupling of C(sp3)-bromides using simple Cu(II) salts, effectively bypassing
    通过可见光诱导的金属光氧化还原平台实现了酰胺、磺胺、苯胺、亚胺或N-杂环与广谱电子和空间多样化烷基溴的催化结合。卤素提取-自由基捕获 (HARC) 机制的使用允许使用简单的 Cu(II) 盐在室温下耦合 C( sp 3 )-溴化物,有效绕过通常与热诱导 S N 2 或 S相关的过高障碍N 1 N-烷基化。这种区域和化学选择性方案与 >10 类药物相关的N兼容- 亲核试剂,包括已建立的药剂,以及结构多样的伯、仲和叔烷基溴。此外,通过将N-亲核试剂与环丙基溴和未活化的烷基氯(与亲核取代途径不相容的底物)结合,突出了 HARC 方法与传统惰性偶联伙伴结合的能力。初步的机械实验验证了该平台的双重催化、开壳性质,这使得在传统的基于卤化物的N-烷基化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反应性成为可能。
  • Generation and Cross-Coupling of Organozinc Reagents in Flow
    作者:Ananda Herath、Valentina Molteni、Shifeng Pan、Jon Loren
    DOI:10.1021/acs.orglett.8b03156
    日期:2018.12.7
    formation of organozinc reagents and subsequent cross-coupling with aryl halides and activated carboxylic acids is reported. Formation of organozinc reagents is achieved by pumping organic halides, in the presence of ZnCl2 and LiCl, through an activated Mg-packed column under flow conditions. This method provides efficient in situ formation of aryl,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kyl organozinc reagents
    报道了一种通用的流动合成方法,用于原位形成有机锌试剂,然后与芳基卤化物和活化的羧酸进行交叉偶联。有机锌试剂的形成是通过在流动条件下将有机卤化物在ZnCl 2和LiCl的存在下泵送通过活化的Mg填充柱来实现的。该方法可有效地原位形成芳基,伯,仲和叔烷基有机锌试剂,随后将其在下游进行Negishi或脱羧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的伸缩。所描述的方法提供了使用有机锌试剂获得各种C–C键的方法,这些试剂否则在商业上是不可用的,或者在传统的间歇反应条件下难以制备。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