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临床一线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和并发癫痫样抽搐均有良好的作用。其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治疗窗窄,并与多种药物相互作用,通常需要进行治疗监测,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为50~100μg/mL。
早在1882年,法国的贝弗利-伯顿(Beverly Burton)教授就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丙戊酸。这种化合物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并且由于缺乏药理作用,在药物研究中通常作为溶剂使用。然而,一家制药企业改变了丙戊酸的命运。1962年,法国制药企业La Laboratoire Berthier与法国Grenoble大学的George Carraz教授合作进行化合物测试时,意外发现丙戊酸具有“抗癫痫的能力”。自此之后,该实验室开始生产并研究丙戊酸治疗癫痫的应用,自1967年起,丙戊酸在临床上广泛使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少的丙戊酸类药物陆续被开发出来。
临床应用 全面性癫痫丙戊酸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全面性癫痫发作,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以及特殊类型综合征(如West,Lennox-Gastaut综合征)等。
部分性癫痫此外,丙戊酸也可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特别是伴有或不伴全面性发作的局部癫痫发作。
除了抗癫痫的作用外,丙戊酸还常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这也是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不良反应 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密切相关。为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避免超过说明书推荐的最大治疗剂量。主要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多在治疗开始阶段出现,并通常在继续服药几天后消失。此外还常有震颤、困倦等神经系统反应。
长期使用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丙戊酸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体重增加和情绪障碍等。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的影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可以显著降低丙戊酸的浓度,导致血药水平大幅下降。这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需引起注意。
停药注意事项如同其他抗癫痫药物一样,突然停用丙戊酸可能会引发癫痫发作。通常情况下,在患者持续无发作2年以上时才考虑减量或停止用药,具体方案应由癫痫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
化学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无色液体,沸点221℃,相对密度1.1(24.5/4℃),折光率1.4250,闪点111℃。难溶于水。
用途:丙戊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广谱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又称抗癫灵)。它也可用作医药中间体。
丙戊酸由二丙基丙二酸通过消除脱羧反应制备。具体步骤为将二丙基丙二酸投入反应锅,加热至180℃,使反应物逐渐熔化并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随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12-114℃(0.93-1.06kPa)馏分即得产物。
安全信息丙戊酸属于易燃液体,有毒性分级为中毒级别,口服急性毒性实验数据显示大鼠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70毫克/公斤和470毫克/公斤。应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保存,并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灭火方法丙戊酸着火时使用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剂进行扑救。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甲基2-丙基戊酸酯 | methyl 2-propylvalerate | 22632-59-3 | C9H18O2 | 158.241 |
2-丙基戊酸乙酯 | ethyl 2-propylpentanoate | 17022-31-0 | C10H20O2 | 172.268 |
—— | chloromethyl 2-propylpentanoate | 84629-50-5 | C9H17ClO2 | 192.686 |
2-丙基-1-戊醇 | 2-propyl-1-pentanol | 58175-57-8 | C8H18O | 130.23 |
2-丙基戊醛 | 2-propylpentanal | 18295-59-5 | C8H16O | 128.214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甲基-2-丙基戊酸 | 2-methyl-2-propylpentanoic acid | 31113-56-1 | C9H18O2 | 158.241 |
甲基2-丙基戊酸酯 | methyl 2-propylvalerate | 22632-59-3 | C9H18O2 | 158.241 |
2-乙基-2-丙基戊酸 | 2-ethyl-2-propyl-valeric acid | 62179-62-8 | C10H20O2 | 172.268 |
2-丙基戊酸乙酯 | ethyl 2-propylpentanoate | 17022-31-0 | C10H20O2 | 172.268 |
—— | chloromethyl 2-propylpentanoate | 84629-50-5 | C9H17ClO2 | 192.686 |
2-羟基-2-丙基戊酸 | 2,2-dipropylglycolic acid | 3639-22-3 | C8H16O3 | 160.213 |
2-丙基-1-戊醇 | 2-propyl-1-pentanol | 58175-57-8 | C8H18O | 130.23 |
2-丙基戊醛 | 2-propylpentanal | 18295-59-5 | C8H16O | 128.214 |
—— | 2-hydroxyethyl 2-propylpentanoate | —— | C10H20O3 | 188.267 |
—— | 4-hydroxybutyl 2-propylpentanoate | 261529-46-8 | C12H24O3 | 216.321 |
—— | α-Propylvaleriansaeureisopropylester | 60498-67-1 | C11H22O2 | 186.294 |
—— | 3-Hydroxypropyl 2-propylpentanoate | 1201534-09-9 | C11H22O3 | 202.294 |
—— | 7-carboxy-7-propyl-1-decene | —— | C14H26O2 | 226.359 |
—— | 2-bromo-2-propyl-valeric acid | 98551-17-8 | C8H15BrO2 | 223.11 |
—— | Propyl-2-vinyl-2-pentancarbonsaeure | —— | C11H20O2 | 184.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