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芦氟沙星(Rufloxacin Hydrochloride):C₁₇H₁₈FN₃O₃S·HCl。[106017-08-7]。在乙醇-水中结晶,熔点为322~324℃。急性毒性实验中,通过口服给药,在兔子、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中的半数致死剂量(LD₅₀)分别为660 mg/kg、631 mg/kg 和501 mg/kg。
用途盐酸芦氟沙星是一种长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尤其对肠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效果。绿脓杆菌、D族链球菌及多数厌氧菌对该药耐药。它对于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很高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生产方法 方法1首先,将2,3,4-三氯硝基苯经过氟化反应生成2,4-二氟-3-氯硝基苯;然后与巯基乙醇缩合后还原、溴化并环合得到苯并噻嗪。接着,在EMME存在下与苯并噻嗪进行缩合,通过Gould-Jacobs环化反应形成喹诺酮母环,再经水解、氧化和N-甲基哌嗪缩合等步骤最终得到芦氟沙星,并与盐酸成盐可得盐酸芦氟沙星。
方法2以2,3,4,5-四氟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制备四氟苯甲酰乙酸乙酯,再通过N-甲基哌嗪缩合、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A)反应后进行置换和分子内亲核取代环化生成喹诺酮母环。最终水解成盐得到盐酸芦氟沙星。
方法32,3,4-三氟硝基苯溶于无水乙醇,0℃以下滴加三乙胺并反应至完全;减压浓缩后加水,用氯仿提取得中间体(Ⅰ),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将中间体(Ⅰ)、乙醇、氯化铵和水混合,在40℃下加入铁粉及稀盐酸反应完全,回收乙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并浓缩得到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40%氢溴酸在120℃下反应至完全,减压蒸出氢溴酸得中间体(Ⅲ),再加热,用碳酸钠调节pH值为9,在50℃下反应。回收乙醇后,用氯仿提取、浓缩得到中间体(Ⅳ)。中间体(Ⅳ)与EMMF在120℃下进行反应,加入PPA升温至160℃继续反应;冷却过滤并用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5:2)重结晶得中间体(V),收率为69%。中间体(V)与40%氟硼酸混合,在约50℃下反应后冷却,过滤,再用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5:2)进行重结晶得到中间体(VI),收率为96%。最后将中间体(VI)、N-甲基哌嗪、三乙胺及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50~60℃下反应,回收溶剂后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剩余物过滤;滤液用2mol/L盐酸调至pH=7。再次过滤得芦氟沙星,收率为76.9%,熔点为300~301℃。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rufloxacin-1-oxide | 101337-89-7 | C17H18FN3O4S | 379.412 |
—— | 10-chloro-9-fluoro-7-oxo-2,3-dihydro-7H-pyrido<1,2,3-de><1,4>benzothiazine-6-carboxylic acid | 101337-81-9 | C12H7ClFNO3S | 299.71 |
—— | 10-chloro-9-fluoro-7-oxo-2,3-dihydro-7H-pyrido<1,2,3-de><1,4>benzothiazine-6-carboxylic acid 1-oxide | 101337-84-2 | C12H7ClFNO4S | 315.709 |
—— | ethyl 10-chloro-9-fluoro-7-oxo-2,3-dihydro-7H-pyrido<1,2,3-de><1,4>benzothiazine-6-carboxylate | 101337-97-7 | C14H11ClFNO3S | 327.764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N-去甲基芦氟沙星 | 1,8-ethylthio-6-fluoro-7-piperazin-1-yl-quinoline-4(1H)-one-3-carboxylic acid | 101337-87-5 | C16H16FN3O3S | 349.386 |
—— | 9-fluoro-2,3-dihydro-10-4'-methyl-1'-piperazinyl-7-oxo-7H-pyrido<1,2,3-de>-1,4-benzothiazine | —— | C16H18FN3OS | 319.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