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酮基蒎酸 | 40724-67-2

中文名称
(S)-(+)-酮基蒎酸
中文别名
(S)-(+)-酮蒎酸;(1S,4R)-7,7-二甲基-2-氧代-二环[2.2.1]庚烷-1-甲酸;(S)-(+)-7,7-二甲基-2-氧代双环[2.2.1]庚烷-1-羧酸;(1S)-(+)-酮蒎酸;(1S)-7,7-二甲基-2-氧代二环[2.2.1]庚烷-1-甲酸;(1S)-(+)-酮基蒎酸
英文名称
(1S)-(+)-ketopinic acid
英文别名
(+)-ketopinic acid;(S)-(+)-ketopinic acid;7,7-dimethyl-2-oxobicyclo[2.2.1]heptane-1-carboxylic acid;(1S,4R)-(+)-ketopinic acid;(1S,4R)-7,7-dimethyl-2-oxobicyclo[2.2.1]heptane-1-carboxylic acid
(S)-(+)-酮基蒎酸化学式
CAS
40724-67-2
化学式
C10H14O3
mdl
——
分子量
182.219
InChiKey
WDODWBQJVMBHCO-LDWIPMO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7-239 °C(lit.)
  • 比旋光度:
    58 º (C=1 IN CHLOROFORM)
  • 沸点:
    313.3±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38±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常规情况下不会分解,没有危险反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SDS

SDS:089e2da8fed326729ec5c9f1f7a8992e
查看
(S)-(+)-酮基蒎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S)-(+)-Ketopinic Acid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S)-(+)-酮基蒎酸
百分比: >98.0%(GC)(T)
CAS编码: 40724-67-2
分子式: C10H14O3
(S)-(+)-酮基蒎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S)-(+)-酮基蒎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9. 理化特性
熔点:
235°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S)-(+)-酮基蒎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S)-(+)-酮基蒎酸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反应物,可用于制备烯基腈类亲电试剂,并进一步应用于共价蛋白质标记。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酮基蒎酸吡啶氯化亚砜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96%的产率得到ketopinic acid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非外消旋N-氨基环状氨基甲酸酯Hy的形成,烷基化和水解:酮的对映选择性α-烷基化方法
    摘要:
    酮的α-烷基化是基本的合成转化。鉴于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和相关化合物以α-官能化的酮或其衍生物形式存在,因此开发该反应的不对称变体非常重要。我们以前曾报道过使用N-氨基环状氨基甲酸酯(ACC)助剂开发新的对映选择性酮α-烷基化程序的初步研究。与其他基于辅助方法的方法相比,ACC烷基化具有许多优势,并且具有高对映选择性和高收率。在此,我们全面介绍了对映选择性ACC酮α-烷基化方法的研究。
    DOI:
    10.1021/acs.joc.8b00655
  • 作为产物:
    描述:
    D(+)-10-樟脑磺酸氯化亚砜potassium permanganatepotassium carbonatepotassium sulfite硫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9.5h, 以90%的产率得到(S)-(+)-酮基蒎酸
    参考文献:
    名称:
    由 (+)-ketopinic 酸合成的新型 O-酰化偕胺肟和取代的 1,2,4-恶二唑对系统发育不同的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有效的病毒抑制活性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杂环的第 5 位含有双环取代基的新型取代 1,2,4-恶二唑和 O-酰化偕胺肟作为其合成前体的合成和抗病毒活性评估。从(+)-樟脑衍生物(+)-酮辛酸中获得了新的化合物。化学文库进行了体外测试对 MDCK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和对 H1N1 和 H7N9 亚型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合成的化合物对 H1N1 流感病毒表现出高病毒抑制活性。一些合成的化合物对不同抗原亚型的流感病毒也有活性:H7N9。这些化合物的病毒抑制活性机制是基于它们干扰病毒血凝素(HA)的融合活性。已证明对 HA 的受体结合活性没有干扰。根据分子对接结果,O-酰化偕胺肟和1,2,4-恶二唑的选择性抗病毒活性与其结构特征有关。O-酰化偕胺肟可能与位于融合肽位点的结合位点更互补,并且 1,2, 4-恶二唑与位于蛋白水解位点的位点更互补。不同类型 HA 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显着差异使我们能够解释所研究化合物的选择性抗病毒活性。
    DOI:
    10.1016/j.bmcl.2021.128465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Asymmetric supported reactions: Synthesis of chiral amines
    摘要:
    Deracemization of amines, linked via Schiff bases to a chiral polyacrylic polymer has been studied. An enantiomeric excess of 72% has been obtained with alpha-methyl benzylamine.
    DOI:
    10.1016/s0957-4166(00)8623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induced Decarboxylative Heck-Type Coupling of Unactivated Aliphatic Acids and Terminal Alkenes in the Absence of Sacrificial Hydrogen Acceptors
    作者:Hui Cao、Heming Jiang、Hongyu Feng、Jeric Mun Chung Kwan、Xiaogang Liu、Jie Wu
    DOI:10.1021/jacs.8b11218
    日期:2018.11.28
    boronates are among the most versatile building blocks that can be found in every sector of chemical science. We herein report a noble-metal-free method of accessing such olefins through a photo-induced decarboxylative Heck-type coupling using alkyl carboxylic acids, one of the most ubiquitous building blocks, as the feedstocks.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achieved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oxidants through
    1,2-二取代的烯烃,如乙烯基芳烃、乙烯基硅烷和乙烯基硼酸酯,是化学科学各个领域中最通用的结构单元。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无贵金属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烷基羧酸(最普遍的结构单元之一)作为原料,通过光诱导脱羧 Heck 型偶联获得此类烯烃。这种转变是在没有外部氧化剂的情况下通过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和钴肟催化剂的协同组合实现的,H2 和 CO2 作为唯一的副产物。控制实验和 DFT 计算都支持基于自由基的机制,最终导致开发出脂肪族羧酸、丙烯酸酯和乙烯基芳烃的选择性三组分偶联。
  •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ldehydes in the presence of chiral hydrazone and imine ligands
    作者:Takashi Mino、Atsushi Suzuki、Masakazu Yamashita、Shusaku Narita、Yoshiaki Shirae、Masami Sakamoto、Tsutomu Fujita
    DOI:10.1016/j.jorganchem.2006.07.006
    日期:2006.10
    Optically active hydrazone and imine were found to act as effective ligands for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aldehydes. This reaction provided optically active secondary alcohols with ee up to 71%.
    发现光学活性和亚胺可作为二乙基锌对醛对映选择性加成的有效配体。该反应提供了具有高达71%ee的旋光仲醇。
  • Decarboxylative Alkyl Coupling Promoted by NADH and Blue Light
    作者:Rajdip Chowdhury、Zhunzhun Yu、My Linh Tong、Stefanie V. Kohlhepp、Xiang Yin、Abraham Mendoza
    DOI:10.1021/jacs.0c09678
    日期:2020.11.25
    Photoexcited dihydronicotinamides like NADH and analogues have been found to generate alkyl radicals upon reductive decarboxylation of redox-active esters without auxiliary photocatalysts. This principle allowed aliphatic photocoupling between redox-active carboxylate derivatives and electron-poor olefins, displaying surprising water and air-tolerance and unusually high coupling rates in dilute conditions
    已经发现光激发的二氢烟酰胺(如 NADH 和类似物)在没有辅助光催化剂的情况下,在氧化还原活性酯的还原脱羧时产生烷基自由基。这一原理允许氧化还原活性羧酸盐衍生物和缺电子烯烃之间的脂肪族光耦合,显示出令人惊讶的防水和空气耐受性以及在稀释条件下异常高的耦合率。展示了在其他羧酸存在下反应的正交性及其在 DNA 功能化中的效用,特别是将可见光与 NADH(生命普遍存在的还原剂)结合使用。
  •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organozinc reagents to carbonyl compounds catalyzed by a camphor derived chiral γ-amino thiol ligand
    作者:Hsyueh-Liang Wu、Ping-Yu Wu、Ying-Ni Cheng、Biing-Jiun Uang
    DOI:10.1016/j.tet.2015.07.038
    日期:2016.5
    synthesis of the chiral camphor derived γ-amino thiol ligand 17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carbon-carbon forming reactions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organozinc reagents to carbonyl compounds is describ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enantioselectivity of ligand 17 is demonstrated in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various organozinc reagents to aldehydes and ketoesters, offering the corresponding
    在本文中,描述了手性樟脑衍生的γ-氨基硫醇配体17的设计和合成,以及通过向羰基化合物中添加有机锌试剂在催化对映选择性碳-碳形成反应中的应用。配体17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通过将各种有机锌试剂对映选择性加成到醛和酮酯中得到证明,从而以高收率和对映选择性提供相应的醇。还讨论了巯基在有机锌与醛的高度对映选择性1,2加成反应中的作用。
  • Direct Hydrodecarboxyl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Metal- and Light-Free
    作者:Euan B. McLean、David T. Mooney、David J. Burns、Ai-Lan Lee
    DOI:10.1021/acs.orglett.1c04079
    日期:2022.1.21
    A mild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direct hydrodecarboxyl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does not require metals, light, or catalysts, rendering the protocol operationally simple, easy to scale, and more sustainable. Crucially, no additional H atom source is required in most cases, while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re observed.
    已经开发了一种用于脂肪族羧酸直接加氢脱羧的温和且廉价的方法。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光或催化剂,使该协议操作简单、易于扩展且更具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额外的 H 原子源,同时观察到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