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环氧基-5-己烯 | 10353-53-4

中文名称
1,2-环氧基-5-己烯
中文别名
1,2-环氧-5-己烯
英文名称
1,2-epoxy-5-hexene
英文别名
2-(but-3-en-1-yl)oxirane;1,2-epoxyhex-5-ene;5,6-epoxy-1-hexene;(±)-1,2-epoxy-5-hexene;2-but-3-enyloxirane
1,2-环氧基-5-己烯化学式
CAS
10353-53-4
化学式
C6H10O
mdl
MFCD00010051
分子量
98.1448
InChiKey
MUUOUUYKIVSIA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9-121 °C (lit.)
  • 密度:
    0.87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5 °C
  • 溶解度:
    溶于甲醇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66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1
  • 危险品标志:
    F,T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S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R45,R1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09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992
  • RTECS号:
    MP678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1
  • 危险标志:
    GHS02,GHS06,GHS08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1,H340,H350,H37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01,P210,P301 + P310,P308 + P313
  • 储存条件:
    请将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1985f2c1ea10fea683225d25b697ebee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2-环氧基-5-己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3)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类别 1B)
致癌性 (类别 1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2)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6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H340 可能造成遗传性缺陷。
H350 可能致癌。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01 在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请勿搬动。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气/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 P330 如果吞咽: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漱口。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70 + P378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储存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只限于专业使用者。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6H10O
分子式
: 98.1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5,6-Epoxyhex-1-en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353-53-4 <= 100 %
No.) 233-771-9
EC-编号
Benzen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1-43-2 >= 3 - < 5 %
No.) 200-753-7
EC-编号 601-020-00-8
索引编号 01-2119447106-44-XXXX
注册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消除所有火源。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控制参数 依据
记号(CAS
No.)
Benzene 71-43-2 PC- 6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G1 - 确认人类致癌物

PC- 1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G1 - 确认人类致癌物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119 - 121 °C - lit.
g) 闪点
16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87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酸和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1 - 第1组:对人类致癌 (Benzen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害。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71 国际海运危规: 3271 国际空运危规: 3271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THERS, N.O.S.
国际海运危规: ETHERS, N.O.S.
国际空运危规: Ethers, n.o.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2-对称的对映体纯净的双(α,β-丁烯内酯)对映体作为不对称合成的模板。在合成(+)-大戟醇中的应用。
    摘要:
    从D-甘露醇开始,我们准备了几个C(2)对称的乙醚双(α,β-丁烯内酯)对称并研究了它们与乙烯的[2 + 2]光环加成反应。中央二醇单元的保护基对环加成的面部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氧基)衍生物表现出最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基态底物的理论构象分析与实验观察到的非对面选择性非常吻合。该双(光环加合物)已被转化为对映纯环丁烷,该对映体是由乙烯与γ-羟甲基-α,β-丁烯内酯的光反应正式形成的,其中先前仅发现了中等的面部选择性。作为这些研究的应用,
    DOI:
    10.1021/jo026705w
  • 作为产物:
    描述:
    1,5-已二烯aluminum oxide 、 cesium chloride 、 氧气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1,2-环氧基-5-己烯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丁二烯存在下含烯丙基取代基的共轭烯烃的选择性环氧化和丙烯的环氧化
    摘要:
    异戊二烯的环氧化(2-甲基-1,3-丁二烯)和戊间二烯(1,3-戊二烯),含有烯丙基甲基二者共轭烯烃,已使用常规的,氯化铯促进的,银/进行α -Al 2 ö 3种催化剂。由于存在共轭烯烃结构,对烯丙基烯烃环氧化物异构体的选择性超过20%,并且比预期的要高得多。在相同条件下,相同催化剂上丙烯的环氧化仅为2.5%。丙烯在丁二烯存在下的环氧化也可产生高得多的选择性的PO。仅有1%C 4 H 6的存在在反应进料流中,以C 3 H 6转化的总活性为代价,将对PO的选择性从2.5%增加到超过40%。在C 4 H 6存在下,对PO的选择性上限似乎约为50%,这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上限。单独的C 4 H 6在类似的Ag催化剂上的环氧化表明,进料流中过量的C 4 H 6的存在严重限制了EpB与CO 2 / H 2 O的连续反应。此外,对EpB的选择性与C 4 H的量成正比在反应进料流中6。仅当反应进料流中有足够的C
    DOI:
    10.1016/j.jcat.2004.04.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QUINAZOLINE-2,4-DIONE DERIVATIVES
    申请人:Hubschwerlen Christian
    公开号:US20140171425A1
    公开(公告)日:2014-06-19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tibacterial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herein R 1 is H, halogen, (C 1 -C 3 )alkyl or (C 1 -C 3 )alkoxy; R 2 is H, halogen, (C 1 -C 3 )alkyl, (C 1 -C 3 )alkoxy or pyrrolidin-1-yl; R 3 is H, halogen, (C 1 -C 3 )alkyl, (C 1 -C 3 )alkoxy, vinyl or 2-methoxycarbonyvinyl or R 2 and R 3 together with the two carbon atoms which bear them form a phenyl ring; R 4 is H, halogen, (C 1 -C 3 )alkyl or (C 1 -C 3 )alkoxy; and R 5 is H, (C 1 -C 3 )alkyl or cyclopropyl, or R 4 and R 5 form together a —CH 2 CH 2 CH 2 — group; A is the divalent group —CH 2 —, —CH 2 CH 2 —, #—CH(OH)CH 2 —*, #—CH 2 N(R 6 )—* and —CH 2 NHCH 2 —, wherein # indicates the point of attachment to the optionally substituted (quinazoline-2,4-dione-3-yl)methyl residue and * represents the point of attachment to the substituted (oxazolidinon-4-yl)methyl residue; R 6 is H or acetyl; Y is CH or N; and Q is O or S; and salts of such compounds.
    该发明涉及式(I)的抗菌化合物,其中R1为H、卤素、(C1-C3)烷基或(C1-C3)氧烷;R2为H、卤素、(C1-C3)烷基、(C1-C3)氧烷或吡咯烷-1-基;R3为H、卤素、(C1-C3)烷基、(C1-C3)氧烷、乙烯基或2-甲氧羰基乙烯基,或R2和R3与携带它们的两个碳原子一起形成苯环;R4为H、卤素、(C1-C3)烷基或(C1-C3)氧烷;R5为H、(C1-C3)烷基或环丙基,或R4和R5一起形成一个—CH2CH2CH2—基团;A为二价基团—CH2—、—CH2CH2—、#—CH(OH)CH2—*、#—CH2N(R6)—*和—CH2NHCH2—,其中#表示可选择取代的(喹唑啉-2,4-二酮-3-基)甲基残基的连接点,*表示取代的(噁唑烷酮-4-基)甲基残基的连接点;R6为H或乙酰基;Y为CH或N;Q为O或S;以及这类化合物的盐。
  • Asymmetric hydrolytic kinetic resolution with recyclable polymeric Co(<scp>iii</scp>)–salen complexes: a practical strategy in the preparation of (S)-metoprolol, (S)-toliprolol and (S)-alprenolol: computational rationale for enantioselectivity
    作者:Tamal Roy、Sunirmal Barik、Manish Kumar、Rukhsana I. Kureshy、Bishwajit Ganguly、Noor-ul H. Khan、Sayed H. R. Abdi、Hari C. Bajaj
    DOI:10.1039/c4cy00594e
    日期:——
    epoxide (up to 46% compared to 50% theoretical yield) along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9%) were obtained in most cases using catalyst 1. Further studies showed that catalyst 1 could retain its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ix cycles under the present reaction condition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in activity or enantioselectivity. To show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the above synthesized catalyst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许多非手性和手性连接基的手性聚合Co(III)-salen配合物,并在末端环氧化物的不对称水解动力学拆分中评估了它们的催化性能。明智地研究了该连接基的作用,发现在手性BINOL型聚合物Salen配合物1的情况下,未反应的环氧化物的催化剂反应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增加,特别是在短和短的情况下。长链脂族环氧化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催化剂1可获得良好的分离度,即未反应的环氧化物的收率高(高达50%的理论收率的46%),以及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9%)。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催化剂在当前的反应条件下,图1所示的催化剂可以保持其催化活性六个循环而没有任何活性或对映选择性的明显损失。为了显示上述合成催化剂的实际适用性,我们使用配合物1以中等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些有效的手性β-阻滞剂。DFT(M06-L / 6-31 + G ** // ONIOM(B3LYP / 6-31G *:STO-3
  • Cu-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arboamination of Alkenes
    作者:Samuel N. Gockel、Travis L. Buchanan、Kami L. Hull
    DOI:10.1021/jacs.7b10529
    日期:2018.1.10
    with 42 examples. Electron rich, electron poor, and internal styrenes, as well as α-olefins, are functionalized with α-halocarbonyls and aryl or aliphatic amines.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e reaction is proceeding through addition of a carbon-centered radical across an olefin followed by oxidation to form a 5-membered oxocarbenium intermediate and subsequent nucleophilic ring opening to forge
    介绍了铜催化烯烃与 α-卤代羰基和胺的分子间碳胺化反应,并提供了 42 个实例。富电子苯乙烯、贫电子苯乙烯和内苯乙烯以及α-烯烃均用α-卤代羰基和芳基或脂肪族胺进行官能化。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是通过在烯烃上添加碳中心自由基,然后氧化形成 5 元氧碳鎓中间体,然后亲核开环形成 CN 键来进行的。
  • Correction to “Cu-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arboamination of Alkenes”
    作者:Samuel N. Gockel、Travis L. Buchanan、Kami L. Hull
    DOI:10.1021/jacs.1c03077
    日期:2021.4.21
    Information document that reflects these corrections is also available. 1 (2.0 equiv), alkene (1.0 equiv), amine (1.0 equiv), K3PO4 (1.1 equiv), Cu(OTf)2 (5 mol %), bpy (5 mol %), DCE (0.50 M), 80 °C. With 3.0 equiv alkene. See Table 1 for conditions. TPEN as ligand. PMDTA as ligand. DPEPA as ligand. PEPA as ligand. With 1.0 equiv bromide and 5.0 equiv alkene. 2.5:1 d.r. BPY as ligand. 2:1 d.r. 10:1
    第59和60页。我们在出版物的化合物分析中发现了一个错误,该出版物详细介绍了烯烃的三组分碳氨基化作用。第59页的结构2d,2o,2p和2x以及第60页的2ab–2aj,2an和2ao的特征被误认为是所示的γ-内酰胺。这些结构实际上是相应的亚氨基内酯。下面提供了修订的表1-3和等式4,包括2an和2ao的更新的立体化学分配。还提供了反映这些更正的修订版《支持信息》文档。 1(2.0当量),烯烃(1.0当量),胺(1.0当量),K 3 PO 4(1.1当量),Cu(OTf)2(5 mol%),bpy(5 mol%),DCE(0.50 M) ,80°C。与3.0当量的烯烃。条件请参见表1。TPEN作为配体。PMDTA作为配体。DPEPA作为配体。PEPA作为配体。具有1.0当量的溴化物和5.0当量的烯烃。2.5:1 BPY博士作为配体。2:1博士10:1博士关于配体结构,请参见SI。有关实验的详
  • Bifunctional One-Component Catalysts for the Addi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Epoxides
    作者:Hendrik Büttner、Kornelia Lau、Anke Spannenberg、Thomas Werner
    DOI:10.1002/cctc.201402816
    日期:2015.2
    Several bifunctional ammonium salts were synthesized and employed as one‐component catalyst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2 and epoxides to produce cyclic carbonates. These catalysts show superior activities compared to their monofunctional analogs. A turnover number of up to 693 and a turnover frequency of up 392 h−1 could be achieved for the best catalyst. Moreover, the effect of various solvents has
    合成了几种双功能铵盐,并将其用作单组分催化剂,用于将CO 2和环氧化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与它们的单官能类似物相比,这些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周转次数最多为693,周转频率最多为392 h -1可以达到最佳催化剂的效果。此外,已经研究了各种溶剂的作用。所有使用的溶剂和形成的产物对底物转化率都有负面影响。对于两种常规反应方案,分别在45和90°C下仔细研究了反应的范围和限制。在超过20个示例中,过滤后的分离产率为90%。此外,我们提出了环己烯基天然存在的环状碳酸酯的首次有机催化合成,其分子结构由XRD确定。此外,我们证明了该反应甚至可以在数克范围内进行,并且可以通过原位FTIR光谱进行监测。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S)-4-氯-1,2-环氧丁烷 顺式-环氧琥珀酸氢钾 顺式-1-环己基-2-乙烯基环氧乙烷 顺-(2S,3S)甲基环氧肉桂酸酯 雌舞毒蛾引诱剂 阿洛司他丁 辛基缩水甘油醚 表氰醇 螺[环氧乙烷-2,2-三环[3.3.1.1~3,7~]癸烷] 蛇根混合碱 苯氧化物 聚碳酸丙烯酯 聚依他丁 羟基乙醛 缩水甘油基异丁基醚 缩水甘油基十六烷基醚 缩水甘油 硬脂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盐酸司维拉姆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双酚和2-甲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二[苯酚]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醇环氧乙烷与壬基酚的聚合物 甲胺聚合物与(氯甲基)环氧乙烷 甲硫代环氧丙烷 甲基环氧氯丙烷 甲基环氧巴豆酸酯 甲基环氧乙烷与环氧乙烷和十六烷基或十八烷基醚的聚合物 甲基环氧乙烷与[(2-丙烯基氧基)甲基]环氧乙烷聚合物 甲基环氧丙醇 甲基环氧丙烷 甲基N-丁-3-烯酰甘氨酸酸酯 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1-羧酸酯 甲基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1-氧杂螺[2.5]辛烷-2-羧酸酯 甲基(2S,3R)-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S)-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R)-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环氧溴丙烷 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4-(1,1-二甲乙基)苯酚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d5 环氧氯丙烷-D1 环氧氯丙烷-3,3’-亚氨基二丙胺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2-13C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氟丙烷 环氧柏木烷 环氧愈创木烯 环氧十二烷 环氧化蛇麻烯 II 环氧乙烷羧酸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