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羟基-乙醛-1-13C | 71122-42-4

中文名称
2-羟基-乙醛-1-13C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3C]-glycolaldehyde
英文别名
<1-13C>glycolaldehyde;[1-13C]Glycolaldehyde;2-hydroxyacetaldehyde
2-羟基-乙醛-1-13C化学式
CAS
71122-42-4
化学式
C2H4O2
mdl
——
分子量
61.0416
InChiKey
WGCNASOHLSPBMP-OUBTZVS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水中的溶解度为)、甲醇(微量)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SDS

SDS:d5a6b4e15be86997c4dfa39845b24c1f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羟基-乙醛-1-13C乙氧甲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ethyl [3-13C]-4-hydroxycrot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非常规自由基 S-腺苷甲硫氨酸酶形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
    摘要:
    Pyrococcus horikoshii Dph2 (PhDph2) 是一种不寻常的自由基 S-腺苷甲硫氨酸 (SAM) 酶,参与二苯甲胺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它通过裂解 SAM 来催化反应,生成 3-氨基-3-羧丙基 (ACP) 自由基。为了探究反应机理,我们合成了一种 SAM 类似物(SAMCA),其中 SAM 的 ACP 基团被 3-羧基烯丙基基团取代。SAMCA 被PhDph2 裂解,产生顺磁性(S = 1/2)物质,该物质归属于反应产物α-亚磺酰基-3-丁烯酸和[4Fe-4S]簇之间形成的复合物。使用 (13)C 和 (2)H 同位素标记的 SAMCA 进行电子核双共振 (ENDOR) 测量支持 α-亚磺酰基-3-丁烯酸的 C=C 双键和 [ 4Fe-4S] 簇。
    DOI:
    10.1021/jacs.6b04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聚合甲醛POTASSIUM CYANIDE-13C 在 Pd-BaSO4氢气 作用下, 以90%的产率得到2-羟基-乙醛-1-13C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sugars by aldolase-catalyzed condensation reactions
    摘要:
    DOI:
    10.1021/jo00167a0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zoles as Auxiliaries and Intermediates in Prebiotic Nucleoside Synthesis
    作者:Dougal J. Ritson、Mikolaj W. Poplawski、Andrew D. Bond、John D. Sutherland
    DOI:10.1021/jacs.2c07774
    日期:2022.10.26
    ribo-aminooxazoline in formamide to give ribo-anhydrocytidine ─ an intermediate in the divergent synthesis of purine and pyrimidine nucleotides. We also report a prebiotically plausible synthesis of 2-aminothiazole and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its formation. The utilization of each of these azoles enhances the prebiotic synthesis of ribonucleotides, while their syntheses comport with the cyanosulfidic scenario we
    4,5-二氰基咪唑2-氨基噻唑是以前与益生元核苷酸合成有关的唑类。前一种化合物是腺嘌呤合成的副产物,而后一种化合物已被证明能够通过结晶分离 C 2和 C 3糖作为它们的缩醛胺。我们现在报告说,难以捉摸的中间体乙炔可以被 4,5-二氰基咪唑捕获并积累为结晶化合物N-乙烯基-4,5-二氰基咪唑,从而解决大气中形成的乙炔的浓度问题。重要的是,该中间体是一种有效的乙炔替代物,在甲酰胺中与核糖恶唑啉反应生成核糖-脱胞苷嘌呤嘧啶核苷酸不同合成的中间体。我们还报告了 2-氨基噻唑的益生元合成,并研究了其形成机制。这些唑类中的每一种的利用都增强了核糖核苷酸的益生元合成,而它们的合成与我们之前描述的硫化物情景相一致。
  • Unveiling the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cleavage of C-C bonds in sugar reactions on tungsten trioxide–based catalysts
    作者:Yue Liu、Wei Zhang、Cong Hao、Shuai Wang、Haichao Liu
    DOI:10.1073/pnas.2206399119
    日期:2022.8.23
    resource-based processes. Tungsten-based catalysts (e.g., WO3) are efficient for selectively cleaving C-C bonds of sugars to C2,3 oxygenate intermediates (e.g., glycolaldehyde) that can serve as platform molecules with high viability and versatility in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chemicals. Such C-C bond cleavage follows a mechanism distinct from the classical retro-aldol condensation. Kinetic, isotope 13C-labeling
    将天然存在的糖(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为当前基于化石资源的工艺提供了可持续且碳中性的替代方案。基催化剂(例如WO3)可有效选择性地将糖的CC键裂解为C2,3含氧化合物中间体(例如乙醇醛),该中间体可作为平台分子,在各种化学品的合成中具有高活力和多功能性。这种CC键断裂遵循与经典逆醛醇缩合不同的机制。动力学、同位素 13C 标记、光谱研究和理论计算表明,该反应通过作为 WO3 关键中间体的表面三齿复合物进行,该复合物是通过螯合糖的 α- 和 β- 羟基与羰基形成的,两个相邻的原子 (WOW) 有助于 β-CC 键断裂。这种机制提供了对糖化学的深入了解,并能够合理设计催化位点和反应途径,以实现糖基原料的有效利用。
  • Carbon-13 NMR studies of [1-13C]aldoses: empirical rules correlating pyranose ring configuration and conformation with carbon-13 chemical shifts and carbon-13/carbon-13 spin couplings
    作者:Melinda J. King-Morris、Anthony S. Serianni
    DOI:10.1021/ja00246a001
    日期:1987.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