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CK是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在人肠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的药理活性主要是通过其代谢组分CK介导的,并且CK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糖尿病、保肝、神经保护和心血管保护等。
用途据报道,人参皂苷C-K具有抗皱作用。此外,它还增强了HCT116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凋亡。
生物活性Ginsenoside C-K是一种Ginsenoside Rb1的细菌代谢物。Ginsenoside C-K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发挥抗炎作用,在人肝微粒体中,Ginsenoside C-K抑制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和2A6(CYP2A6)活性,IC50分别为32.0±3.6 μM和63.6±4.2 μM。
靶点Ginsenoside C-K,一种从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物肠道代谢而来的主要成分,通过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中,Ginsenoside C-K下调IRAK-1、MAPKs、IKK-α和NF-κB的活性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此外,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Ginsenoside C-K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减少iNOS和COX-2的表达。在用酵母多糖处理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和RAW264.7细胞中,Ginsenoside C-K通过负调控促炎细胞因子分泌、MAPKs激活和ROS生成来抑制炎症反应。此外,在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中也观察到了Ginsenoside C-K的抗炎活性。Ginsenoside C-K通过控制ROS生成及NF-κB、AP-1信号通路来发挥其药理作用,从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小鼠的体重下降,并显著降低关节肿胀和炎症评分。
体内研究在使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中,Ginsenoside C-K显著降低了关节炎评分。具体表现为,在第3天注射乳化物后,其体重增长缓慢且明显低于正常DBA/1小鼠;注射Ginsenoside C-K (28, 56, 和112 mg/kg)的小鼠在第32天恢复体重;与CIA组相比,Ginsenoside C-K (56和112 mg/kg) 和甲氨蝶呤(MTX)(2 mg/kg) 组小鼠的体重从第50天开始显著增加。
化学性质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来源于人参根茎及绞股蓝。
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保肝和抗过敏,调节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