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oxy-9(10H)-acridinone | 49742-7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oxy-9(10H)-acridinone
英文别名
2-methoxyacridin-9(10H)-one;2-methoxyacridone;2-methoxy-10H-acridin-9-one;2-methoxy-9-acridon;2-Methoxyacridon;2-methoxy-9,10-dihydroacridin-9-one;2-Methoxy-9(10H)-acridone
2-methoxy-9(10H)-acridinone化学式
CAS
49742-72-5
化学式
C14H11NO2
mdl
——
分子量
225.247
InChiKey
HEGMPAQEVYHHH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78 °C
  • 沸点:
    406.7±34.0 °C(Predicted)
  • 密度:
    1.23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8.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e9de4578bbf1cff941d79f6f3d3cfa1e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Methoxy-9(10H)-acrido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申明
H302吞咽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措施
P301 + P312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P330漱口。
处理
P501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4H11NO2
分子式
: 225.25 g/mol
分子量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2-Methoxy-9(10H)-acridone
-
CAS 号49742-72-5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oxy-9(10H)-acridinonedimethyl sulfide boran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2-methoxy-N-methylacridan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Ç ?H键功能化和TMSCHN2的扩环:铜(I)催化的方法对二苯并x庚因和二苯并a庚因
    摘要:
    三环二苯并x庚因和二苯并ze庚因是制药工业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治疗剂。但是,它们的合成通常很繁琐,需要几个步骤,包括在恶劣条件下进行Wagner-Meerwein型重排。在此,我们呈现第一铜(I) -催化氧化Ç  H键官能化和扩环与TMSCHN 2以容易和简单的方法,以产生这些重要的衍生物。
    DOI:
    10.1002/anie.2014117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苯甲酸 磷酸 、 phosphorus pentoxid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异戊醇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2-methoxy-9(10H)-acrid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rid啶酮衍生物:设计,合成和抑制乳腺癌抗性蛋白ABCG2。
    摘要:
    乳腺癌抗性蛋白(BCRP,ABCG2)是与MDR表型有关的最新发现的ABC蛋白之一,而对于它的抑制剂却鲜为人知。在继续我们旨在发现有效的多药耐药性调节剂的计划时,我们构思并合成了新的cri啶酮作为ABCG2抑制剂。靶分子的设计是基于较早的有关黄酮和色酮衍生物对ABCG2抑制作用的结果。将人类野生型(R482)ABCG2转染的细胞用于合理筛选抑制性cri烯。描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对ABCG2的抑制活性以及构效关系。正如其抑制米托蒽醌外排的能力所示,其中一种a啶酮甚至比参考抑制剂GF120918更有效。
    DOI:
    10.1016/j.bmc.2007.02.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cridone analogues as novel STING receptor agonists
    作者:Shi Hou、Xiu-juan Lan、Wei Li、Xin-lin Yan、Jia-jia Chang、Xiao-hong Yang、Wei Sun、Jun-hai Xiao、Song Li
    DOI:10.1016/j.bioorg.2019.103556
    日期:2020.1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in immunology research and a target in drug discovery. The discovery of a potent human-STING agonist is expected to revolutionize current anti-virus or cancer immunotherapy. 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urine STING-specific agonists (DMXAA and CMA), we rationally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ur series of novel compounds for
    STING(干扰素基因的刺激物)已成为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和药物发现的目标。有望发现有效的人类STING激动剂,将彻底改变当前的抗病毒或癌症免疫疗法。受鼠STING特异性激动剂(DMXAA和CMA)的结构和功能的启发,我们合理设计和合成了四组新化合物以增强人类敏感性。在基于细胞的分析中,我们从所有合成的小分子中鉴定出六种化合物:2g,9g和12b是STING激动剂,在整个物种中均有效,并且都具有a啶酮的骨架。1b,1c和12c仅在鼠STING途径中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12b在六种激动剂中表现出最好的活性,其对人和鼠STING依赖性信号转导的诱导作用均与众所周知的STING诱导剂2'3'-cGAMP相似。蛋白质分析表明2 g,9 g和12b可通过直接结合人STING激活该途径,而12b也显示出最强的结合亲和力。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与2'3'-cGAMP相比,在天然系统中12b可以诱导更快,更
  • Access to acridones by tandem copper(<scp>i</scp>)-catalyzed electrophilic amination/Ag(<scp>i</scp>)-mediated oxidative annulation of anthranil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作者:Chun-Yong Jiang、Hui Xie、Zhuo-Jun Huang、Jing-Yi Liang、Yan-Xia Huang、Qiu-Ping Liang、Jun-Yi Zeng、Binhua Zhou、Shang-Shi Zhang、Bing Shu
    DOI:10.1039/d1ob01586a
    日期:——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medicinally important acridones was developed from anthranils an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rylboronic acids by a tandem copper(I)-catalyzed electrophilic amination/Ag(I)-mediated oxidative annulation strategy. This new and straightforward protocol displayed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25 examples) and high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What's more
    通过串联铜()催化的亲电胺化/银()介导的氧化环化策略,从邻氨基苯甲醚和市售芳基硼酸开发了一种有效且实用的合成药用重要吖啶酮的方法。这种新的、简单的方案显示了广泛的底物范围(25 个示例)和高官能团耐受性。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制建议。
  • Acid-catalyzed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acridans with silyl diazoenolates and a Rh-catalyzed rearrangement: two-step synthesis of γ-(9-acridanylidene)-β-keto esters
    作者:Weiyu Li、Hao Xu、Lei Zhou
    DOI:10.1039/d1ob00691f
    日期:——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acridans and silyl diazoenolates and a Rh2(OAc)4-catalyzed rearrangement of the resultant diazo products are described. The reactions provide various γ-(9-acridanylidene)-β-keto esters in good yields, which bear an active α-methylene unit for further functionalization.
    描述了吖啶类和甲硅烷基重氮烯醇化物的 MsOH 催化的氧化交叉偶联和所得重氮产物的 Rh 2 (OAc) 4催化的重排。该反应以良好的收率提供了各种 γ-(9-acridanylidene)-β-酮酯,它们带有一个活性 α-亚甲基单元用于进一步的官能化。
  • Design, synthesis, in vitro cytotoxic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apoptosis-induction study of new 9(10H)-acridinone-1,2,3-triazoles
    作者:Maryam Mohammadi-Khanaposhtani、Maliheh Safavi、Reyhaneh Sabourian、Mohammad Mahdavi、Mahboobeh Pordeli、Mina Saeedi、Sussan Kabudanian Ardestani、Alireza Foroumadi、Abbas Shafiee、Tahmineh Akbarzadeh
    DOI:10.1007/s11030-015-9616-0
    日期:2015.11
    A new series of 9(10H)-acridinone-1,2,3-triazole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The acridone skeleton was prepared through the Ullman condensation of 2-bromobenzoic acid and anilines. Subsequently, it was functionalized with propargyl bromide. Then, a click reaction of the latter compound and in situ prepared 1-(azidomethyl)-4-methoxybenzene derivative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ired triazole products. Finally, all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capability to cause cytotoxicity against MCF-7, T-47D, and MDA-MB-231 cell lines. Among them, 2-methoxy-10-((1-(4-methoxybenzyl)-1H-1,2,3-triazol-4-yl)methyl)acridin-9(10H)-one 8c exhibited the most potency $$(\hbox IC}_50}\,=}\,11.0\,\pm }\, 4.8\, \upmu \hbox M})$$ against MCF-7 cells, being more potent than etoposide $$(\hbox IC}_50}\,=}\, 12.4\,\pm }\, 4.7 \upmu \hbox M})$$ . Also, apoptosis induced by compound 8c was confirmed via 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and 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 (PI) double staining.
    设计、合成并评价了一系列新的9(10H)-吖啶酮-1,2,3-三氮唑衍生物对人类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通过 Ullman 缩合反应,由2-溴苯甲酸和对胺制备吖啶酮骨架,随后用炔丙基溴进行功能化。然后,后者化合物与原位制备的1-(叠氮甲基)-4-甲氧基苯衍生物进行点击反应,得到所需的三氮唑产物。最后,所有产物被评估其对MCF-7、T-47D和MDA-MB-231细胞系的细胞毒性能力。其中,2-甲氧基-10-((1-(4-甲氧基苄基)-1H-1,2,3-三氮唑-4-基)甲基)吖啶-9(10H)-酮8c对MCF-7细胞表现出最高的活性(IC\(}_50}\)=11.0±4.8μM),比依托泊苷(IC\(}_50}\)=12.4±4.7μM)更有效。此外,通过吖啶橙/溴化乙锭和 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双重染色,确认了8c化合物诱导的细胞凋亡。
  • Design,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Docking Study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New Acridone-1,2,4-oxadiazole-1,2,3-triazole Hybrids
    作者:Maryam Mohammadi-Khanaposhtani、Mohammad Mahdavi、Mina Saeedi、Reyhaneh Sabourian、Maliheh Safavi、Mahnaz Khanavi、Alireza Foroumadi、Abbas Shafiee、Tahmineh Akbarzadeh
    DOI:10.1111/cbdd.12609
    日期:2015.12
    this study, novel acridone‐1,2,4‐oxadiazole‐1,2,3triazole hybrid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mong various synthesized compounds, 10‐((1‐((3‐(4‐methoxyphenyl)‐1,2,4‐oxadiazol‐5‐yl)methyl)‐1H‐1,2,3‐triazol‐4‐yl)methyl)acridin‐9(10H)‐one 10b showed the most potent anti‐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IC50 = 11.55 μm)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合成并评估了新的a啶酮1,2,4,恶二唑1,2,3-三唑杂合体的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各种合成的化合物中,10-((1-((3-(4--甲氧基苯基)-1,2,4-恶二唑-5-基)甲基)-1 H -1,2,3-三唑-4-基)甲基)吖啶-9-(10 ħ) -酮10b中显示出最有效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IC 50  = 11.55  μ米)是一样有效的利凡斯的明。对接结果也与体外结果高度吻合,证实了化合物10b的双重结合抑制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