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hydroartemisinin | 71939-5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hydroartemisinin
英文别名
Dihydroqinghaosu;(4S,5R,8S,9R,10S,12R,13R)-1,5,9-trimethyl-11,14,15,16-tetraoxatetracyclo[10.3.1.04,13.08,13]hexadecan-10-ol
dihydroartemisinin化学式
CAS
71939-50-9;81496-81-3
化学式
C15H24O5
mdl
——
分子量
284.353
InChiKey
BJDCWCLMFKKGEE-KXTPALS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4-149°C
  • 沸点:
    375.6±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4
  • 溶解度:
    DMSO:41.67 mg/mL(146.54 mM;需要超声波)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7.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329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SDS

SDS:3d49aca47686a872393676b9adec3fc7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青蒿素衍生物 双氢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的一个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其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并且毒性较低。动物实验显示,在小鼠妊娠感应期给药可增加吸收胎的发生,但无致畸作用。

双氢青蒿素口服吸收好,2mg/kg剂量下,tmax为1.33小时,Cmax为0.71μg/ml。临床用于各型疟疾,尤其对氯喹和哌喹耐药的脑型或病情凶险的恶性疟有较好的疗效。

双氢青蒿素是1973年屠呦呦团队在鉴定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具有羰基时创制的第一个还原衍生物,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证实了青蒿素中的羰基;还通过该衍生物的合成成功,在青蒿素结构中引入了羟基。经过近七年的努力,将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再开发为两个新一代拥有自主产权的一类新药。临床表现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研制简便且毒性极低等优点,成为当前首选药物之一,并在1992年获得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理化性质

双氢青蒿素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易溶于三氯甲烷,溶解于丙酮,略溶于甲醇或乙醇,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45~150℃。

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药,由屠呦呦团队于1972年发现的原始创新药物。它不仅解决了国际上棘手的抗氯喹恶性疟治疗问题,也为新药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并在198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第一个一类新药证书,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

药理作用

双氢青蒿素片是一种理想的口服治疗药,不仅胜过青蒿素,其通过临床杀虫速度比较,表明虽然口服给药但已赶上注射用青蒿琥酯,并优于肌肉注射的蒿甲醚。在毒性、复燃率及研制成本方面均表现优越。

构效关系

屠呦呦团队通过对青蒿素及其相关衍生物的研究,发现过氧基团是抗疟的主要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基团的前提下,内酯环的羰基还原成羟基(即双氢青蒿素)可以增效;而在羟基上引入乙酰基可进一步提高其抗疟活性。

不良反应

使用双氢青蒿素可能引起外周网织红细胞和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转氨酶升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以及头晕、头痛、皮疹、皮肤瘙痒等。此外,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为复方制剂,由双氢青蒿素与磷酸哌喹组成,两者组合有增效作用。

注意事项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慎用。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欲排便感、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偶发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双氢青蒿素仅用于疟疾治疗,不作预防药使用。
化学性质

双氢青蒿素易溶于氯仿,溶解于丙酮,略溶于甲醇或乙醇,在水中几乎不溶。来源于中药青蒿。

用途

双氢青蒿素作为抗疟药外,还具有一定的抗银屑病和抗炎作用;是艾蒿属植物提取物的一种,具有抗炎作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
    申请人: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74641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本发明涉及青蒿素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该新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式(Ⅰ)中:R1、R2和R3各自独立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R4和R5各自独立的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该新化合物结构新颖,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细菌感染、抗疟疾、抗肿瘤、抗癌、抗肝纤维化和治疗红斑狼疮的功效,为青蒿素类化合物的选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 Novel antimalarial dihydroartemisinin derivatives
    申请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公开号:US04791135A1
    公开(公告)日:1988-12-13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dihydroartemisinin derivatives, including their pharmaceutically-acceptable salts, which are therapeutically-effective in 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of malarial infections.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双氢青蒿素衍生物,包括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其在疟疾感染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中具有治疗效果。
  • Covalent conjugates between artemisinin-related endoperoxides and iron-carrying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申请人: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公开号:US20040067875A1
    公开(公告)日:2004-04-08
    In one aspec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covalent conjugates between artemisinin-related endoperoxides and iron-carrying proteins. In some embodiments, the covalent conjugates comprise artelinate and holotransferr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methods for administering the covalent conjugates of the invention to treat cancer and infections by pathogens that bind iron-carrying proteins.
    本发明提供了靶向铁载蛋白的靶向性联结物,其中包括靶向青蒿素内过氧化物和携铁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些共价结合物包括靶向青蒿素内过氧化物和全转铁蛋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所述共价结合物用于治疗癌症和与铁载蛋白结合的病原体感染的方法。
  • Trioxane derivatives
    申请人:O'Neill Michael Paul
    公开号:US20050148598A1
    公开(公告)日:2005-07-0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general formula (13),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in which: n=an integer of from 1 to 4; A represents a trioxane-containing residue; B represents a group having the general formula: -D-E-F-, in which D is linked to A and represents an atom or group selected from the following (a, b, c, d), E represents a bivalent, optionally substituted organic radical; and F is linked to C and represents a group selected from the following: (e, f, g, h) and C represents a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itrogen atoms, (13).
    本发明涉及一般式(13)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n = 1至4的整数;A代表三氧杂环己烷含基;B代表具有以下一般式的基团:-D-E-F-,其中D与A连接并表示从以下(a,b,c,d)中选择的原子或基团,E表示二价、可选地取代的有机基团;F与C连接并表示从以下(e,f,g,h)中选择的基团,C表示含有至少两个氮原子的基团,(13)。
  • Synthesis of artemisininelactol derivatives
    申请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公开号:US05011951A1
    公开(公告)日:1991-04-30
    A process for the epimerization of .alpha.- to .beta.-ethyletherartemisininelactol (arteether) or preparation of arteether,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from artemisininelactol, comprises reacting starting material in a solvent including an acid catalyst, the reaction of artemisininelactol also including an etherifying ethyl moiety, and isolating the product.
    一种用于环己烯醚青蒿素内酯(arteether)的α-至β-异构化过程或从青蒿素内酯制备arteether的方法,用于治疗疟疾,包括在包括酸催化剂的溶剂中反应起始物质,青蒿素内酯的反应还包括醚化的乙基基团,并分离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