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2-氨基丁酸 | 1492-24-6

中文名称
L-2-氨基丁酸
中文别名
(S)-(+)-2-氨基正丁酸;L-α-氨基丁酸;L-Α-氨基正丁酸;丁胺酸;(S)-2-氨基丁酸;L-(+)-2-氨基丁酸;S-2-氨基丁酸;L(+)2-氨基丁酸;L-氨基丁酸;(S)-(+)-2-氨基丁酸
英文名称
L-2-aminobutyric acid
英文别名
(S)-2-aminobutyric acid;(S)-2-aminobutanoic acid;2-aminobutyric acid;(2S)-2-azaniumylbutanoate
L-2-氨基丁酸化学式
CAS
1492-24-6
化学式
C4H9NO2
mdl
MFCD00064415
分子量
103.121
InChiKey
QWCKQJZIFLGMSD-VKHMYHE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
  • 比旋光度:
    21.6 º (c=2, 5N HCl)
  • 沸点:
    215.2±23.0 °C(Predicted)
  • 密度:
    1.2300 (estimate)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22.7 克/100 毫升(22°C)
  • 物理描述:
    Solid
  • 稳定性/保质期:
    1.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未有已知危险反应,请避免接触氧化物。 2.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并且不要让其与眼睛或皮肤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36/37
  • 危险类别码:
    R43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24999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7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
  • 储存条件:
    1. 请将贮藏器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ffde1d77087265c453ccaa4a7c0fe3b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L-2-氨基丁酸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皮肤敏化作用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 禁止将受污染的工作服带出工作场地.
P280 戴防护手套。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3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 就诊。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4H9NO2
分子式
: 103.1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Aminobutyric acid
-
CAS 号 1492-24-6
EC-编号 216-083-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产品分解后性质不明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沉浸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 3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0,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 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 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会引起过敏性皮肤反应。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L-2-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人体神经信息传递的天然氨基酸,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还广泛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合成。例如,它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用于合成新型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同时也是合成抑菌抗结核药乙胺丁醇盐酸盐的关键手性前体。

H-Abu-OH(2-氨基丁酸、2-氨基丁酸、非蛋白原性的α氨基酸、α-氨基丁酸、乙基甘氨酸)被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利用。

目标
人体内源性代谢物

用途:用作药物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2-氨基丁酸盐酸硝酸 作用下, 生成 2-氯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Tinh, Nguyen Huu; Salleneuve, C.; Babeau, A., 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 (1969-1991), 1987, vol. 151, p. 147 - 15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L-高半胱氨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L-2-氨基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Ohmori, Shinji; Takahashi, Kazuko; Ikeda, Mikiko,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Teil B: Anorganische Chemie, Organische Chemie, 1981, vol. 36, # 3, p. 370 - 374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2-戊酮酸L-2-氨基丁酸 、 branched-chain transaminase from Escherichiacoli 、 S-selective ω-transaminase from Ochrobactrum anthropi 、 丁-1,3-二烯1,2-二乙烯基苯苯乙烯异丙胺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9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伯胺的氨基级联转移到酮酸上的非天然氨基酸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
    摘要:
    逃往山上:通过α-转氨酶反应作为平衡转移剂,成功克服了α-转氨酶催化的氨基酸和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平衡失衡,从而有效地不对称合成了多种非天然氨基酸包括大号-叔-亮氨酸和d -苯基甘氨酸。
    DOI:
    10.1002/cctc.2013005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S BROMODOMAIN INHIBITORS<br/>[FR] DÉRIVÉS DE BENZIMIDAZOLE COMME INHIBITEURS DES BROMODOMAINES
    申请人:GLAXOSMITHKLINE IP DEV LTD
    公开号:WO2016146738A1
    公开(公告)日:2016-09-22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salts thereof: wherein R1, R2, R3, R4 are defined herein.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salts thereof have been found to inhibit the binding of the BET family of bromodomain proteins to, for example, acetylated lysine residues and thus may have use in therapy, for example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such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cancers.
    式(I)的化合物及其盐:其中R1、R2、R3、R4在此处定义。已发现式(I)的化合物及其盐能够抑制BET家族的溴结构域蛋白与例如乙酰化赖氨酸残基的结合,因此可能在治疗中发挥作用,例如在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方面。
  • Structure-guided engineering of<i>Pseudomonas dacunhae</i><scp>l</scp>-aspartate β-decarboxylase for<scp>l</scp>-homophenylalanine synthesis
    作者:Min Zhang、Pengfei Hu、Yu-Cong Zheng、Bu-Bing Zeng、Qi Chen、Zhi-Jun Zhang、Jian-He Xu
    DOI:10.1039/d0cc05871h
    日期:——
    Structure-guided engineering of Pseudomonas dacunhae L-aspartate β-decarboxylase (AspBDC) resulted in a double mutant (R37A/T382G) with remarkable 15,400-fold improvement in specific activity reaching 216 mU/mg, towards the target substrate 3(R)-benzyl-L-aspartate. A novel strategy for enzymatic synthesis of L-homophenylalanin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the variant as biocatalyst affording 75% product
    假单胞菌L-天冬氨酸β-脱羧酶(AspBDC)的结构指导工程导致了一个双突变体(R37A / T382G),其比活性朝目标底物3(R)-的比活性显着提高了15,400倍,达到216 mU / mg。 L-天冬氨酸苄酯。通过使用该变体作为生物催化剂,开发了一种酶促合成L-高苯丙氨酸的新策略,可在12小时内提供75%的产物收率。我们的结果强调了工程化的AspBDC在生物催化合成药物Relavent和增值非天然L-氨基酸方面的潜力
  • Structure-Guided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otent and Selective Dual Bromodomain 4 (BRD4)/Polo-like Kinase 1 (PLK1) Inhibitors
    作者:Shuai Liu、Hailemichael O. Yosief、Lingling Dai、He Huang、Gagan Dhawan、Xiaofeng Zhang、Alex M. Muthengi、Justin Roberts、Dennis L. Buckley、Jennifer A. Perry、Lei Wu、James E. Bradner、Jun Qi、Wei Zhang
    DOI:10.1021/acs.jmedchem.8b00765
    日期:2018.9.13
    inhibition of polo-like kinase 1 (PLK1) and BRD4 bromodomain by a single molecule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 variety of diseases in which PLK1 and BRD4 are implicated. Compound 23 has been found to be a potent dual kinase-bromodomain inhibitor (BRD4-BD1 IC50 = 28 nM, PLK1 IC50 = 40 nM). Compound 6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elective PLK1 inhibitor over BRD4
    通过单个分子同时抑制 Polo 样激酶 1 (PLK1) 和 BRD4 溴结构域可能会导致开发出针对 PLK1 和 BRD4 涉及的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策略。化合物 23 被发现是一种有效的双激酶-溴结构域抑制剂(BRD4-BD1 IC50 = 28 nM,PLK1 IC50 = 40 nM)。发现化合物 6 是我们系列中相对于 BRD4 最具选择性的 PLK1 抑制剂(BRD4-BD1 IC50 = 2579 nM,PLK1 IC50 = 9.9 nM)。 23 和 BRD4-BD1/PLK1 以及 6 的分子对接研究证实了生化测定结果。
  • DIHYDROPTERIDINONE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申请人:Tang Peng Cho
    公开号:US20120184543A1
    公开(公告)日:2012-07-19
    Dihydroperidinone derivative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harmaceutical use thereof are disclosed. Specially, new dihydroperidinone derivatives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I), wherein each substituent of the general formula (I) is defined as in the description, their preparation proces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therapeutical agents, especially as Plk kinase inhibitors are disclosed.
    二氢吡啶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药用途被揭示。特别是,根据通用式(I)表示的新二氢吡啶酮衍生物,其中通用式(I)的每个取代基如描述中所定义,它们的制备过程,包含所述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作为治疗剂的用途,特别是作为Plk激酶抑制剂的用途被揭示。
  • Continuous-flow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intermediates of anti epilepsy and anti tuberculosis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作者:Renata M. Aguiar、Raquel A. C. Leão、Alejandro Mata、David Cantillo、C. Oliver Kappe、Leandro S. M. Miranda、Rodrigo O. M. A. de Souza
    DOI:10.1039/c8ob03088j
    日期:——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blocks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s), being α-amino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widely applied as building blocks. In this work we developed two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the synthesis of intermediates used on the synthesis of levetiracetam/brivaracetam and ethambutol.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methionine methyl ester can be continuously converted
    手性中间体的连续流生产在活性药物成分(API)的基础材料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作基础材料。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两种用于合成左乙拉西坦/溴乙酰胺和乙胺丁醇的中间体的合成策略。获得的结果表明,通过RANEY®镍脱硫/还原策略,蛋氨酸甲酯可连续转化为所需的乙胺丁醇中间体,而RANEY®镍(无H 2)和Pd / C–H 2均可合成左乙拉西坦/溴乙酰胺中间体。途径或通过光化学脱硫。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