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oc-L-异亮氨醇 | 106946-74-1

中文名称
N-Boc-L-异亮氨醇
中文别名
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BOC-L-异亮氨醇;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醇;N-Boc-(2S,3S)-(-)-2-氨基-3-甲基-1-戊醇;N-叔丁氧羰基-L-异亮氨醇,N-Boc-(2S,3S)-(-)-2-氨基-3-甲基-1-戊醇;N-BOC-(2S,3S)-()-2-氨基-3-甲基-1-戊醇
英文名称
N-(tert-butoxycarbonyl)-L-isoleucinol
英文别名
N-Boc-L-isoleucinol;tert-butyl ((2S,3S)-1-hydroxy-3-methylpentan-2-yl)carbamate;(-)-(2S,3S)-N-Boc-2-amino-3-methyl-1-pentanol;N-Boc-(2S,3S)-(-)-2-Amino-3-methyl-1-pentanol;tert-butyl N-[(2S,3S)-1-hydroxy-3-methylpentan-2-yl]carbamate
N-Boc-L-异亮氨醇化学式
CAS
106946-74-1
化学式
C11H23NO3
mdl
——
分子量
217.309
InChiKey
BPLDQMXXYMKQPW-DTWKUNH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21-126 °C0.6 mm Hg
  • 密度:
    0.984±0.06 g/cm3(Predicted)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溶于水或1%醋酸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58.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45
  • 危险类别码:
    R25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0 6.1/PG 3
  • 海关编码:
    29241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7,H319
  • 储存条件:
    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的仓库中,并远离氧化剂、金属和塑料。

SDS

SDS:943ff63a8a265467145897006a767b1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N-Boc-(2S,3S)-(-)-2-氨基-3-甲基-1-戊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措施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1H23NO3
分子式
: 217.3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N-Boc-(2S,3S)-(-)-2-Amino-3-methyl-1-pentanol
-
CAS 号 106946-74-1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21 - 126 °C 在 0.8 hPa
g) 闪点
> 110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77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长期或反复接触导致个别人过敏反应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10 国际海运危规: 2810 国际空运危规: 2810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N-Boc-(2S,3S)-(-)-2-Amino-3-methyl-1-pentanol)
国际海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N-Boc-(2S,3S)-(-)-2-Amino-3-methyl-1-pentanol)
国际空运危规: Toxic liquid, organic, n.o.s. (N-Boc-(2S,3S)-(-)-2-Amino-3-methyl-1-pentanol)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Boc-L-异亮氨醇对甲苯磺酰氯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97%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S)-2-((S)-sec-butyl)azir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minomethylene-的合成宝石-bisphosphonates含有氮丙啶基序:和反应范围的研究洞察机制
    摘要:
    获得了广泛的N-氨基甲酰基氮丙啶,然后用二乙基膦酸根阴离子处理,得到α-亚甲基-宝石-双膦酸酯氮丙啶。对反应范围和其他实验的研究表明,转化是通过涉及锂离子螯合的新机理进行的。这最后一步对于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不利于氮丙啶开环。还首次提出了由α-羟基双膦酸酯氮丙啶中间体进行的膦酸酯-磷酸重排。该反应提供了用于合成高度官能化的膦酰化氮丙啶基序的简单方便的方法。
    DOI:
    10.1021/acs.joc.0c02434
  • 作为产物:
    描述:
    L-异亮氨酸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7.5h, 生成 N-Boc-L-异亮氨醇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喹啉衍生的大环工具箱:斑马鱼测定中抗血管生成剂的发现。
    摘要:
    开发了一种将大环结合到特权子结构(即四氢喹啉骨架)上的新颖方法。大环骨架中氨基酸衍生部分的存在为调节手性侧链的性质提供了机会。此外,在斑马鱼筛选中的评估确定了三个活性小分子(2.5b,3.2d和4.2)为2.5μM的抗血管生成剂。
    DOI:
    10.1021/ml400026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AR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sugar amino acid-based almiramide analogues: N-methylation leads the way
    作者:Dipendu Das、Hina P. A. Khan、Rahul Shivahare、Suman Gupta、Jayanta Sarkar、Mohd. Imran Siddiqui、Ravi Sankar Ampapathi、Tushar Kanti Chakraborty
    DOI:10.1039/c6ob02610a
    日期:——
    Leishmania, is one of the most neglected diseases endemic in many continents posing enormous global health threats and therefore the discovery of new antileishmanial compounds is of utmost urgency. The antileishmanial activities of a library of sugar amino acid-based linear lipopeptide analogues were examined with the aim to identify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s to treat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t was
    由利什曼原虫属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引起的利什曼病是许多大陆上流行最严重的被忽视的疾病之一,对全球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发现新的动物抗疟疾化合物。检查了基于糖氨基酸的线性脂肽类似物库的抗菌活性,目的是鉴定潜在的候选药物治疗内脏利什曼病。已经发现,在合成的类似物中,大多数全甲基化的化合物在体外研究中显示出比非甲基化的类似物更强的抗巨噬细胞内变形虫的活性。SAR和NMR研究表明N的引入-甲基基团抑制了这些分子中任何转向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了它们的活性。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 of dolastatin 10 analogues with N-terminal modifications
    作者:Xin Wang、Suzhen Dong、Dengke Feng、Yazhou Chen、Mingliang Ma、Wenhao Hu
    DOI:10.1016/j.tet.2017.03.006
    日期:2017.4
    We have described the synthesis of the two complex units (2R,3R,4S)-dolaproine (Dap) and (3R,4S,5S)-dolaisoleuine (Dil) of dolastatin 10 from natural amino acids.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es of N-Boc-Dap (4a) and N-Boc-(2S)-iso-Dap (4b) were performed by employing crotylation of N-Boc-l-prolinal as a key step. Barbier-type allylation of N-Boc-l-isoleucinal provided a mild and convenient approach
    我们已经描述了从天然氨基酸合成dolastatin 10的两个复杂单元(2 R,3 R,4 S)-dolaproine(Dap)和(3 R,4 S,5 S)-dolaisoleuine(Dil)的合成。的立体选择性合成N-的Boc-DAP(4A)和Ñ -Boc-(2小号) -异-Dap(图4b)中采用的crotylation进行Ñ -Boc-升脯氨醛作为关键步骤。N - Boc- 1-异亮氨酸的Barbier型烯丙基化为合成N - Boc- 1-异丁香提供了温和而方便的方法Ñ -Boc-语(图5a)和Ñ -Boc-(3小号) -异-Dil(图5b)。基于已知的化合物单甲基auristatin F(MMAF,3),已经设计并合成了具有N末端修饰的十个dolastatin 10类似物。与MMAF(3)相比,其中四种化合物在体外显示出对HCT 116人结肠癌细胞的增强效力。
  •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f l-amino alcohol derivatives as broad-spectrum antifungal agents
    作者:Liyu Zhao、Linfeng Tian、Nannan Sun、Yin Sun、Yixuan Chen、Xinran Wang、Shizhen Zhao、Xin Su、Dongmei Zhao、Maosheng Cheng
    DOI:10.1016/j.ejmech.2019.05.047
    日期:2019.9
    To discover broad spectrum antifungal agents, two strategies were applied, and a novel class of l-amino alcohol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3-F substituted compounds 14i, 14n, 14s and 14v exhibited excellent antifungal activities with broad antifungal spectra against C. albicans and C. tropicalis, with MIC values in the range of 0.03–0.06 μg/mL, and against A. fumigatus and C. neoformans
    为了发现广谱抗真菌剂,应用了两种策略,并且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1-氨基醇衍生物。3-F取代的化合物14i,14n,14s和14v表现出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对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具有宽泛的抗真菌谱,MIC值在0.03-0.06μg/ mL范围内,对烟曲霉和C新甲虫,MIC值在1-2μg/ mL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14i,14n,14s和14v还显示出对从艾滋病患者中分离出的耐氟康唑耐药菌株17#和CaR的中等活性。而且,仅S构型的化合物显示出抗真菌活性。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化合物14v的有效抗真菌活性源于对白色念珠菌CYP51的抑制。化合物14n和14v对哺乳动物A549细胞几乎无毒,它们在人血浆中的稳定性非常好。
  •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of Chiral Chloroquine Analogues as Antimalarial Agents
    作者:Srinivasarao Kondaparla、Utsab Debnath、Awakash Soni、Vasantha Rao Dola、Manish Sinha、Kumkum Srivastava、Sunil K. Puri、Seturam B. Katti
    DOI:10.1128/aac.02347-17
    日期:2018.12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studies of all in-house data sets (168 molecules) of chiral CQ analogues to explain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Our new findings spec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bond interaction with the side chain of heme for biological activity. In addition, the 3D-QSAR study against the 3D7 strain indicated th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sites
    在重点研究中,我们设计,合成和生物评估了手性共轭新氯喹(CQ)类似物,并用取代的哌嗪作为抗疟剂。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化合物7c表现出有效的活性(体外50%抑制浓度,菌株3D7的抑制浓度为56.98 nM,菌株K1的抑制浓度为97.76 nM;在体内的选择性指数[最高剂量为12.5 mg / kg [体重],3,510)作为新型抗疟药物。其他化合物(化合物6b,6d,7d,7h,8c,8d,9a和9c)也显示出对CQ敏感菌株(3D7)的中等活性,并且对恶性疟原虫的CQ抗性菌株(K1)的活性更高。 ,我们对手性CQ类似物的所有内部数据集(168个分子)进行了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以解释构效关系(SAR)。我们的新发现指定了与血红素侧链的H键相互作用对生物活性的重要性。此外,针对3D7菌株的3D-QSAR研究表明,CQ类似物的有利位置和不利位置会引入空间,疏水和正电基团,以提高抗疟活性。
  • Redu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Using Esters of Benzotriazole as High-Reactivity Intermediates
    作者:Jorge Cárdenas、José Morales-Serna、Eréndira García-Ríos、Jorge Bernal、Ehecatl Paleo、Rubén Gaviño
    DOI:10.1055/s-0030-1259988
    日期:2011.5
    we describe a simple and practical protocol for the redu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via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hydroxy­benzotriazole esters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alcohols. The reaction proceeds with excellent yields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lcohol - carboxylic acids - reduction - benzotriazole esters - carbodiimide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案,用于通过原位形成羟基苯并三唑酯,然后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来还原羧酸。在水的存在下,反应以优异的产率进行。 醇-羧酸-还原-苯并三唑酯-碳二亚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