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tos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 141642-4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tos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2-(4-Methylphenyl)sulfon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2-tos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141642-40-2
化学式
C12H16O5S2
mdl
——
分子量
304.388
InChiKey
IEXDMDBQMIJJ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94.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tos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奎宁环正丁基锂2,4,5,6-四(9H-咔唑-9-基)异酞腈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2.33h, 生成 2-(3-tosylcyclobutyl)-1,3-di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光致氢原子转移的过渡金属自由基 α-氧 C-H 环丁基化
    摘要:
    描述了双环[1.1.0]丁烷(BCB)化合物的无过渡金属光诱导自由基介导的α-氧基C-H环丁基化反应。在该协议中,通过光催化条件激活包括醚和醇在内的α-氧基 C( sp 3 )-H 基序,释放 BCB 的环应变并以 40-80% 的产率生成 1,3-二取代环丁烷。对照实验和 Stern-Volmer 猝灭实验表明,该反应通过光致氢原子转移 (HAT) 过程生成以 α-氧碳为中心的自由基中间体进行。
    DOI:
    10.1002/adsc.202200281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苯磺酰氯正丁基锂Oxone碳酸氢钠三乙胺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8.25h, 生成 (2-tosylcyclopropyl)methyl 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丁烷的光化学选择性二氟烷基化反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功能化生物等排体的直接可持续途径
    摘要:
    在有机和绿色化学领域,鉴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关性,环丁烷的官能化提出了重大挑战。特别是,由于二氟甲基在药物设计和合成方面的潜力,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骨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然而,二氟甲基环丁烷的构建严重依赖于环丁基酮的对环境造成负担的氟化。有效且直接地将二氟甲​​基引入环丁烷的方法仍有待探索。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光化学方案,利用绿色溶剂控制反应,对双环丁烷进行选择性二氟甲基化或溴二氟甲基化。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展现了绿色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优点,例如可再生可见光作为反应动力、高原子经济性和完全受控的化学选择性。这项工作还揭示了实现卓越选择性背后的机制。这项研究强调了二氟甲基环丁烷支架作为生物等排体的重要性,不仅拓宽了有机合成中的化学空间,而且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途径。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多功能性,包括其对药物修饰的适用性,解决了复杂药用分子绿色合成中的关键差距。
    DOI:
    10.1039/d4gc0070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ain-induced mechanism change: the limit of strain tolerance in intra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作者:Stephen M. Jeffery、Stefan Niedoba、Charles J. M. Stirling
    DOI:10.1039/c39920000650
    日期:——
    The limit of strain energy differential for intra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via a sulfonyl-stabilised carbanion to give cyclopropane analogues in hydroxylic solvents is around 160 kJ mol–1; above this level, concerted, albeit unactivated, 1,2-elimination is preferred.
    在羟基溶剂中通过磺酰基稳定的负离子进行分子内亲核取代以得到环丙烷类似物的应变能差的极限约为 160 kJ mol–1;高于该平,优选1,2-消除,尽管未激活,但一致。
  • Jeffery, Stephen M.; Stirling, Charles J. M.,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I, 1993, # 9, p. 1617 - 1624
    作者:Jeffery, Stephen M.、Stirling, Charles J.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