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nt-4-enyl 3'-O-benzyl-4',6'-O-benzylidenyl-β-D-lactoside | 284663-0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4-enyl 3'-O-benzyl-4',6'-O-benzylidenyl-β-D-lactoside
英文别名
(2R,3R,4R,5S,6R)-5-[[(2S,4aR,6S,7R,8R,8aS)-7-hydroxy-2-phenyl-8-phenylmethoxy-4,4a,6,7,8,8a-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6-yl]oxy]-6-(hydroxymethyl)-2-pent-4-enoxyoxane-3,4-diol
Pent-4-enyl 3'-O-benzyl-4',6'-O-benzylidenyl-β-D-lactoside化学式
CAS
284663-03-2
化学式
C31H40O11
mdl
——
分子量
588.652
InChiKey
HIZWFECHPZIYRM-ZFJZKKT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14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ent-4-enyl 3'-O-benzyl-4',6'-O-benzylidenyl-β-D-lactoside盐酸 、 4 A molecular sieve 、 四乙基碘化铵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4.17h, 生成 Pent-4-enyl 2,2',3,3',6,6'-hexa-O-benzyl-β-D-lact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MBr1(globo-H)乳腺肿瘤抗原的第二代合成:正戊烯基糖苷方法在实现复杂糖蛋白连接方面的新应用。
    摘要:
    报道了六糖MBr1抗原(globo-H)的新合成。由于含有这种抗原的抗癌疫苗正进入前列腺癌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第二代合成的关键特征是制备globo-H作为其正戊烯基糖苷。该基团用作端基保护基和用作与载体蛋白生物缀合的接头。所得的合成物允许产生适当量的globo-H用于临床试验。
    DOI:
    10.1002/(sici)1521-3765(20000417)6:8<1366::aid-chem1366>3.0.co;2-k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6',2,3,4,6-octa-O-acetyl-β-D-lactose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camphor-10-sulfonic acid 、 氢溴酸sodium methylate乙酸酐二正丁基氧化锡 、 silver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溶剂黄146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9.5h, 生成 Pent-4-enyl 3'-O-benzyl-4',6'-O-benzylidenyl-β-D-lact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MBr1(globo-H)乳腺肿瘤抗原的第二代合成:正戊烯基糖苷方法在实现复杂糖蛋白连接方面的新应用。
    摘要:
    报道了六糖MBr1抗原(globo-H)的新合成。由于含有这种抗原的抗癌疫苗正进入前列腺癌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第二代合成的关键特征是制备globo-H作为其正戊烯基糖苷。该基团用作端基保护基和用作与载体蛋白生物缀合的接头。所得的合成物允许产生适当量的globo-H用于临床试验。
    DOI:
    10.1002/(sici)1521-3765(20000417)6:8<1366::aid-chem1366>3.0.co;2-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sis of the MBr1 (Globo-H) Breast Tumor Antigen: New Application of then-Pentenyl Glycoside Method for Achieving Complex Carbohydrate Protein Linkages
    作者:Jennifer R. Allen、John G. Allen、Xu-Feng Zhang、Lawrence J. Williams、Andrzej Zatorski、Govindaswami Ragupathi、Philip O. Livingston、Samuel J. Danishefsky
    DOI:10.1002/(sici)1521-3765(20000417)6:8<1366::aid-chem1366>3.0.co;2-k
    日期:2000.4.17
    A new synthesis of the hexasaccharide MBr1 antigen (globo-H) is reported. A revised construction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was necessary because an anti-cancer vaccine containing this antigen is entering phase II an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for prostate cancer. The key feature of this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sis is the preparation of globo-H as its n-pentenyl glycoside. This group serves as an anomeric
    报道了六糖MBr1抗原(globo-H)的新合成。由于含有这种抗原的抗癌疫苗正进入前列腺癌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因此有必要对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第二代合成的关键特征是制备globo-H作为其正戊烯基糖苷。该基团用作端基保护基和用作与载体蛋白生物缀合的接头。所得的合成物允许产生适当量的globo-H用于临床试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