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ankasterone B | 1000001-5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ankasterone B
英文别名
(1R,4R,9R,10R,13R,14R)-14-[(E,2R,5R)-5,6-dimethylhept-3-en-2-yl]-9,13-dimethyltetracyclo[8.7.0.01,13.04,9]heptadecane-3,6,17-trione
Dankasterone B化学式
CAS
1000001-53-5
化学式
C28H42O3
mdl
——
分子量
426.64
InChiKey
GERUCBMNWOYIOR-NLEPFUL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2-183 °C
  • 沸点:
    541.1±50.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51.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ankasterone B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1.0h, 以86%的产率得到periconiastone A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由基框架重建合成 Swinhoeisterol A、Dankasterone A 和 B 以及 Periconiastone A
    摘要:
    开发了一种用于结构独特的 13(14→8),14(8→7)diabeo-steroid swinhoeisterol A 的可切换自由基框架重建方法。麦角甾烷骨架的转化是通过 13(14→8)abeo 框架的中间体进行的,这些框架存在于天然产物丹卡甾酮和周石酮家族中,其特征是 14-烷氧基自由基的 β 断裂伴随 C8- C13 键。从这个中间体开始,根据所采用的条件,级联继续进行 Dowd-Beckwith 重排,并导致形成天然产物 swinhoeisterol 类的 13(14→8),14(8→7)diabeo 框架. 然后,这些框架的合成允许有效地获得 swinhoeisterol A (1)、dankasterone A (Δ4-2)、dankasterone B (2) 和 periconiastone A (3)。
    DOI:
    10.1021/jacs.9b12899
  • 作为产物:
    描述:
    麦角固醇吡啶chromium(VI) oxide叔丁基过氧化氢 、 selenium(IV) oxide 、 碘苯二乙酸硫酸氯化铵potassium hydrogencarbonate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溶剂黄146丙酮 为溶剂, 反应 86.75h, 生成 Dankasterone B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自由基框架重建合成 Swinhoeisterol A、Dankasterone A 和 B 以及 Periconiastone A
    摘要:
    开发了一种用于结构独特的 13(14→8),14(8→7)diabeo-steroid swinhoeisterol A 的可切换自由基框架重建方法。麦角甾烷骨架的转化是通过 13(14→8)abeo 框架的中间体进行的,这些框架存在于天然产物丹卡甾酮和周石酮家族中,其特征是 14-烷氧基自由基的 β 断裂伴随 C8- C13 键。从这个中间体开始,根据所采用的条件,级联继续进行 Dowd-Beckwith 重排,并导致形成天然产物 swinhoeisterol 类的 13(14→8),14(8→7)diabeo 框架. 然后,这些框架的合成允许有效地获得 swinhoeisterol A (1)、dankasterone A (Δ4-2)、dankasterone B (2) 和 periconiastone A (3)。
    DOI:
    10.1021/jacs.9b128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totoxic ergosteroids from the fungus Stereum hirsutum
    作者:Zhen-Zhu Zhao、Kai-Yue Han、Zheng-Hui Li、Tao Feng、He-Ping Chen、Ji-Kai Liu
    DOI:10.1016/j.phytol.2019.02.007
    日期:2019.4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the fungus Stereum hirsutum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en steroids, including two previously unreported ones, namely steresterones A (1) and B (2). The semi-synthesis products 3a and 3b were prepared by reduction of the known compound 3 with NaBH4. Their structures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were established via 1D & 2D NM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TDDFT/ECD calculations
    对真菌Shirum hirsutum的发酵液进行植物化学研究导致分离出十种类固醇,包括两种以前未报道的类固醇,即甾体酮A(1)和B(2)。通过将已知化合物3用NaBH 4还原来制备半合成产物3a和3b。通过1D和2D NMR光谱分析,TDDFT / ECD计算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绝对构型。的结构3,其窝藏5 β首次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了-H。评估了这项研究中报道的所有化合物对五种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3,4,6-9显示具有IC显著抗增殖作用50个值改变从2.3至34.3微米。的结构-活性关系3,图3a,3b中进行了讨论。
  • Synthesis of Swinhoeisterol A, Dankasterone A and B, and Periconiastone A by Radical Framework Reconstruction
    作者:Fenja L. Duecker、Robert C. Heinze、Philipp Heretsch
    DOI:10.1021/jacs.9b12899
    日期:2020.1.8
    reconstruction approach to structurally unique 13(14→8),14(8→7)diabeo-steroid swinhoeisterol A was developed. The conversion of an ergostane skeleton proceed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cy of a 13(14→8)abeo-framework as present in the dankasterone and periconiastone family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features a β scission of a 14-alkoxy radical with concomitant generation of the C8-C13 bond. From this intermediate
    开发了一种用于结构独特的 13(14→8),14(8→7)diabeo-steroid swinhoeisterol A 的可切换自由基框架重建方法。麦角甾烷骨架的转化是通过 13(14→8)abeo 框架的中间体进行的,这些框架存在于天然产物丹卡甾酮和周石酮家族中,其特征是 14-烷氧基自由基的 β 断裂伴随 C8- C13 键。从这个中间体开始,根据所采用的条件,级联继续进行 Dowd-Beckwith 重排,并导致形成天然产物 swinhoeisterol 类的 13(14→8),14(8→7)diabeo 框架. 然后,这些框架的合成允许有效地获得 swinhoeisterol A (1)、dankasterone A (Δ4-2)、dankasterone B (2) 和 periconiastone A (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