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9-二苯基-2-氨基芴 | 1268519-74-9

中文名称
9,9-二苯基-2-氨基芴
中文别名
2-氨基-9,9-二苯基芴
英文名称
9,9-diphenyl-9H-fluoren-2-amine
英文别名
2-amino-9,9-diphenylfluorene;9,9-diphenyl-9H-fluorene-2-amine;9,9-diphenyl-2-aminofluorene;9,9-Diphenyl-9H-fluoren-2-amine;9,9-diphenylfluoren-2-amine
9,9-二苯基-2-氨基芴化学式
CAS
1268519-74-9
化学式
C25H19N
mdl
——
分子量
333.433
InChiKey
MQRGCMXCVJPWH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96.6±24.0 °C(Predicted)
  • 密度:
    1.201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14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储存条件:
    室温且干燥环境下使用。

SDS

SDS:db029038f26f5e816e25683d1cb4472b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9,9-二苯基-2-氨基芴是一种有用的研究化学品。它常被用作医药中间体,同时也是合成光电材料的重要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9-二苯基-2-氨基芴silver(I) acetate碳酸氢钠 、 sodium sulfate 、 copper(II) 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1,2-二氯乙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7.08h, 生成 2,2,5,5-tetramethyl-11,11-diphenyl-1,2,3,4,5,11-hexahydrofluoreno[2,3-b]azep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铜催化的氧化C(sp3)-H / C(sp2)-H交叉偶联反应合成新颖而简便的1-Benzazepines
    摘要:
    通过直接从两个惰性CH键进行铜催化的氧化C(sp3)-H / C(sp2)-H交叉偶联,开发了一种新型且简便的合成1-苯并ze庚因的策略。与已知方法相比,这种转变代表了一种在原子上和步骤上经济的方法来合成生物学上重要的七元苯并杂环。
    DOI:
    10.1039/c7cc07027f
  • 作为产物:
    描述:
    9,9-二苯基芴硫酸 、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硝酸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0h, 生成 9,9-二苯基-2-氨基芴
    参考文献:
    名称: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의 정공 이송층과 전자 이송층을 구성하는 화합물 또는 이의 제조방법
    摘要:
    This i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ext you provided: 本发明涉及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正空穿输层和电子输运层的化合物或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构成正空穿输层和电子输运层的产率优良且纯度优良的多种化合物。
    公开号:
    KR2020004896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有机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申请人:陕西莱特迈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4934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本发明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L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的性能。
  • COMPOUND, MATERIAL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申请人:IDEMITSU KOSAN CO., LTD.
    公开号:US20180222844A1
    公开(公告)日:2018-08-09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provides a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a novel material for realizing such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wherein R 1 to R 6 , a to f, L 1 to L 3 , and Ar are as defined in the description.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提供了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为实现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一种新颖材料: 其中R1至R6,a至f,L1至L3,以及Ar如描述中所定义。
  •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申请人:SAMSUNG SDI CO., LTD.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119980018058) Corp. No ▼ 110111-0394174BRN ▼124-81-31282
    公开号:KR20160012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서로 마주하는 양극과 음극, 상기 양극과 상기 음극 사이에 위치하고 하기 화학식 1로 표현되는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발광층, 그리고 상기 양극과 상기 발광층 사이에 위치하고 하기 화학식 2로 표현되는 화합물을 포함하는 정공수송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상기 유기 광전자 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에 관한 것이다. [화학식 1] [화학식 2] 상기 화학식 1에서, X, Ar, Ar, R 내지 R, L 내지 L, Ar 내지 Ar는 명세서에서 정의한 바와 같다.
    两极相对,正极和负极之间,包括含有以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正极和发光层之间,包括含有以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载流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子器件和包括该有机光电子器件的显示器件。【化学式1】 【化学式2】 在化学式1中,X,Ar,Ar,R至R,L至L,Ar至Ar如规范中所定义。
  • 含氮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光电转化 器件
    申请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563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含氮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光电转化器件,属于光电技术转换技术领域。该含氮化合物能够提高器件的寿命。
  • Synthesis of β-Aminoenones via Cross-Coupling of In-Situ-Generated Isocyanides with 1,3-Di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Xingxing Ma、Yao Zhou、Qiuling Song
    DOI:10.1021/acs.orglett.8b01888
    日期:2018.8.17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β-aminoenones from a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was developed. Ethyl bromodifluoroacetate serves as a C1 source in this strategy, forming isocyanides in situ with primary amines. This reaction represents the first example of utiliza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to generate isocyanides in situ and sequentially fully converted to β-aminoenones
    提出了一种由三组分反应合成β-氨基烯酮的有效而实用的策略。溴二氟乙酸乙酯在此策略中用作C1来源,与伯胺原位形成异氰化物。该反应代表了利用容易获得的原料就地生成异氰化物并依次完全转化为β-氨基烯酮的第一实例,从而避免了副产物亚胺和过度插入产物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该方法涉及两个C(sp 3)-F键的活化和异氰酸酯的形成,这可能同时促进异氰酸酯化学和氟化学的发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