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十三烷基苯基酮 | 4497-05-6

中文名称
十三烷基苯基酮
中文别名
十四烷苯酮;苯基三烷基酮
英文名称
1-phenyl-tetradecan-1-one
英文别名
Myristophenon;Phenyl-tridecyl-keton;Tetradecanophenone;1-phenyltetradecan-1-one
十三烷基苯基酮化学式
CAS
4497-05-6
化学式
C20H32O
mdl
——
分子量
288.473
InChiKey
LXUIUVLDNRQB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6-52 °C(lit.)
  • 沸点:
    212 °C12 mm Hg(lit.)
  • 密度:
    0.9262 (rough estimate)
  • 闪点:
    >230 °F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399090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并密封保存。

SDS

SDS:2e6d41ed27fe57fa822a05f5f2873cb7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Tetradecanopheno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0H32O
分子式
: 288.47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Tetradecanopheno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4497-05-6
EC-编号 224-790-3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46 - 52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12 °C 在 16 hPa - lit.
g) 闪点
> 113.0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十三烷基苯基酮 在 montmorillonite K-10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dimethyl (4R,5R)-2-phenyl-2-tridecyl-1,3-dioxolane-4,5-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手性和外消旋1,3-二氧戊环的合成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手性1,3-二氧戊环3 – 12,ee值> 99%。这是从酮与芳基,单取代的芳基和长烷基链(C 11 -AC 13)开始的手性缩酮化反应的首次研究。其EE值通过在Chiralcel OD柱上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使用它们的外消旋的1,3-二恶戊环外消旋3 - 12,这也被合成为第一次。这些手性和外消旋的1,3-二氧戊环酮通过红外,NMR(1 H,13 C),质谱,元素分析,旋光和手性HPLC进行表征。
    DOI:
    10.1002/jhet.937
  • 作为产物:
    描述:
    phenac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1.75h, 生成 十三烷基苯基酮
    参考文献:
    名称:
    Diphenylphosphinoyl-mediated synthesis of ketones
    摘要:
    α-二苯基膦酰基酮在α位上选择性且顺序性地进行烷基化。双锂化和选择性烷基化发生在较不稳定的γ位。脱膦酰化得到的烷基化产物是酮。单烷基化具有选择性,形成的中间体晶体高度结晶,且可以进行一步完成的方法。该方法非常适合制备酸敏感的酮。
    DOI:
    10.1039/b60687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n-Enabled Radical-Based Alkyl–Alkyl Cross-Coupling Reaction from 4-Alkyl-1,4-dihydropyridines
    作者:Jie Wang、Yu-Bo Pang、Na Tao、Run-Sheng Zeng、Yingsheng Zhao
    DOI:10.1021/acs.joc.9b02323
    日期:2019.12.6
    efficient alkylation of β-chloro keton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was achieved by means of domino dehydrochlorination/Mn-enabled radical-based alkyl-alkyl cross-coupling reaction. In situ-generated α,β-unsaturated ketones and their analogu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Known bioactive compounds, such as melperone and azaperone, could be easily prepared from β-chloropropiophenone in two
    β-氯酮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烷基化是通过多米诺脱氢/基于锰的自由基基烷基-烷基交叉偶联反应实现的。原位生成的α,β-不饱和酮及其类似物被确定为反应中间体。已知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例如美蓬酮和氮杂哌酮,可以很容易地由β-氯丙苯酮分两步制备。
  • EPR/Spin-trapping study of free radical intermediates in the photolysis of trifluoromethyl ketones with initiators
    作者:Esmeralda Rosa、Angel Guerrero、Mª Pilar Bosch、Luis Julià
    DOI:10.1002/mrc.2566
    日期:2010.3
    detection of the elusive trifluoromethyl radical. In contrast, long-chain TFMKs did not provide clues to prove formation of the trifluoromethyl radical but instead to radicals derived by abstraction of one alpha-methylene proton to the carbonyl. Although TFMKs are quite stable to photodegradation in the absence of initiator, methyl ketone 2b and phenyl ketone 3 produce radicals resulting from abstraction
    首次研究了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三氟甲基酮(TFMKs)1a-1e与非氟化酮2a-2b的光顺磁共振光谱。通过捕获2-甲基-2-亚硝基丙烷(MNP)和2,4,6-三叔丁基亚硝基苯(TTBNB)作为自旋阱,可以识别出酮辐照后产生的瞬态自由基。由于在N和O原子上有矛盾的反应性,因此TTBNB在产生苯胺和硝氧基自旋加合物的这类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特别有用的自旋阱。在叔丁基过氧化物的存在下,短链TFMK(例如1,1,1-三氟丙酮(1d)和六氟丙酮(1e))可检测到难以捉摸的三氟甲基。相比之下,长链TFMK没有提供线索证明三氟甲基自由基的形成,而是提供了通过将一个α-亚甲基质子抽象为羰基而衍生的自由基的线索。尽管在没有引发剂的情况下TFMK对光降解非常稳定,但甲基酮2b和苯基酮3产生的自由基是由γ-氢抽象为羰基而产生的。
  • Selective Ketone Formations via Cobalt-Catalyzed β-Alkyl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with Primary Alcohols
    作者:Bedraj Pandey、Shi Xu、Keying Ding
    DOI:10.1021/acs.orglett.9b02727
    日期:2019.9.20
    A homogeneous cobalt-catalyzed β-alkylation of secondary alcohols with primary alcohols to selectively synthesize ketones via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Notably, this transformation is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nd atom economical with water and hydrogen gas as the only byproducts.
    首次报道了仲醇与伯醇的钴的均相钴催化的β-烷基化反应,以通过无受体脱氢偶联选择性地合成酮。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在环境方面是无害的,并且以水和氢气为唯一副产物是原子经济的。
  • Vinyl Azides as Radical Acceptors in the Vitamin B<sub>12</sub>-Catalyzed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 Ketones
    作者:Krzysztof R. Dworakowski、Sabina Pisarek、Sidra Hassan、Dorota Gryko
    DOI:10.1021/acs.orglett.1c03321
    日期:2021.12.3
    Vinyl azides are very reactive species and as such are useful building blocks, in particular, in the synthesis of N-heterocycles. They can also serve as precursors of ketones. These form in reactions of vinyl azides with nucleophiles or radicals. We have found, however, that under light irradiation vitamin B12 catalyzes the reaction of vinyl azides with electrophiles to afford unsymmetrical carbonyl
    乙烯基叠氮化物是非常活泼的物质,因此是有用的结构单元,特别是在N-杂环的合成中。它们还可以作为酮的前体。这些是在乙烯基叠氮化物与亲核试剂或自由基的反应中形成的。然而,我们发现,在光照射下,维生素 B 12催化乙烯基叠氮化物与亲电子试剂的反应,以良好的产率提供不对称羰基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烷基自由基是这种转变的关键中间体。
  • An Efficient<i>α</i>-Alkylation of Aromatic Ketones with Primary Alcohols Catalyzed by [Cp∗︁IrCl<sub>2</sub>]<sub>2</sub>without Solvent
    作者:Jian Li、Weixing Zhang、Feng Wang、Min Jiang、Xiaochun Dong、Weili Zhao
    DOI:10.1002/cjoc.201200524
    日期:2012.10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 of KOH and [Cp∗︁IrCl2]2 (Cp∗︁=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 catalyst. The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absence of any solvent or additive, which generates only water as the byproduct in theory. It is very efficient and generally completed in 10 min in good isolated yields. The reaction is believed to undergo successive hydrogen transfer and cross aldol condensation processes
    芳族酮在直接烷基化的α中的KOH催化量的存在下与伯醇的位置在110℃和混合[Cp *︁IrCl 2 ] 2(CP *︁=五甲基环戊二烯)催化剂。反应在没有任何溶剂或添加剂的情况下进行,理论上仅产生水作为副产物。它非常有效,通常可以在10分钟内以良好的分离产率完成。据信该反应经历了连续的氢转移和交叉的羟醛缩合过程。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