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奥比沙星与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又称达氟沙星)同属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国外将其用于治疗猪的肺炎和腹泻病,其生物利用度高达89%~100%,高于恩诺沙星和单诺沙星,临床应用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其他同类药物。用药后吸收及组织穿透性好,无体内积蓄,无残留。
应用奥比沙星最初用于治疗犬、猫的敏感菌感染,并现已作为猪肺炎和腹泻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药理作用奥比沙星的抗菌谱与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似,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支原体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大多数克雷伯氏菌属、葡萄球菌属、肠杆菌属、弯曲杆菌属、志贺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巴氏杆菌属。但对大多数厌氧菌的作用较弱,绿脓杆菌及多数肠球菌对其耐药。
制备四氟硼酸的制备:在500毫升三口瓶中加入36克(0.6mol)硼酸和115毫升25%质量浓度的氢氟酸。于25℃搅拌使硼酸完全溶解,备用。
重氮化反应:在同容量的三口瓶中加入司帕沙星156.8克(0.4mol)及30%盐酸水溶液105毫升,在0~5℃冰盐浴冷却条件下,滴加12摩尔/升亚硝酸钠水溶液50毫升(0.6mol),剧烈搅拌。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制得重氮盐溶液。
司帕沙星硼氟酸盐的制备:将上述冷至0℃的四氟硼酸滴加到重氮盐溶液中,并在-10℃放置5小时。析出固体后过滤,用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司帕沙星硼氟酸盐。
热分解反应:将步骤3所得固体放入500毫升单口瓶中,在电炉上直接加热进行热分解反应至无气体产生,得到奥比沙星粗品。随后以无水乙醇溶解、活性炭脱色、过滤结晶后干燥,最终获得88克产品,收率为56%,熔点253~255℃(分解),MS:m/e=395(M+)。
Orbifloxacin是一种广谱的人工合成氟喹诺酮抗生素。作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作用增强,特别是对肠杆菌科细菌、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厌氧菌和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在240株野外分离的中间葡萄球菌系(69皮肤株和171耳株)中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范围为0.016至8 mg/L,其MIC50和MIC90分别为0.5 和1 mg/L。
用途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感染。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sparfloxacin | 110871-86-8 | C19H22F2N4O3 | 392.405 |
奥比沙星杂质F(EP) | 1-cyclopropyl-5,6,7,8-tetrafluoro-4(1H)-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 106890-70-4 | C13H7F4NO3 | 301.19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sparfloxacin | 110871-86-8 | C19H22F2N4O3 | 392.405 |
去氟5-羟基奥比沙星 | 1-cyclopropyl-6,8-difluoro-1,4-dihydro-5-hydroxy-7-(cis-3,5-dimethyl-1-piperazinyl)-4-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 126458-22-8 | C19H21F2N3O4 | 393.39 |
—— | 1-cyclopropyl-5,6,8-trifluoro-1,4-dihydro-7-(cis-3,5-dimethyl-1-piperazinyl)-4-oxoquinoline | 166323-26-8 | C18H20F3N3O | 351.372 |
—— | 5,6-difluoro-1,4-dihydro-7-(cis-3,5-dimethyl-1-piperazinyl)-4-ox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 —— | C16H17F2N3O3 | 337.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