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2-甲氧苯基)铋 | 83724-41-8

中文名称
三(2-甲氧苯基)铋
中文别名
三(2-甲氧基苯基)辉铋矿
英文名称
tris(2-methoxyphenyl)bismuthine
英文别名
tris(2-methoxyphenyl)bismuth
三(2-甲氧苯基)铋化学式
CAS
83724-41-8
化学式
C21H21BiO3
mdl
——
分子量
530.376
InChiKey
VFWRGMGLLNCHI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2-165 °C(lit.)
  • 溶解度:
    在热乙腈中几乎完全溶解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定使用和贮存的该物质不会分解,也不会与氧化物发生反应。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2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0099
  • 储存条件:
    应存放在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c8cdfaf947f7ab40c0c4d50f8ad31a4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三(2-甲氧苯基)铋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21H21BiO3
分子式
: 530.37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铋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62 - 165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2-甲氧苯基)铋 在 ozon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23%的产率得到三(2-甲氧苯基)二氯化铋
    参考文献:
    名称:
    Unexpected formation of highly stabilized tetrakis-(2-alkoxyphenyl)bismuthonium salts in the oxidation of tris-(2-alkoxyphenyl)bismuthanes with iodosylbenzene
    摘要:
    将三-(2-烷氧基苯基)铋烷1与碘苯在二氯甲烷中于40 °C反应,并没有得到预期的铋烷氧化物2,而是意外地得到了四-(2-烷氧基苯基)铋正离子氯化物3,产率中等至良好。在某些情况下,铋正离子甲酸盐4伴随主要反应产物出现。在苯中进行类似的反应,并存在苄溴、乙基溴或三氟乙基碘时,得到了相应的铋正离子溴化物7和碘化物8。通过阴离子交换,从盐3中制备了多种铋正离子盐,包括甲酸盐4、四氟硼酸盐11、对甲苯磺酸盐12、溴化物7、碘化物8和高氯酸盐13,产率均良好。与已知的四苯基铋正离子盐相比,这些新型铋正离子盐表现出高热稳定性。化合物7a的分子结构通过X射线分析阐明,其中四个相邻的氧原子通过与金属的弱间接相互作用以四面体方式围绕铋原子,使得铋中心对卤化阴离子的亲核攻击的敏感性降低。
    DOI:
    10.1039/a700379j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苯甲醚正丁基锂 、 bismuth(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三(2-甲氧苯基)铋
    参考文献:
    名称:
    HERBICIDE COMPOSITION
    摘要:
    提供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含有由化学式(I)表示的环己酮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来自A组的化合物。 A组:包括苯氧草酮、氯喹托西酮-甲醇、氰甲胺、二氯胺、乙基氟唑醇、氟唑胺、氟唑胺、呋唑胺、二乙基甲基苯酯、奥萨贝特林、乙基异氧苯酮、环丙磺胺、氟苯咪、1,8-萘酐和AD-67。
    公开号:
    US20150289505A1
  • 作为试剂:
    描述:
    2-苯乙胺苄基丙二酸三(2-甲氧苯基)铋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60%的产率得到2-benzyl-N,N'-bis(2-phenylethyl)malondi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Ogawa, Takuji; Hikasa, Tetsuya; Ikegami, Tohru,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4, # 23, p. 3473 - 347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HEXANONE COMPOUNDS AND HERBICIDES COMPRISING THE SAME
    申请人:Nakashima Yosuke
    公开号:US20140228219A1
    公开(公告)日:2014-08-14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having an excellent efficacy for controlling weeds. A cyclohexanone compound of the formula (I): wherein m is an integer of 1, 2 or 3; n is an integer of any one of 1 to 5; X represents CH 2 , O, S, S(O) or S(O) 2 ; R 1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or a methyl group; R 2 and R 3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a C 1-6 alkyl group and the like; R 4 represents a C 6-10 aryl group or a five- to six-membered heteroaryl group; G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and the like; Z represents a halogen atom, a cyano group, a nitro group, a phenyl group, a C 1-6 alkyl group and the like; is useful as an active ingredient for herbicide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控制杂草具有优异功效的化合物。公式(I)的环己酮化合物:其中m是1、2或3的整数;n是1到5中的任意整数;X代表CH2、O、S、S(O)或S(O)2;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和R3代表氢原子、C1-6烷基基团等;R4代表C6-10芳基或五元至六元杂芳基;G代表氢原子等;Z代表卤素原子、氰基、硝基、苯基、C1-6烷基基团等;作为除草剂的活性成分是有用的。
  • Thiourea and benzamid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or preven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atherosclerosis
    申请人:Warner-Lambert Company
    公开号:US06268387B1
    公开(公告)日:2001-07-31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of formula (I).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methods of treating or preventing inflammation or atherosclerosis, and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hat contains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的结构式(I)。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或预防炎症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以及含有结构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 Rapid threefold cross-couplings with sterically bulky triarylbismuths under Pd–Cu dual catalysis
    作者:Maddali L. N. Rao、Ritesh J. Dhanorkar
    DOI:10.1039/c5ra23311a
    日期:——
    The threefold cross-coupling reactivity of sterically highly demanding bulky triarylbismuths was addressed with task specific Pd–Cu dual catalytic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an unprecedented hitherto unknown cross-coupling reactivity of sterically bulky triarylbismuths was demonstrated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aryl iodides and bromides. The intermediacy and in situ formation of arylcopper was probed
    对空间要求苛刻的大体积三芳基铋的三重交叉偶联反应性是通过特定于任务的Pd-Cu双催化条件解决的。在这项研究中,证明了空前庞大的三芳基铋的前所未有的交叉偶合反应性与不同范围的芳基碘化物和溴化物。用间苯二酚探测芳基铜的中间和原位形成,以支持所提出的双重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为将体积庞大的铋试剂应用于三重芳基-芳基偶联反应开辟了一条简便的途径。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ons of Triaryl(methyl)bismuthonium Salts
    作者:Yoshihiro Matano
    DOI:10.1021/om000095d
    日期:2000.6.1
    difluorides 2 (Ar3BiF2; a, Ar = Ph; b, Ar = 4-MeC6H4; c, Ar = 4-MeOC6H4; d, Ar = 2-MeOC6H4) with methylboronic acid (3) in the presence of BF3·OEt2 in CH2Cl2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triaryl(methyl)bismuthonium tetrafluoroborates 4a−d ([Ar3MeBi+][BF4-]) in 42−91% yield.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of compound 4d revealed that the bismuth center possesses a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 with C−Bi−C
    三芳基铋二氟化物的处理2(AR 3 BIF 2 ;一个中,Ar = Ph值; b中,Ar = 4-MEC 6 ħ 4 ; C ^中,Ar = 4-MeOC 6 H ^ 4 ; d中,Ar = 2- MeOC 6 ħ 4)在BF 3 ·OEt 2存在下,在CH 2 Cl 2中用甲基硼酸(3)得到相应的三芳基(甲基)双mut四氟硼酸酯4a - d([Ar 3 MeBi +] [BF 4 - ])在42-91%的产率。化合物4d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铋中心具有扭曲的四面体几何形状,C-Bi-C键角为106.1(3)-113.6(3)°,Bi-C键长为2.182(7)-2.195 (8)Å。化合物4a将甲基转移至Ph 3 E(E = P,As,Sb),三(4-甲基苯基)铋,ROH(R ​​= Me,Et,i- Pr,PhCH 2),水,苯磺酸钠,钠苯甲酸酯,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硫代乙
  • A facile and practical copper diacetate mediated, ligand free C–N cross coupling of trivalent organobismuth compounds with amines and N-heteroarenes
    作者:B. D. Jadhav、S. K. Pardeshi
    DOI:10.1039/c6ra00395h
    日期:——
    In present work, an efficient Cu(OAc)2·H2O catalyzed protocol in the absence of any additional ligan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N-arylation of amines and nitrogen containing heterocycles using trivalent organobismuth reagen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is protocol tolerates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on amines and the organobismuth reagent with a high degree of chemoselectivity.
    在目前的工作中,已经开发出在没有任何其他配体的情况下有效的Cu(OAc)2 ·H 2 O催化方案,用于在温和条件下使用三价有机铋试剂对胺和含氮杂环进行N-芳基化。该方案以高度的化学选择性耐受胺和有机铋试剂上的各种官能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