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Z,7'Z,3R,3'R)-玉米黄质 | 144-68-3

中文名称
(7Z,7'Z,3R,3'R)-玉米黄质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Z-zeaxanthin
英文别名
(13Z)-β,β-carotene-3,3'-diol;(+/-)-13-cis-β,β-Carotin-3,3'-diol;Opt.-inakt. 13-cis-β,β-Carotin-3,3'-diol;neo-Zeaxanthin A;Neozeaxanthin A;4-[(1E,3E,5E,7E,9E,11Z,13E,15E,17E)-18-(4-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en-1-yl)-3,7,12,16-tetramethyloctadeca-1,3,5,7,9,11,13,15,17-nonaenyl]-3,5,5-trimethylcyclohex-3-en-1-ol
(7Z,7'Z,3R,3'R)-玉米黄质化学式
CAS
144-68-3;3309-19-1;24502-92-9;29472-68-2;31272-50-1;31272-53-4;57820-80-1;60046-54-0;60497-64-5;60497-65-6;72002-36-9;72580-10-0;100347-92-0;100347-97-5;136656-95-6;136733-98-7;136733-99-8;136734-01-5;136734-02-6
化学式
C40H56O2
mdl
——
分子量
568.883
InChiKey
JKQXZKUSFCKOGQ-XHLTVIP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3-2050C
  • 沸点:
    572.66°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0.9944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甲醇(少许)
  • LogP:
    14.950 (es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9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0629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2,H335

SDS

SDS:ed6408f9e98604c1885e2aa3763ddd62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除了植物,许多光合细菌和真菌也可以合成这类化合物。它们属于萜类衍生物,在结构中含有大量的共轭双键。天然生成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两大类:(1)α-胡萝卜素和 β-胡萝卜素;(2)玉米黄质、新黄质、紫黄质,这些是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玉米黄质是黄色玉米的主要色素,其分子式为 C40H56O2,分子量为 568.88 道尔顿,CAS 登记号为 144-68-3。玉米黄质广泛分布于黄色玉米、蛋黄以及橙色和黄色的一些蔬菜和水果中。尽管它本身不具有维生素 A 的活性,但它与其同分异构体叶黄质在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在肉类食品的着色上也常用到。

性质

从乙醇中获得带有金属光泽的黄色菱形片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

用途

存在于玉米、菠菜、鸡蛋、鱼类和藻类等植物和动物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项目 内容
食用量 ≤4毫克/天(以 (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计)
适用食品类别 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批准日期 2017-05-31
公告号 2017年第7号
公告标题 关于乳木果油等10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质量要求
  • 性状:橙红色至红色粉末
  • (3R,3'R)-二羟基-β-胡萝卜素(g/100g)≥50
  • 水分(g/100g)≤5.0
生物活性

Zeaxanthin 是一种食物获得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眼睛的黄斑部。它具有抗氧化作用。

靶点
  • Human Endogenous Metabolite(人类内源性代谢物)
体外研究

植物叶片中的叶黄质通常与蛋白质结合存在;而在果实和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形成酯并集中在色素体膜中溶解。在人体及高等动物中,叶黄质和玉米黄质主要积累在脂溶性的组织如脂肪组织,并通过脂蛋白在血液中运输,类似于胆固醇的非特异性方式。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在人血中的 LDL 和 HDL 分配相当,而在人类中,大部分类胡萝卜素(最多可达 75%)则优先存在于 LDL 中。

化学性质

来源于大麦。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5,15'-didehydro-β,β-carotene-3,3'-diol 在 Lindlar's catalyst 、 乙酸乙酯甲苯 作用下, 生成 (7Z,7'Z,3R,3'R)-玉米黄质
    参考文献:
    名称:
    类胡萝卜素中的合成物。全面合成玉米黄质和生理
    摘要:
    玉米黄质和physalien已按照方案C 19 + C 2 + C 19 = C 40由乙酰氧基-C 19-醛和乙炔合成。乙氧基-异-C 19-醛是从异佛尔酮经酮-异-C 19-醛获得的,使用乙烯基醚和丙烯基醚,对其应用了我们的β-胡萝卜素合成的扩链程序。光学惰性的合成化合物具有与天然产物相同的熔点,溶液的吸收光谱相同,并且混合的熔点没有降低。
    DOI:
    10.1002/hlca.195603907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n in der Carotinoid-Reihe Mitteilung. Totalsynthese von Zeaxanthin und Physalien
    作者:O. Isler、H. Lindlar、M. Montavon、R. Rüegg、G. Saucy、P. Zeller
    DOI:10.1002/hlca.19560390717
    日期:——
    Zeaxanthin and physalien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acetoxyiso-C19-aldehyde and acetylene following the scheme C19+ C2+ C19 = C40. The acetoxy-iso-C19-aldehyde was obtained from isophorone via keto-iso-C19-aldehyde to which the chain lengthening procedure of our β-carotene synthesis was applied, using vinyl ether and propenyl ether. The optically inactive synthetic compounds have the same melting points
    玉米黄质和physalien已按照方案C 19 + C 2 + C 19 = C 40由乙酰氧基-C 19-醛和乙炔合成。乙氧基-异-C 19-醛是从异佛尔酮经酮-异-C 19-醛获得的,使用乙烯基醚和丙烯基醚,对其应用了我们的β-胡萝卜素合成的扩链程序。光学惰性的合成化合物具有与天然产物相同的熔点,溶液的吸收光谱相同,并且混合的熔点没有降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