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oxalate | 62-7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oxalate
英文别名
disodium oxalate;anhydrous sodium oxalate;Sodium;oxalate
sodium oxalate化学式
CAS
62-76-0
化学式
C2Na2O4
mdl
——
分子量
133.999
InChiKey
UJRAXLUXHBUNDO-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0-270 °C
  • 密度:
    2.34
  • 溶解度:
    H2O: 0.1 M , 20 °C, 澄清,无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1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No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1/22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17119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82
  • 危险类别:
    6.1(b)
  • RTECS号:
    KI17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 + H312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

SDS

SDS:39f577fd97b3b90e8876c8c2fc124069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大量:给饮大量水,催吐,就医。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2.69g/0℃;3.05g/10℃;3.41g/20℃;3.81g/30℃;4.18g/40℃
4.93g/60℃;5.71g/80℃;6.5g/100℃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用途 
用作皮革加工的蒙囿剂,能增强络合物的耐碱能力。不易沉淀。
用途 
用作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标试剂和织物、鞣革整理剂等
用途 
生产草酸的中间体;也可用于纤维素整理剂,纺织品、皮革加工等;分析化学中作为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基准品;焰火黄色发光剂;选择性媒介中的组分,用于耶尔森氏菌属小结肠炎菌中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生长
生产方法 
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在160℃和2MPa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钠,然后,再将甲酸钠在400℃温度下脱氢即得草酸钠。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oxalatemagnesium(II) nitrate hexahydr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草酸镁二水合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纸喷雾质谱表征MgO的表面性质
    摘要:
    在制备不同形态的氧化镁(MgO)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很少研究MgO形态及其与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纸喷雾质谱法研究了不同形态的MgO与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DOI:
    10.1002/rcm.7635
  • 作为产物:
    描述:
    cesium bicarbonatecopper(l) iodide1,4,7-tri(2'-propenyl)-1,4,7-triazacyclononan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甲苯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ox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用第一行过渡金属将 CO2 还原为草酸盐:不可重复性、模糊分析和相互冲突的反应性
    摘要: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DOI:
    10.1021/jacsau.2c00005
  • 作为试剂:
    描述:
    乙醛二乙胺甲酸sodium oxal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120.0 ℃ 、2.0 MPa 条件下, 以92 %的产率得到三乙胺
    参考文献:
    名称: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TERTIARY AMINE BY USING SECONDARY AMINE AS RAW MATERIAL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AMINE TERTIAIRE À L'AIDE D'AMINE SECONDAIRE EN TANT QUE MATIÈRE PREMIÈRE
    [ZH] 一种以仲胺为原料制备叔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仲胺为原料制备叔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以仲胺为原料与酸反应生成质子型离子液体的步骤,以及使质子型离子液体和醛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叔胺的步骤。仲胺为脂肪仲胺和/或芳香仲胺和/或环状仲胺,酸选自有机羧酸、无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醛为一元醛、二元醛或醛的多聚体,还原剂选自甲酸、甲酸钠、草酸、草酸钠和三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发明中的质子型离子液体可以起到自催化反应的作用,使得在保证叔胺产品高产率和高纯度的同时,实现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压、氢气还原气氛,可以使用安全绿色的还原剂。
    公开号:
    WO202313443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xidative C–C Bond Cleavage of α‐Keto Acids by Cobalt(II) Complexes of Nitrogen Donor Ligands
    作者:Biswarup Chakraborty、Partha Halder、Priya Ranjan Banerjee、Tapan Kanti Paine
    DOI:10.1002/ejic.201200663
    日期:2012.12
    their versatile reactivity with dioxygen.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2 suggests a five-coordinate cobalt(II) center coordinated by a monodentate benzoylformate and a tetradentate nitrogen-donor supporting ligand. Conversely, complex 3 is a dinuclear cobalt complex where two cobalt(II) centers are bridged by PP. While complex 1 is unreactive towards dioxygen, 2 reacts slowly with oxygen to exhibit quantitative
    四种(II)配合物,[(6Me3TPA)CoII(BF)](BPh4) (1), [(TPA)CoII(BF)](BPh4) (2), [(6Me3TPA)CoII}2(PP) ](BPh4)2 (3) 和 [(TPA)CoII(PPH)](BPh4) (4) [其中 6Me3TPA = 三(6-甲基-2-吡啶甲基)胺,TPA = 三(2-吡啶甲基)胺, BF = 单阴离子苯甲酰甲酸, PP = 双阴离子苯基丙酮, 和 PPH = 单阴离子苯基丙酮], α-酮酸生物已被分离以显示它们与分子的多功能反应性。2 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表明五配位 (II) 中心由单齿苯甲酰甲酸和四齿供体支持配体配位。相反,配合物 3 是双核配合物,其中两个 (II) 中心由 PP 桥接。虽然复合物 1 对双无反应,2 与氧气缓慢反应以显示配位苯甲酰甲酸定量羧为苯甲酸。提出了
  • A new,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e(<scp>l</scp>-Pro)]<sub>2</sub>(Ox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used in the Kabachnik–Fields reaction
    作者:Caren D. G. da Silva、Aline R. Oliveira、Mariana P. D. Rocha、Ramesh Katla、Eriton Rodrigo Botero、Érica C. da Silva、Nelson Luís C. Domingues
    DOI:10.1039/c5ra27064b
    日期:——
    Herein we introduce a new catalyst for the Kabachnik–Fields reaction, [Ce(L-Pro)]2(Oxa), using a very accessible,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ology for α-aminophosphonate synthesis using an aromatic aldehyde, an aromatic amine and diphenyl phosphite. This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using a low catalyst loading of cerium(III) prolinate and it has allowed for the recycling of the catalyst.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用于Kabachnik-Fields反应的新催化剂[Ce(L -Pro)] 2(Oxa),它使用一种易于获得,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来合成芳族醛,芳族胺和二基的α-氨基膦酸亚磷酸。该程序是使用低催化剂负载的脯(III)开发的,它可以循环使用催化剂
  • Crown Ether Complex Cation Ionic Liquid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Reactions
    作者:Yingying Song、Huanwang Jing、Bo Li、Dongsheng Bai
    DOI:10.1002/chem.201100112
    日期:2011.7.25
    cation ionic liquids (CECILs) were designed, synthesised and characterised by NMR spectroscopy, HRMS, thermogravimetric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i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organic re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15‐C‐5Na][OH], [15‐C‐5Na][OAc], [18‐C‐6K][OH] and [18‐C‐6K][OAc] (15‐C‐5=[15]crown‐5; 18‐C‐6=[18]crown‐6) efficiently catalysed the Michael addition of alkenes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冠醚络合阳离子液体(CECIL),并通过NMR光谱,HRMS,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在各种有机反应中的应用:[15-C-5Na] [OH],[15-C-5Na] [OAc],[18-C-6K] [OH]和[18-C-6K] [ OAc](15‐C‐5 = [15] crown‐5; 18‐C‐6 = [18] crown‐6)有效催化烃和相关亲核试剂的迈克尔加成;[18-C-6K] [OH]和[15-C-5Na] [OH]有效催化硝基甲烷和芳香醛的亨利反应;[18-C-6K] [OH]对芳族醛和丙二腈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出色的催化效率;PdCl 2 / [18‐C‐6K] 3 [PO 4 ] / K 2 CO 3有效地催化了烃和芳族卤化物的HECk反应;[18-C-6K] [BrO 3 ]在芳族醇的化反应
  •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arboxylato‐Bridged Polymeric Networks of Mn <sup>II</sup>
    作者:Subal Chandra Manna、Ennio Zangrando、Michael G. B. Drew、Joan Ribas、Nirmalendu Ray Chaudhuri
    DOI:10.1002/ejic.200500568
    日期:2006.1
    magnetic measurements.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complex I reveals a covalent bonded 2D network containing bischelating oxalate and bridging dpyo; complex 2 is a covalent,bonded 3D polymeric architecture, formed by bridging malonate and bpee ligands, resulting in an open framework with channels filled by uncoordinated disordered bpee and methanol molecules. Whereas complex 3, comprising btc anions
    分子式为 [Mn(ox)(dpyo)](n) (1), [Mn-2(mal)(2)(bpee)(H2O)(2) 的三种新型 Mn-II 羧基桥联聚合物网络]center dot 0.5(bpee)center dot 0.5(CH3OH)}n, (2) 和 [Mn-3(btc)(2)(2,2'-bipy)(2)( )(6)]center点 4H(2)O}(n) (3) [dpyo, 4,4'-联吡啶 N,N'dioxide; bpee,反式-1,2 双(4-吡啶基)乙烯2,2'-联吡啶2,2'-联吡啶;ox = 草酸二价阴离子;mal = 丙二酸二价阴离子;btc = 1,3,5-三羧酸三阴离子] 已合成并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和低温磁测量表征。复合物 I 的结构测定揭示了包含双螯合草酸盐和桥接 dpyo 的共价键合 2D 网络;复合物 2 是一种共价键合的 3D 聚合物结构,由桥接丙二酸
  • 甲基烯丙醇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公开号:CN1080595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本发明公开一种甲基烯丙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甲基丙基羧酸盐为原料,并采用醇做溶剂,得到甲基烯丙醇羧酸化合物。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醇作为溶剂,既不使用碱也不使用其它溶剂,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原料刺激性低;更为主要的是可以同时获得羧酸,且醚和盐产物低,而目标产物产量高,相较于传统的采用碱作为解剂、且分两步反应、副产物高的技术更具有优势。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