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ductivities.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four systematic structural analogs of conductive two-dimensional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made of metallophthalocyanine (MPc) ligands linked by Cu nodes wi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2.73 × 10-3 to 1.04 × 10-1 S cm-1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to CO.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MOFs, including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在将
二氧化碳电
化学还原为增值产品中使用网状材料有可能通过以原子精度调节骨架材料的
化学和结构特征来实现对催化性能的可调控制。然而,此类系统的可调功能性能仍然受到其不良导电性的极大阻碍。这项工作展示了导电二维 (2D)
金属有机框架 (MOF) 的四种系统结构类似物的使用,这些结构类似物由
金属
酞菁 (MPc)
配体制成,由
铜节点连接,电导率为 2.73 × 10-3 至 1.04 × 10- 1 S cm-1 用于将
CO2 电
化学还原为 CO。 MOF 的催化性能,包括活性和选择性,发现由两个重要的结构因素分级控制:MPc(M = Co vs Ni)催化亚基中的
金属和这些亚基之间杂原子
交联剂的特性(X = O vs NH)。活性和选择性取决于 MPcs 中
金属的选择,并进一步受杂原子键的调节。在这些 MOF 中,CoPc-Cu-O 对 CO 产物表现出最高的选择性(法拉第效率 F
ECO = 85%),具有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