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I) | 34822-9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I)
英文别名
Thallium cyclopentadienide;cyclopentadienylthallium;Cyclopenta-1,3-diene;thallium(1+)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I)化学式
CAS
34822-90-7
化学式
C5H5*Tl
mdl
——
分子量
269.478
InChiKey
CVEQRUADOXXBR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lit.)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02 mg/m3 (Skin)NIOSH: IDLH 15 mg/m3; TWA 0.1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没有已知危险反应。避免与氧化物和高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2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N
  • 安全说明:
    S13,S28,S45,S61
  • 危险类别码:
    R51/53,R33,R26/2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21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6.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07 6.1/PG 2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状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02bbf9aac4b7df7242d714ff6f3f0ead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环戊二烯铊(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2)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2)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0 吞咽致命。
H330 吸入致命。
H373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4 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0 具体紧急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5H5Tl
分子式
: 269.4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hallium(I) cyclopentadien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4822-90-7
No.) 252-229-2
EC-编号 081-002-00-9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产品分解后性质不明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淡棕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300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致死。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吞咽可能致死。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707 国际海运危规: 1707 国际空运危规: 170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cyclopentadienide)
国际海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cyclopentadienide)
国际空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cyclopentadien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环戊二烯铊可以通过使环戊二烯与I-氢氧化铊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来制备。

用途

环戊二烯铊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可用于有机合成。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I)甲醇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thallium(I) hydr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戊二烯基th的光化学(I)
    摘要:
    TlC 5 H 5在228和280 nm处显示最大吸收,分别对应于以金属为中心的sp和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跃迁。该络合物显示出在λmax = 360 nm处的发射,该发射源自低能量的sp激发态。TLC的光解5 ħ 5根据等式TLC在甲醇前进5 ħ 5 + CH 3 OH→TlOH + H 2 + C 6 H ^ 6(pentafulvene)与φ= 0.1在λ IRR = 254nm和0.008在313nm的。建议该光反应是由LMCT激发引起的。
    DOI:
    10.1016/0022-328x(93)86052-j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Structure and Bonding of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 and Bis-cyclopentadienylmagnesium
    摘要:
    DOI:
    10.1021/ja01535a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fer of cyclopentadienyl groups between platinum atoms
    作者:Ronald J. Cross、Alistair J. McLennan
    DOI:10.1039/dt9830000359
    日期:——
    exclusively the same isomers of [PtCl(σ-C5H5)(CO)(PR3)]. The cyclopentadienyl groups do not transfer as fast as chloride ions between the same species, but do so considerably faster than any accompanying CO scrambling processes. Cyclopentadienyl groups from the σ-bonded complexes, and from [Pt(η5-C5H5)(PR3)2]Cl, can also be readily transferred to mercury when treated with HgCl2.
    用T1(C 5 H 5)或Hg(C 5 H 5)2中的环戊二烯基取代顺-[PtCl 2(CO)(PR 3)](PR 3 =叔膦)的氯离子的结果是:的异构体[氯铂酸(σ-C 5 H ^ 5)(CO)(PR 3)]以C 5 H ^ 5反式到PR 3。当过量的Tl(C 5 H 5) 用来。单取代或双取代化合物的σ键结合的环戊二烯基可以轻松地与顺式[[PtCl 2(CO)(PR 3)]]的氯化物在溶液中交换,再次仅产生[PtCl(σ-C)的相同异构体5 H 5)(CO)(PR 3)]。环戊二烯基在相同物种之间的迁移速度不如氯离子快,但迁移速度比任何伴随的CO加扰过程快得多。环戊二烯基从σ键合的复合物,并从[铂(η 5 -C 5 H ^ 5)(PR 3)2 ]氯,也可以容易地转移到汞时的HgCl处理2。
  •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Cyclopentadienyl and Indenyl Ligands Bearing ω-Fluorinated Pendant Groups. Crystal Structure of (ortho-F-C<sub>6</sub>H<sub>4</sub>)-CPh<sub>2</sub>-C<sub>5</sub>H<sub>4</sub>SiMe<sub>3</sub>
    作者:A. Khvorost、D. Lemenovskii、N. Ustynyuk、K. Rufanov、J. Kipke
    DOI:10.1515/znb-2002-1104
    日期:2002.11.1
    A series of cyclopentadienes and indenes with ω-fluorinated pendant groups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their reactivity towards metallating agents n-BuLi, NaH, TlOEt, Me3SiCl, Me3SnCl, TiHal4, ZrX4 (X = Cl, NMe2)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trimethylsilyl- 3-(diphenyl-ortho-fluorophenyl-methyl)-cyclopentadiene (3) was determined.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带有 ω-氟化侧基的环戊二烯和茚,并研究了它们对金属化剂 n-BuLi、NaH、TlOEt、Me3SiCl、Me3SnCl、TiHal4、ZrX4(X = Cl、NMe2)的反应性。确定了1-三甲基甲硅烷基-3-(二苯基-邻-氟苯基-甲基)-环戊二烯(3)的晶体结构。
  • A simple one-pot route to stable formamidinatoiodidolanthanoid(<scp>iii</scp>) complexes from lanthanoid metals
    作者:Zhifang Guo、Victoria L. Blair、Glen B. Deacon、Peter C. Junk
    DOI:10.1039/d1cc04080d
    日期:——
    A number of formamidinatoiodidolanthanoid(III) complexes, [Ln(DFForm)2I(thf)2] and [Ln(DFForm)I2(thf)3] (DFFormH = N,N′-bis(2,6-difluorophenyl)formamidine) and [Ln(DippForm)I2(thf)3] (DippFormH = N,N′-bis(2,6-diisopropylphenyl)formamid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good yields by one-pot direct reac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free metals with iodine and DFFormH or DippFormH in suitable ratios and are
    许多formamidinatoiodidolanthanoid(的III)络合物,[LN(DFForm)2 I(THF)2 ]和[LN(DFForm)我2(THF)3 ](DFFormH = Ñ,Ñ ' -双(2,6-二氟苯基)甲脒) 和 [Ln(DippForm)I 2 (thf) 3 ] (DippFormH = N , N '-双(2,6-二异丙基苯基)甲脒) 已通过相应游离金属的一锅法直接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合成碘和 DFFormH 或 DippFormH 以合适的比例混合,重排稳定。
  • Aqueous chemistry of Bis(cyclopentadienyl)dihalotitanium(IV)
    作者:Dina Nath、R.K. Sharma、A.N. Bhat
    DOI:10.1016/s0020-1693(00)94100-8
    日期:1976.1
    Abstract Bis(cyclopentadienyl)dibromotitanium(IV) and bis(cyclopentadienyl)diiodotitanium(IV)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cyclopentadienylthallium(I) and the appropriate titanium tetrahalide. The aqueous chemistry of (C 5 H 5 ) 2 TiX 2 has been reinvestig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ompounds (C 5 H 5 ) 2 TiX 2 (X = F, Cl, Br, I) can be prepared in good yields by the action of haloacids on
    摘要通过环戊二烯基th(I)与适当的四卤化钛反应制得了双(环戊二烯基)二溴钛(IV)和双(环戊二烯基)二碘化钛(IV)。(C 5 H 5)2 TiX 2的水化学已经重新研究。已经发现,通过卤代酸对桥连化合物[(C 5 H 5)2 TiX的作用,可以高收率地制备化合物(C 5 H 5)2 TiX 2(X = F,Cl,Br,I)。 '] 2 O(X'= Cl,Br,I,NO 3)。也已经报道了涉及(C 5 H 5)2 TiX 2的其他卤素交换反应。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Ruthenium(II) η<sup>5</sup>-Dieny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Di-μ-chlorodichloro- bis[(1−3η:6−8η)-2,7-dimethyloctadienediyl]diruthenium(IV). Versatile Precursors for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作者:André Bauer、Ulli Englert、Stefan Geyser、Frank Podewils、Albrecht Salzer
    DOI:10.1021/om0007015
    日期:2000.12.1
    The dimeric complex di-μ-chlorodichloro-bis[(1−3η:6−8η)-2,7-dimethyloctadienediyl]diruthenium(IV) in the presence of base reacts with cyclic and acyclic dienes to the corresponding bis(η5-dienyl)ruthenium(II) compounds. Crystalline yellow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in high yields for dienyl = cyclopentadienyl, pentamethylpentadienyl, cycloheptadienyl, indenyl, dimethylpentadienyl, and trimethylpentadienyl
    二聚复合物的二μ-chlorodichloro双[(1-3η:6-8η)-2,7- dimethyloctadienediyl]二钌(IV)与环状和无环二烯碱反应成相应的二的存在(η 5 -二烯基)钌(II)化合物。对于二烯基=环戊二烯基,五甲基戊二烯基,环庚二烯基,茚基,二甲基戊二烯基和三甲基戊二烯基,已经以高收率分离出结晶黄色化合物。环己-1,3-二烯的类似反应,得到钌(0)化合物(η 6 -苯)(η 4-环六-1,3-二烯)钌。可以通过质子化和随后的配体交换将“开放的”双(二烯基)钌配合物转化为半三明治配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用作有效的对映选择性氢化催化剂的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