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酞菁作为功能着色剂,在各种应用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实现各种应用,尤其是光敏剂的应用,需要将酞菁的最大吸收波段(Q 波段)转移到近红外区域。我们合成了取代的酞菁类似物烷基苯并吡啶卟嗪,特别是双(1,4-二癸基苯并)-双(3,4-吡啶)卟嗪锌,以及具有氨基树枝状侧链的环状酞菁,如环状多(氨基胺)酞菁树枝状锌。据报道,这两种类型的酞菁可作为光敏剂用于癌症的光动力疗法。利用激光闪烁光解法估算了双(1,4-二癸基苯并)-双(3,4-吡啶并)卟吩锌及其区域异构体各自的癌症光动力疗法疗效。利用癌细胞培养物评估了环状锌聚(氨基胺)酞菁树枝体使用光动力疗法的能力。这两种酞菁都适合用作光敏剂,对癌症进行光动力治疗。还合成了 1,4,8,11,15,18,22,25-八(噻吩甲氧基)酞菁和 1,4,8,11,15,18,22,25-八(噻吩叔丁基)酞菁,以开发新一代光伏电池和/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非周边取代的 1,4,8,11,15,18,22,25-八(硫代芳基)酞菁在近红外区域显示出 Q 波段。对上述 1,4,8,11,15,18,22,25-辛二基(硫芳基)酞菁进行了电化学测量,以研究它们的电子转移能力和电化学机制。预计 1,4,8,11,15,18,22,25-辛二基(硫芳基)酞菁化合物将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合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