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氟甲磺酸铊 | 73491-36-8

中文名称
三氟甲磺酸铊
中文别名
三氟甲磺酰铊;三氟甲磺酸铊(I)
英文名称
thallium(I) triflate
英文别名
thallium triflate;Tl(OTf);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thall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Thallium Triflate; Thall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Thallium(1+) Triflate; Thallium(1+)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Thallous Triflate; 1,1,1-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Thallium(1+) Salt;trifluoromethylsulfonyloxythallium
三氟甲磺酸铊化学式
CAS
73491-36-8
化学式
CF3O3S*Tl
mdl
——
分子量
353.453
InChiKey
PDFSYPYWCONFDC-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5-250°C
  • 溶解度:
    溶于甲醇、水
  • 稳定性/保质期:
    | 吸湿性的 |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3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5.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N
  • 安全说明:
    S13,S28,S45
  • 危险类别码:
    R26/2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49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07
  • 储存条件:
    | 2-8°C |

SDS

SDS:da4e694bfd9e64b07950991cb23b12a6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Tl(OTf)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2)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2)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0 吞咽致命。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0 吸入致命。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P284 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0 具体紧急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Tl(OTf)
别名
: CF3O3STl
分子式
: 353.4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3491-36-8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至于铊解毒药,参见:Eur. J. Pharmaco., 6,340 (1969)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氟化氢, 氧化铊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充气保存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45 - 25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吸入: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致死。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吞咽可能致死。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最典型的铊中毒症状是秃头(落发)。皮肤效应包括干燥、鳞屑和指甲生长受损常导致的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新
月状剥离(Mee氏线)。其他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与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和心血管系统有关。急性
中毒导致腿脚水肿、关节痛、呕吐、市面、感觉过敏和手足感觉异常、精神混乱、神经炎伴随严重的腰腿痛、
腿偏瘫、绞痛、肾炎、消耗和虚弱、淋巴细胞增多和嗜曙红细胞增多。慢性中毒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运动失调、震颤、不协调、神经末梢麻痹、内分泌失调、记忆丧失和心理疾病。,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707 国际海运危规: 1707 国际空运危规: 170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国际海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国际空运危规: Thallium compound, n.o.s. (Thall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ClCp(PTA)2] 、 三氟甲磺酸铊氯仿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CpRu(OTf)(1,3,5-triaza-7-phosphaadamantane)2
    参考文献:
    名称:
    稳定的水溶性Pta基Ru-Ag有机金属聚合物。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462790
  • 作为产物:
    描述:
    thallium(I) carbonate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三氟甲磺酸铊
    参考文献:
    名称:
    八元的Palladacycles对CO的反应性是由于将烯基插入具有药用意义的环烷基化伯芳基烷基胺的Pd-C键中而产生的。四氢苯甲佐酮,邻官能化苯乙胺,尿素和异氰酸酯的合成
    摘要:
    由高藜芦胺衍生的邻位金属络合物[Pd { C,N -C 6 H 2 CH 2 CH 2 NH 2 -2,(OMe)2 -4,5}(μ-Br)] 2(1a)与乙基反应丙烯酸酯,甲基乙烯基酮或2-降冰片烯,生成由烯烃插入Pd-C键中形成的二聚体复合物[Pd { C,N -CH(R)CH 2 C 6 H 2 CH 2 CH 2 NH 2 -2,(OMe)2 -4,5}(μ-Br)] 2(R = CO 2 Et(2a1),C(O)Me(2a2))或[Pd { C,N -CH(C 5 H 8)CHC 6 H 2 CH 2 CH 2 NH 2 -2,(OMe)2 -4,5}(μ -Br)] 2(2a3)。配合物2a和芬特明同系物2b与CO反应生成Pd(0)和(1)四氢苯并甲酮,是由CO插入Pd-C键和C-N偶联产生的杂环;(2)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是由CO插入和取决于起始环palpalated化合物的
    DOI:
    10.1021/om300593x
  • 作为试剂:
    描述:
    柏木脑吡啶叔丁基过氧化氢sodium periodate四氧化锇三甲基氯硅烷四甲基乙二胺碘苯二乙酸 、 [Fe((R)-mepp)(MeCN)2][(SbF6)] 、 potassium tert-butylate四丁基氟化铵1,8-双二甲氨基萘 、 sodium hydride 、 溶剂黄146甲基磺酰氯三氟甲磺酸铊 、 sodium iodide 、 potassium hydroxide 、 copper(ll) bromide叔丁醇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二乙二醇二甲醚环己烷二甲基亚砜1,2-二氯乙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12.0h, 生成 (+)-pseudoanisatin4,7-hemiketal of pseudoanisatin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进入八角倍半萜:(+)-假茴香素的对映体特异性合成
    摘要:
    八角倍半萜由于其华丽和高度氧化的结构以及显着的生物活性而成为众多合成努力的主题。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广泛的位点选择性 C(sp3)-H 键功能化,从丰富的原料化学雪松醇(~50 美元/公斤)中分 12 个步骤首次化学合成 (+)-假茴香素。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代表了一种新的氧化战略模板,可用于这些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未来方法。
    DOI:
    10.1021/jacs.6b117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cile syntheses and interconversions between simple phosphiranium and phosphirenium salts
    作者:David C.R. Hockless、Mark A. McDonald、Michael Pabel、S. Bruce Wild
    DOI:10.1016/s0022-328x(96)06641-7
    日期:1997.2
    has been isolated in 73% yield from the reaction between 1-phenylphosphirane and methyl triflate in benzene.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1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phosphiranium ion in 1 undergoes ring opening with water to give (±)-ethylmethylphenylphosphine oxide, and reacts with primary alcohols to give (±)-alkoxyethylmethylphenylphosphonium ions. Treatment of 1 with dimethyl- or methylphenylacetylene
    从1-苯基膦烷和三氟甲磺酸甲酯在苯中的反应中分离出第一膦酸酯盐,即1-甲基-1-苯基phosph三氟甲磺酸酯(1),产率为73%。已确定1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在phosphiranium离子1所经历开环与水,得到(±)-ethylmethylphenylphosphine氧化物,以及与伯醇反应,得到(±)-alkoxyethylmethylphenylphosphonium离子。治疗1用二甲基或甲基苯基乙炔在二氯甲烷中的化合物在一周内以高收率得到相应的取代的磷鎓盐。磷鎓盐还可以通过使氯烷基芳基-或氯二芳基膦和炔与三氟甲磺酸th(I)在二氯甲烷中反应来高产率地制备。已经确定了1,2,3-三甲基-1-苯基phosph三氟甲磺酸盐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在不存在炔烃的情况下,氯甲基苯基膦与三氟甲磺酸((I)的反应会导致不稳定的三氟甲膦膦酸that,在环境条件下,在磷中迅速进行氯离子交换和/或锥体转化,这是通过可变温度NMR光谱法确定的。
  • Soft Scorpionate Hydridotris(2‐mercapto‐1‐methylimidazolyl) borate) Tungsten‐Oxido and ‐Sulfido Complexes as Acetylene Hydratase Models
    作者:Carina Vidovič、Ferdinand Belaj、Nadia C. Mösch‐Zanetti
    DOI:10.1002/chem.202001127
    日期:2020.9.25
    one molecule of C2Me2. This provides evidence that a fine balance of the softness at W is important for acetylene coordination. Upon dissolving complex 8 in acetonitrile complex 13 is reconstituted in contrast to 9. All complexes exhibit the desired stability toward water and the observe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the scorpionate ligand avoids decomposition to disulfide, an often‐occurring reaction in
    一系列具有富硫配体氢化三(2-巯基-1-甲基咪唑基)硼酸酯) (Tm Me ) 的 W IV炔配合物作为仿生模型被提出,以阐明钨酶乙炔水合酶 (AH) 的机制。单炔和/或双炔前体与NaTm Me反应,所得络合物[W(CO)(C 2 R 2 )(Tm Me )Br](R=H 1 , Me 2 )被氧化为目标物[ WE(C 2 R 2 )(Tm Me )Br] (E=O, R=H 4 , Me 5 ; E=S, R=H 6 , Me 7 ) 使用吡啶-N-氧化物和甲基硫杂丙环。在 MeCN 中用 TlOTf 萃取卤化物得到阳离子配合物 [WE(C 2 R 2 )(MeCN)(Tm Me )](OTf) (E=CO, R=H 10 , Me 11 ; E=O, R=H 12 ,Me 13 ;E=S,R=H 14 ,Me 15 )。没有 MeCN,双核配合物 [W 2 O(μ-O)(C 2 Me 2
  • A new route for substitution of the bridging acetate on the oxo-centered triruthenium acetate cluster
    作者:Hidetaka Yuge、Shin-ichiro Asahi、T. Ken Miyamoto
    DOI:10.1039/b901050p
    日期:——
    Deacetoxylation of the oxo-centered triruthenium acetate cluster by acetyl chloride or triethylsilyl chlorid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versatile precursor [Ru3O(OAc)5(Cl)(4-methylpyridine)2(CNt-Bu)], whose chloro ligand was readily substituted by other bridging ligands, i.e. alkoxides, carboxylates or sulfides.
    乙酰氯或三乙基硅氯对中心为氧的醋酸三钌簇进行去乙酰氧基化反应,生成一种多功能的先驱物[Ru3O(OAc)5(Cl)(4-甲基吡啶)2(CNt-Bu)],其氯配体容易被其他桥联配体(即醇盐、羧酸盐或硫化物)所取代。
  • Pincer CNN Ruthenium(II) Complexes with Oxygen-Containing Ligands (O<sub>2</sub>CR, OAr, OR, OSiR<sub>3</sub>, O<sub>3</sub>SCF<sub>3</sub>):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Fast Transfer Hydrogenation
    作者:Walter Baratta、Maurizio Ballico、Alessandro Del Zotto、Eberhardt Herdtweck、Santo Magnolia、Riccardo Peloso、Katia Siega、Micaela Toniutti、Ennio Zangrando、Pierluigi Rigo
    DOI:10.1021/om900274r
    日期:2009.8.10
    [Ru(OiPr)(CNN)(dppb)]·n(iPrOH) (3). In the solid state the formate 5 shows intermolecular NH···O hydrogen bonds, whereas the acetate 6 displays an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as inferred from X-ray studies. Addition of phenol and alcohol compounds to the phenoxide and alkoxide complexes leads to fast ligand exchange through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The corresponding pincer complexes [RuX(CNN′)(dppb)] (12
    钳配合物[RUX(CNN)(DPPB)](5 - 11:X =羧酸盐,酚盐,醇盐,硅烷醇盐,三氟甲磺酸酯; HCNN = 1- [6-(4'-甲基苯基)吡啶-2-基]甲胺;从[RuCl(CNN)(dppb)](1)开始,以高收率制备了含有Ru-NH 2官能度和单齿氧供体配体的dppb = Ph 2 P(CH 2)4 PPh 2)。氯化钠与th或th化合物的混合或醇盐[Ru(O i Pr)(CNN)(dppb)]· n(i PrOH)的质子化(3)。固态甲酸盐5从X射线研究可知,分子间的NH··O氢键,而乙酸盐6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酚盐和醇盐配合物中添加苯酚和醇类化合物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实现快速的配体交换。相应的钳形络合物[RUX(CNN')(DPPB)](12,13B:X =酚盐,醇盐; HCNN'= Ñ,ñ -二甲基-1- [6-(4'-甲基苯基)吡啶-2-基[RuCl(CNN')(dp
  • 18-Atom-Ringed Macrocyclic Tetra-imidazoliums for Preparation of Monomeric Tetra-carbene Complexes
    作者:Heather M. Bass、S. Alan Cramer、Julia L. Price、David M. Jenkins
    DOI:10.1021/om100625g
    日期:2010.8.9
    structures of the tetra-imidazoliu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nuclear NMR and high-resolution ESI/MS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the potential di-imidazolium species. These tetra-imidazolium ligands form monomeric tetra-carbene complexes of platinum through in situ deprotonation.
    18原子环大环四咪唑配体已通过两步程序合成,是迄今为止最小的游离四咪唑。通过多核NMR和高分辨率ESI / MS对四咪唑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将其与潜在的二咪唑类区分开。这些四咪唑配体通过原位去质子化形成铂的单体四碳烯配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