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地黄甙D | 81720-08-3

中文名称
地黄甙D
中文别名
地黄苷D;地黄甙 D
英文名称
rehmannioside D
英文别名
Rehmannioside D;(2S,3R,4S,5S,6R)-2-[(2S,3R,4S,5S,6R)-2-[[(1S,4aS,5R,7aR)-5-hydroxy-7-(hydroxymethyl)-1-[(2S,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5,7a-dihydro-1H-cyclopenta[c]pyran-4a-yl]oxy]-4,5-d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3-yl]oxy-6-(hydroxymethyl)oxane-3,4,5-triol
地黄甙D化学式
CAS
81720-08-3
化学式
C27H42O20
mdl
——
分子量
686.618
InChiKey
JQEFRKPLHFKTFL-SNQOEBI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52.4±65.0 °C(Predicted)
  • 密度:
    1.80
  • 溶解度:
    DMF:20 mg/ml; DMSO:20 mg/ml; PBS(pH 7.2):10 m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47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5
  • 拓扑面积:
    328
  • 氢给体数:
    13
  • 氢受体数:
    20

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 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近二百种(194种)成方制剂选用地黄,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作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的地黄,具有很高的滋阴补血药用价值,其活性作用广泛,对免疫、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抗菌、抗炎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地黄有鲜用、生用和熟用的不同应用方式。与生地黄相比,鲜地黄在性味上更偏寒,具有更好的清热生津、止血功效,适用于瘟病伤阴、高热烦渴、吐血、咳血等症;而经过加工的熟地黄则主要用以补血、补肾养阴。

来源 地黄中含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从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地黄愈伤组织、地黄叶及有病害的地黄中分离鉴定了24个环烯醚萜苷,包括梓醇、乙酰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B、jioglutoside Α、二氢梓醇、二氢马鞭草苷、8-表番木鳖酸、京尼平苷、jioglutoside B、桃叶珊瑚苷、单蜜力特苷、蜜力特苷、地黄苷D、筋骨草醇、6-0-E-feruloyl ajugol、6-0-P-coumaroyl ajugol、6-0-Z-feruloyl ajugol、6-0-P-hydroxybenzoate ajugol、6-0-vanillyl ajugol^iiiljilif C、氯化梓醇、6-0-(4〃 -0- α -L-rhamnopyranosyl vanilloyl ajugol 和筋骨草苷。

药理作用 地黄苷D能够显著提高血虚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网织红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并增加体重;同时,它还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趋势。地黄苷D的药效学作用与中医传统用药相符,其含量高且稳定,适宜作为地黄药材及制剂中地黄的质量控制标准物质,该成分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 地黄苷D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苷。

用途 地黄苷D具有滋阴、调节免疫、补血以及降血糖的作用。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密力特苷 melittoside 19467-03-9 C21H32O15 524.47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地黄甙D 在 β-glucosidase 作用下, 以 various solvent(s) 为溶剂, 反应 504.0h, 以71 mg的产率得到密力特苷
    参考文献:
    名称:
    地黄环烯醚萜苷
    摘要:
    摘要来自熟地黄变种的根。purpurea 和 R. glutinosa var. 除了四种已知的环烯醚萜苷、楸木
    DOI:
    10.1016/0031-9422(82)8002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idoid glycoside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作者:Haruji Oshio、Hiroyuki Inouye
    DOI:10.1016/0031-9422(82)80029-0
    日期:1982.1
    Abstract From the roots of Rehmannia glutinosa var. purpurea and R. glutinosa var. hueichingensis, besides four known iridoid glucosides, catalp
    摘要来自熟地黄变种的根。purpurea 和 R. glutinosa var. 除了四种已知的环烯醚萜苷、楸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