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间氨基苯甲醚 | 536-90-3

中文名称
间氨基苯甲醚
中文别名
3-茴香胺;间茴香胺;间氨基本甲醚;间甲氧基苯胺;3-氨基茴香醚;3-甲氧基苯胺;间胺基苯甲醚;3-氨基苯甲醚
英文名称
m-Anisidine
英文别名
3-methoxyaniline;m-methoxyaniline;3-anisidine;meta-anisidine;m-aminoanisole;3-methoxylaniline;5-methoxyaniline
间氨基苯甲醚化学式
CAS
536-90-3
化学式
C7H9NO
mdl
MFCD00007783
分子量
123.155
InChiKey
NCBZRJODKRCR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 °C(lit.)
  • 沸点:
    251 °C(lit.)
  • 密度:
    1.096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18g/l
  • LogP:
    0.930
  • 物理描述:
    M-anisidine appears as pale yellow oily liquid or dark red liquid. (NTP, 1992)
  • 颜色/状态:
    Pale yellow, oily liquid
  • 蒸汽压力:
    7.5X10-2 mm Hg at 25 °C
  • 自燃温度:
    515 °C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 1.5797 at 20 °C/D
  • 解离常数:
    pKa = 4.24 (conjugate acid)
  • 保留指数:
    1198.1;1229;1229
  • 稳定性/保质期:
    1. 按照规格使用和贮存,避免与氧化物接触,不会发生分解。 2. 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吸入有害。 3. 存在于香料烟烟叶、烟气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2
  • 拓扑面积:
    3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该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其蒸汽、通过皮肤接触以及摄入进入人体。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of its vapour, through the skin and by inges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吸入症状
蓝色嘴唇、手指甲和皮肤。眩晕。头痛。恶心。混乱。抽搐。昏迷。
Blue lips, fingernails and skin. Dizziness. Headache. Nausea. Confusion. Convulsions. Unconsciousness.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摄入症状
见吸入。
See Inhala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副作用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 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该化合物被归类为继发性毒性效应。
Methemoglobinemia - The presence of increased methemoglobin in the blood; the compound is classified as secondary toxic effect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解毒与急救
/SRP:/ 立即急救:确保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中和。如果患者停止呼吸,请开始人工呼吸,最好使用需求阀复苏器、袋阀面罩装置或口袋面罩,按训练操作。如有必要,执行心肺复苏。立即用缓慢流动的水冲洗受污染的眼睛。不要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患者前倾或置于左侧(如果可能,头部向下)以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吸入。保持患者安静,维持正常体温。寻求医疗关注。 /苯胺及其相关化合物/
/SRP:/ Immediate first aid: Ensure that adequate decontamin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f patient is not breathing, start artificial respiration, preferably with a demand-valve resuscitator, bag-valve-mask device, or pocket mask, as trained. Perform CPR as necessary. Immediately flush contaminated eyes with gently flowing water. Do not induce vomiting. If vomiting occurs, lean patient forward or place on left side (head-down position, if possible) to maintain an open airway and prevent aspiration. Keep patient quiet and maintai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Obtain medical attention. /Anili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该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其蒸汽、通过皮肤接触以及摄入进入人体。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of its vapour, through the skin and by ingestio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T+,N
  • 安全说明:
    S26,S28B,S36/37,S45,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26/27/28,R51/53,R33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2222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431 6.1/PG 3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BZ5408000
  • 包装等级:
    III
  • 储存条件:
    1.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确保包装密封。需与酸类及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以处理泄漏物。

SDS

SDS:3090d0d0e3383a90de52a1753effbb33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间甲氧基苯胺,间茴香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m-Methoxyaniline;m-Anisidi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536-90-3
分子式: C 7 H 9 NO
分子量: 123.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间甲氧基苯胺,间茴香胺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间甲氧基苯胺 100 536-90-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气溶胶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进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的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112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监测毒物。进行就业前和定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
pH:
熔点(℃): -1~1
沸点(℃): 251
相对密度(水=1): 1.1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112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7 H 9 NO
分子量: 123.16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作为染料中间体。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酰基氯、酸酐、氯仿、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784
UN编号: 243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2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间氨基苯甲醚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其熔点为-1~1℃,沸点251℃,相对密度1.094(20/4℃),折光率1.5794。该物质能溶于乙醇、乙醚、苯和稀酸,并且微溶于水。

用途
间氨基苯甲醚是药物、染料中间体,高分子材料、铝合金缓蚀剂,重金属离子络合分析试剂,感光材料的还原剂等。此外,它还用于合成医药、染料及液晶材料中间体,制造偶氮染料等。

生产方法
由间硝基苯酚在羟基上甲基化后经还原而得。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鹌鹑 LD50: 562 毫克/公斤;口服-野鸟 LD50: 562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可燃,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并与氧化剂、酸类及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二氧化碳、泡沫、砂土、雾状水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间氨基苯甲醚盐酸 、 selenium(IV) oxide 、 、 sodium carbonat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吡啶 为溶剂, 生成 2-(3-methoxy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hatterjea, J. N.; Shaw, S. C.; Prasad, Y.,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84, vol. 61, # 11;12, p. 1028 - 103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木榴油全氟丁基磺酰氟三(三甲基硅)胺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5.08h, 以72%的产率得到间氨基苯甲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一锅苯酚生成苯甲酰苯:通过苯酚的脱氧胺化作用形成初级苯胺。
    摘要:
    由苯酚选择性地原位生成苯并在酸性处理后被六甲基二硅氮合钾区域选择性地捕获以形成伯苯胺。酚羟基直接转化为游离氨基是用于制备伯芳基胺的有用方法,该伯芳基胺难以使用涉及苯酚衍生物与氨的偶联反应来合成。虽然邻位和间位取代的苯酚的反应仅产生间位取代的苯胺,但对位取代的苯酚的反应提供了邻位甲硅烷基苯胺。
    DOI:
    10.1002/chem.201904987
  • 作为试剂:
    描述:
    trans-1,2-bromoindane间氨基苯甲醚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5%的产率得到茚
    参考文献:
    名称:
    1,2-二溴化物与茴香胺的还原脱溴作用。
    摘要:
    含有α-溴羰基或α-溴芳香族基团的vic-二溴化物被还原脱溴,从而以高收率提供烯烃。发现邻-和间-茴香胺而不是对-茴香胺是有效的脱溴剂。发现还原脱溴是反立体的。
    DOI:
    10.1016/j.tetlet.2015.11.1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OTHIOPHENE INHIBITORS OF RHO KINASE
    申请人:Kahraman Mehmet
    公开号:US20080021026A1
    公开(公告)日:2008-01-24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and methods which may be useful as inhibitors of Rho kinase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和方法,这些化合物和方法可能作为Rho激酶的抑制剂在治疗或预防疾病方面有用。
  • Compositions for Treatment of Cystic Fibrosis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申请人: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公开号:US20150231142A1
    公开(公告)日:2015-08-20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 inhibitor of 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 activity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ABC Transporter modulator compound of Formula A, Formula B, Formula C, or Formula D.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thereof, and to methods of using such composi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CFTR mediated diseases, particularly cystic fibrosis using the pharmaceutical combination compositions.
    本发明涉及含有上皮钠通道活性抑制剂与至少一种ABC转运蛋白调节剂化合物(A式、B式、C式或D式)的药物组合物。该发明还涉及这些药物配方,以及使用这些组合物治疗CFTR介导的疾病,特别是囊性纤维化的方法。
  • Dihydroquinazolines enhance 20S proteasome activity and induce degradation of α-synuclein, an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neurodegeneration
    作者:Taylor J. Fiolek、Christina L. Magyar、Tyler J. Wall、Steven B. Davies、Molly V. Campbell、Christopher J. Savich、Jetze J. Tepe、R. Adam Mosey
    DOI:10.1016/j.bmcl.2021.127821
    日期:2021.3
    traditional small molecule drug design and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undruggable”. The 20S proteasome is the main protease that targets IDPs for degradation and therefore small molecule 20S proteasome enhancement present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by which these undruggable IDPs could be targeted. The concept of 20S activa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new, with few potent activators having been identified
    许多内在无序蛋白质 (IDP) 的聚集体或寡聚形式,包括 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也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由于其无序的性质,因此缺乏明确的药物结合口袋,IDPs 是传统小分子药物设计的困难目标,通常被称为“不可药物”。20S 蛋白酶体是靶向 IDP 进行降解的主要蛋白酶,因此小分子 20S 蛋白酶体增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通过该策略可以靶向这些不可成药的 IDP。20S 激活的概念仍然相对较新,迄今为止已确定的有效激活剂很少。在此处,我们合成并评估了一个二氢喹唑啉类似物库,并发现了几种有前景的新型 20S 蛋白酶体激活剂。对热门歌曲的进一步测试表明,它们可以增强 20S 介导的 α-突触核蛋白降解,这是与帕金森病相关的 IDP。
  • [EN] NOVEL ANTIVIRAL COMPOUNDS<br/>[FR] NOUVEAUX COMPOSÉS ANTIVIRAUX
    申请人:UNIV LEUVEN KATH
    公开号:WO2014170368A1
    公开(公告)日:2014-10-2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ries of novel compound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methods to prevent or treat viral infections by using the novel compounds,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eir use to treat or prevent viral infections and their use to manufacture a medicine to treat or prevent viral infections, preferably infections with viruse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of the Togaviridae and more preferably infections with chikungunya virus (CHIKV).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利用这些新化合物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以及它们的制备过程,用于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以及用于制造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最好是用于治疗属于Togaviridae家族的病毒,更好地是用于治疗寨卡病毒感染。
  • [EN] PYRROLOTRIAZINES AS ALK AND JAK2 INHIBITORS<br/>[FR] PYRROLOTRIAZINES EN TANT QU'INHIBITEURS D'ALK ET DE JAK2
    申请人:CEPHALON INC
    公开号:WO2010071885A1
    公开(公告)日:2010-06-24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or a salt form thereof, wherein Q1, Q2, Q3, and Q4 are as defined herein. The compound of formula (I) has ALK and/or JAK2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ay be used to treat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形式,其中Q1、Q2、Q3和Q4如本文所定义。式(I)的化合物具有ALK和/或JAK2抑制活性,并可用于治疗增殖性疾病。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