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762-7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762-74-4
化学式
CO2
mdl
——
分子量
44.9988
InChiKey
ORTFAQDWJHRMNX-OUBTZVS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550 °C(lit.)
  • 溶解度:
    苯(非常少量)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4.2
  • 危险品标志:
    F,Xi
  • 安全说明:
    S16,S26,S7
  • 危险类别码:
    R36/37
  • WGK Germany: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4.2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甲烷-13C标记的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新近发展的一种安全、简便、特异、定量的肝功能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细胞器水平及酶分子学水平检测肝细胞功能,包 括肝细胞结构、数量、细胞状态、功能及代偿情况,从而有效地评价慢性肝病的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储备。

甲烷-13C又叫碳-13C,是一种稳定同位素。由于安全性高、简便、无创、灵敏度和特异性强等特点,逐渐取代了放射性试剂,在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医疗行业的青睐。

在100mL两口烧瓶中,通氮气条件下迅速加入1g碘甲烷-13C、1.41g对乙酰氨基苯酚、2.58g碳酸钾、25ml乙腈。加完之后保持氮气接通,25℃搅拌反应40小时。反应结束后,滤去沉淀,沉淀用乙酸乙酯冲洗,洗液和滤液混合后加氢氧化钠中和搅拌0.5h,分液,将收集的有机层脱溶,干燥,环己烷重结晶,活性炭除色,即得产物。产率91%。纯度99%。同位素纯度 99%。

杨海涛等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单子叶植物的木素,向生长中的水稻 (OryzasativaL .)茎秆节间的腔体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甲烷-1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 ,得到侧链带甲烷-13C标记的稻秆木素。通过CP/MAS 13C NMR分析,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正常生物合成。液态13C NMR检测结果证明稻秆原本木素的主要结构是 βO 4、β1、ββ和 β5结构 ,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α O 4结构。另外,还证明了木素在α位与糖类等组分有共价键结合。

生产方法 

在100mL两口烧瓶中,通氮气条件下迅速加入1g碘甲烷-13C、1.41g对乙酰氨基苯酚、2.58g碳酸钾、25ml乙腈。加完之后保持氮气接通,25℃搅拌反应40小时。反应结束后,滤Chemicalbook去沉淀,沉淀用乙酸乙酯冲洗,洗液和滤液混合后加氢氧化钠中和搅拌0.5h,分液,将收集的有机层脱溶,干燥,环己烷重结晶,活性炭除色,即得产物。产率91%。纯度99%。同位素纯度99%。

杨海涛等人为了进一步了解单子叶植物的木素,向生长中的水稻(OryzasativaL.)茎秆节间的腔体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甲烷-1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得到侧链带甲烷-13C标记的稻秆木素。通过CP/MAS13CNMR分析,Chemicalbook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正常生物合成。液态13CNMR检测结果证明稻秆原本木素的主要结构是βO4、β1、ββ和β5结构,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αO4结构。另外,还证明了木素在α位与糖类等组分有共价键结合。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氧气 在 catalyst: MoO3/SiO2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朝向一氧化碳和O的氧的反应性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离子吸附在二氧化硅负载的钼的催化剂
    摘要:
    使用EPR技术中,在77K下的O的反应-基团,由N个形成2 ö吸附还原的MoO 3 /的SiO 2米的样品,用CO或13 CO其次,它是能够检测出CO - 2自由基(克1 = 2.0029,克2 = 2.0016,克3 = 1.9974,阿1 = 199 G,阿2 = 240 G,阿3 = 207克),在室温下稳定。该物质在77 K下与O 2反应,生成自由基类型(O 2 COO)–( g 1 = 2.0486, g 2 = 2.0078, G 3 = 2.0026, A 1C = OG, A 2C = 4.8 G, A 3C = 6 G, A 3O I = 140 G, A 3O II = 40 G)。在150 K时,它不可逆地消失,生成一个O – 2自由基( g 1 = 2.0175, g 2 = 2.0097, g 3 = 2.0040, A 3O I = 80 G, A 3O II=
    DOI:
    10.1039/f19827801297
  • 作为产物:
    描述:
    C13取代的一氧化碳 在 catalyst: MoO3/SiO2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朝向一氧化碳和O的氧的反应性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离子吸附在二氧化硅负载的钼的催化剂
    摘要:
    使用EPR技术中,在77K下的O的反应-基团,由N个形成2 ö吸附还原的MoO 3 /的SiO 2米的样品,用CO或13 CO其次,它是能够检测出CO - 2自由基(克1 = 2.0029,克2 = 2.0016,克3 = 1.9974,阿1 = 199 G,阿2 = 240 G,阿3 = 207克),在室温下稳定。该物质在77 K下与O 2反应,生成自由基类型(O 2 COO)–( g 1 = 2.0486, g 2 = 2.0078, G 3 = 2.0026, A 1C = OG, A 2C = 4.8 G, A 3C = 6 G, A 3O I = 140 G, A 3O II = 40 G)。在150 K时,它不可逆地消失,生成一个O – 2自由基( g 1 = 2.0175, g 2 = 2.0097, g 3 = 2.0040, A 3O I = 80 G, A 3O II=
    DOI:
    10.1039/f198278012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