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aS)-2,3,9,10-tetramethoxy-5-phenylsulfanyl-5,8,13,13a-tetrahydro-6H-dibenzo[a,g]quinolizine | 870282-7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aS)-2,3,9,10-tetramethoxy-5-phenylsulfanyl-5,8,13,13a-tetrahydro-6H-dibenzo[a,g]quinolizine
英文别名
(13aS)-2,3,9,10-tetramethoxy-5-phenylsulfanyl-6,8,13,13a-tetrahydro-5H-isoquinolino[2,1-b]isoquinoline
(13aS)-2,3,9,10-tetramethoxy-5-phenylsulfanyl-5,8,13,13a-tetrahydro-6H-dibenzo[a,g]quinolizine化学式
CAS
870282-72-7
化学式
C27H29NO4S
mdl
——
分子量
463.598
InChiKey
XEJUNCWMXILOGJ-CHQVSRG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98.5±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6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串联1,2-加成/环化反应不对称合成四氢巴马汀
    摘要:
    描述了四氢巴马汀(2)(ee = 98%)的两种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属于四氢小ber碱家族。此总合成的关键步骤基于我们的串联1,2-加成/闭环方法,该方法使用锂化的甲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醛SAMP或RAMP hydr作为底物。研究了从2-取代的苯甲醛SAMP azo开始形成N-和3-取代的二氢异喹诺酮的初始途径,但是尽管获得了高非对映选择性,但收率却令人失望。在我们随后的合成策略中,2,3-二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6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SAMP或RAMP 19考虑到一步建立的复杂功能,得到的二氢异喹诺酮类化合物20具有非对映异构体高纯度(de≥96%)和合理的收率(54-55%)。在同一步骤中进行手性助剂N-N键的裂解和酰胺部分羰基的还原,并通过用各种亲电试剂处理将所得的四氢异喹啉22(ee = 99%)进行N-官能化,以进行研究。 Pummerer,Fried
    DOI:
    10.1021/jo051554t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串联1,2-加成/环化反应不对称合成四氢巴马汀
    摘要:
    描述了四氢巴马汀(2)(ee = 98%)的两种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属于四氢小ber碱家族。此总合成的关键步骤基于我们的串联1,2-加成/闭环方法,该方法使用锂化的甲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醛SAMP或RAMP hydr作为底物。研究了从2-取代的苯甲醛SAMP azo开始形成N-和3-取代的二氢异喹诺酮的初始途径,但是尽管获得了高非对映选择性,但收率却令人失望。在我们随后的合成策略中,2,3-二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6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SAMP或RAMP 19考虑到一步建立的复杂功能,得到的二氢异喹诺酮类化合物20具有非对映异构体高纯度(de≥96%)和合理的收率(54-55%)。在同一步骤中进行手性助剂N-N键的裂解和酰胺部分羰基的还原,并通过用各种亲电试剂处理将所得的四氢异喹啉22(ee = 99%)进行N-官能化,以进行研究。 Pummerer,Fried
    DOI:
    10.1021/jo051554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via Tandem 1,2-Addition/Cyclization
    作者:Marine Boudou、Dieter Enders
    DOI:10.1021/jo051554t
    日期:2005.11.1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oth enantiomer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2) (ee = 98%), a natural alkaloid belonging to the tetrahydroprotoberberine family, is described. The key step of this total synthesis is based on our tandem 1,2-addition/ring-closure methodology employing lithiated methylbenzamide and benzaldehyde SAMP or RAMP hydrazones as substrates. An initial route was investigated for
    描述了四氢巴马汀(2)(ee = 98%)的两种对映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属于四氢小ber碱家族。此总合成的关键步骤基于我们的串联1,2-加成/闭环方法,该方法使用锂化的甲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醛SAMP或RAMP hydr作为底物。研究了从2-取代的苯甲醛SAMP azo开始形成N-和3-取代的二氢异喹诺酮的初始途径,但是尽管获得了高非对映选择性,但收率却令人失望。在我们随后的合成策略中,2,3-二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胺6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SAMP或RAMP 19考虑到一步建立的复杂功能,得到的二氢异喹诺酮类化合物20具有非对映异构体高纯度(de≥96%)和合理的收率(54-55%)。在同一步骤中进行手性助剂N-N键的裂解和酰胺部分羰基的还原,并通过用各种亲电试剂处理将所得的四氢异喹啉22(ee = 99%)进行N-官能化,以进行研究。 Pummerer,Fri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