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1,3-dicarboxybenzene-5-sulphonate | 6362-7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1,3-dicarboxybenzene-5-sulphonate
英文别名
5-sulfoisophthalic acid monosodium salt;5-sulfoisophthalic acid sodium salt;sodium 3,5-dicarboxybenzenesulfonate;sodium 5-sulfoisophthalate;sodium 5-sulfoisophthalic acid;Sodium;5-sulfonat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sodium;5-sulfonat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
sodium 1,3-dicarboxybenzene-5-sulphonate化学式
CAS
6362-79-4
化学式
C8H5O7S*Na
mdl
——
分子量
268.179
InChiKey
YXTFRJVQOWZDPP-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73 °C
  • 密度:
    1.87[at 20℃]
  • LogP:
    -1.7 at 23℃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为白色粉末。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40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5,S26,S36/37/39,S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173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DB603000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避光,存于阴凉干燥处,并密封保存。

SDS

SDS:521712a82ecdb36c2a49dbabca1e0a7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5-Sulfoisophthalic acid sodium salt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5NaO7S
分子式
: 268.18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Sodium hydrogen-5-sulphoisophthalat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362-79-4
EC-编号 228-845-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钠的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致死剂量(LD50) 经口 - 大鼠 - 6,450 mg/kg
吸入: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 - 兔子 -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DB603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俗称三单体)主要用于合成阳离子可染聚酯(CDP),作为其第三单体。这种物质使CDP聚酯纤维对阳离子燃料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使其可以在常压下进行染色,并且染色后色泽鲜艳、色谱齐全、色牢度高、不易褪色。此外,该产品还具备优良的抗静电性、吸湿性、抗起球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

然而,目前报道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采用不同浓度的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对间苯二甲酸进行磺化,再经甲醇酯化、纯碱或火碱中和、精制而得到产品。尽管这种方法可行,但存在一些问题:使用三氧化硫磺化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导致间苯二甲酸发生焦化;而采用低浓度硫酸磺化则会导致过多残余硫酸,最终产生大量硫酸钠。此外,该生产过程还会生成多种副产物,并且在中和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直接排出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用

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作医药、农药、聚酯的中间体和改性剂。

制备
  1. 将高纯度的对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醇酯以及1,4-丁二醇分别置于干燥器中,在130℃下干燥3小时。此时,对苯二甲酸的纯度需达到85%。
  2. 将间苯二甲酸与60%发烟硫酸按照重量比1:1混合,并在140℃条件下进行磺化反应10小时。在此过程中,间苯二甲酸与发烟硫酸中的SO3发生反应,生成所需的磺化产物。
  3. 将得到的反应产物转移至缩聚釜中,在350℃下于真空条件下搅拌2小时进行缩聚反应。
  4. 对中和物料进行离心分离,并收集中和母液。然后将物料用水清洗并再次离心以获得粗品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同时收集水洗母液。
  5. 向粗品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水,并加热至90℃使物料溶解。随后降温至50℃以下进行结晶操作,收集一次结晶后的母液;重复上述热熔结晶步骤一次,再收集二次结晶后的母液。最后将经过两次结晶精制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烘干后即得成品。
化学性质

白色粉末。

用途
  1. 涤纶染色改性剂:用于生产改性涤纶切片。
  2. 其他用途:用作医药、农药以及聚酯的中间体和改性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striol and estetrol prodrugs
    摘要:
    这项发明提供了一般式(I)的雌三醇和雌四醇前药,其中基团Y与类固醇结合,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用于生产具有雌激素作用的药物的用途。
    公开号:
    US20050277625A1
  • 作为产物:
    描述:
    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硫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140.9 g的产率得到sodium 1,3-dicarboxybenzene-5-sulph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5-SULFOISOPHTHALIC ACID SALT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产5-磺基异苯二甲酸钠、钾、铷、铯、镁、锰、钴、镍、铝、铜(II)和锌盐的方法。此外,本公开描述了新的物质组成,具体包括5-磺基异苯二甲酸的铷、锰、钴、镍和铜(II)盐。该方法利用将金属盐添加到5-磺基异苯二甲酸的粗磺化溶液中。
    公开号:
    US20130053593A1
  • 作为试剂:
    描述:
    1,6-己二胺己二酸sodium 1,3-dicarboxybenzene-5-sulph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Hexamethylenediamine adip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water-soluble nylon copolyamide
    摘要:
    A novel water-soluble copolyamide based on Nylon 66 was synthesized via solution-melt poly-condensation of hexanedioic acid and sodium 5-sulfoisophthalate with 1,6-diaminohexa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ascertain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FT-IR, Raman, and H-1 NMR).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amides under consideration were measured by TGA and DSC.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FTIR spectra, it wa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of the water-soluble copolyamides becomes weak with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obtained random copolyamides could self-assemble into spherical micelles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he size dependent on the hydrophilic f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LS and TEM measurements.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polymer.2013.05.0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wave‐assisted fabrication of a mixed‐ligand [Cu <sub>4</sub> (μ <sub>3</sub> ‐OH) <sub>2</sub> ]‐clust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metal sites for carboxyl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carbon dioxide
    作者:Wen‐Jing Wang、Zhong‐Hua Sun、Sheng‐Chun Chen、Jun‐Feng Qian、Ming‐Yang He、Qun Chen
    DOI:10.1002/aoc.6288
    日期:2021.8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catalysts with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metal sites for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 is greatly important. Herein, a robust [Cu4(μ3-OH)2]-cluster-based MOF (Cu-MOF) with a mixed-ligand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a microwave-assisted method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as-prepared Cu-MOF catalyst possessing unsaturated Cu (II) sites exhibite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为现代有机合成开发具有配位不饱和金属位点的高效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 (MOF) 催化剂非常重要。在此,通过微波辅助方法在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具有混合配体系统的坚固的 [Cu 4 (μ 3 -OH) 2 ]-簇基 MOF (Cu-MOF)。所制备的具有不饱和 Cu (II) 位点的 Cu-MOF 催化剂对 1-乙炔苯与 CO 2的直接羧化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并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合成了各种丙炔酸衍生物。此外,催化剂保持稳定并且可以轻松地循环使用五次连续运行,而催化效率不会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下降。
  • Three new copper(II)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nstructed from isomeric sulfo-functionalized phthalate tectonics: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photocatalytic and proton conduction properties
    作者:Hong-Guang Yu、Bo Li、Shan Liu、Chong Jiang、Yong-Shuang Li、Ya-Pan Wu、Jun Zhao、Dong-Sheng Li
    DOI:10.1016/j.jssc.2020.121860
    日期:2021.2
    Three new copper(II)-based coordination polymers, namely [Cu5(μ3-OH)4 (STP)2(4,4'-bipy)2(H2O)2]·4H2O (CTGU-20), [Cu2(μ2-OH)(SIP)(1,4′-bib)2] (CTGU-21) and [Cu2 (SIP)(4,4′-bibp)2(HCOO)]·3H2O(CTGU-22), (STP = 2-sulfoterephthalate, SIP = 5-sulfoisophthalate, 4,4'-bipy = 4,4'-bipyridine, 4,4′-bibp = 4,4'-bis(imidazolyl)biphenyl and 1,4′-bib = 1,4-bis(1-imidazoly) benzene) have been prepared by two less-developed
    三个新的铜(II)类配位聚合物,即[铜5( μ 3 -OH)4(STP)2(4,4'-联吡啶)2(H 2 O)2 ]·4H 2 Ô (CTGU-20 ),[铜2(μ 2 -OH)(SIP)(1,4'-双BIB)2 ] (CTGU-21)和[铜2(SIP)(4,4'-BIBP)2(HCOO)]· 3H 2 O (CTGU-22),(STP = 2-磺基邻苯二甲酸酯,SIP = 5-磺基间苯二甲酸酯,4,4'-bipy = 4,4'-联吡啶,4,4'-bibp = 4,4'-双(咪唑基)联苯和1,4 ``-bib = 1,4-双(1-咪唑基)苯)是由两个较不发达的异构磺基官能化邻苯二甲酸酯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的,并通过PXRD,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20呈现3D柱层框架从一个唯一1D的Cu构成4 ø 8 -CuO 4杆密封单元由四个μ产生的3 -OH基团和吡啶基/ ca
  • Novel Silver-Containing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s Constructed by Combination of Coordination Bonds and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作者:Daofeng Sun、Rong Cao、Yanqiong Sun、Wenhua Bi、Xiaoju Li、Yanqin Wang、Qian Shi、Xing Li
    DOI:10.1021/ic034568v
    日期:2003.11.1
    sulfone). All complexes are extended from Ag-bipy linear chains by the combination of coordination bonds and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Complexes 1 and 3 comprise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s. In the two complexes, a one-dimensional ladderlike structure is first formed by the connection of a Ag-bipy chain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a free carboxylate/bipy ligand and weak
    AgNO(3),4,4'-bipy和羧酸酯配体的水热反应产生了三种超分子结构,即[Ag(bipy)]。H(2)SIPA.1 / 2bipy.H(2)O( 1),[Ag(bipy)]。1 / 2H(2)btec.H(2)O(2)和[Ag(bipy)](2).H(2)dpstc.2H(2)O( 3)(H(3)SIPA = 5-磺基间苯二甲酸,bipy = 4,4'-联吡啶,H(4)btec = 1,2,4,5-苯四甲酸,H(4)dpstc = 3,3' ,4,4'-四羧基二苯砜)。通过两种不同方法中配位键和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合,所有复合物均从Ag-bipy线性链延伸而来。配合物1和3包含二维框架。在两个复合体中 首先,通过自由羧酸盐/联吡啶配体之间的氢键和自由羧酸盐配体与银离子之间的弱配位相互作用,通过Ag-联吡啶链的连接形成一维梯状结构。然后通过Ag-bipy链的bipy配体之间的pi ..
  • A (3,14)-connected three-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ased on the unprecedented enneanuclear copper(ii) cluster [Cu9(μ3-OH)4(μ2-OH)2]
    作者:Xia Zhu、Shan Zhao、Yan-Fen Peng、Bao-Long Li、Bing Wu
    DOI:10.1039/c3ce41086b
    日期:——
    an interesting three-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u9(OH)6(bte)2(sip)4(H2O)3]·6H2O}n (1). A single-cryst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mpound 1 consists of a (3,14)-connected three-dimensional MOF with a point symbol of (3·42)4(38·414·516·640·79·84) based on the unprecedented enneanuclear copper(II) cluster [Cu9(μ3-OH)4(μ2-OH)2]. The [Cu9(μ3-OH)4(μ2-OH)2] enneanuclear copper(II) cluster can be
    铜的水热反应(NO 3)2,1,2-双(1,2,4-三唑-1-基)乙烷(BTE)和5-磺基间苯二甲酸(SIP)产生了一个有趣的三维金属-有机骨架[Cu 9(OH)6(bte)2(sip)4(H 2 O)3 ]·6H 2 O} n(1)。单晶分析表明,化合物1由(3,14)连接的三维MOF组成,其点符号为(3·4 2)4(3 8 ·4 14 ·5 16 ·6 40 ·7 9·8 4基于所述前所未有enneanuclear铜()II)簇[铜9(μ 3 -OH)4(μ 2 -OH)2 ]。的[铜9(μ 3 -OH)4(μ 2 -OH)2 ] enneanuclear铜(II)群集可被描述为包括两个[铜4(μ 3 -OH)2 ]部分连接到中央放置的Cu (II)离子(CU1)通过两个μ 2个-OH基团。1个 表现出主要的反铁磁耦合相互作用和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用于降解甲基橙。
  • A new 2D lanthanum based microporous MOF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yclic carbonates through CO<sub>2</sub> fixation
    作者:Sabuj Kanti Das、Anirban Ghosh、Sudip Bhattacharjee、Avik Chowdhury、Partha Mitra、Asim Bhaumik
    DOI:10.1039/d1nj00601k
    日期:——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containing multiple carboxylate and sulfonate linkers together with positively charged rare earth metals can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CO2 fixation reac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ver MOF-based catalysts is very challenging as it involves the renewable feedstock CO2 as a C1 source for the synthesis of value-added
    包含多个羧酸盐和磺酸盐连接基以及带正电的稀土金属的金属有机骨架(MOF)可以为非均相催化提供新的机会。与MOF基催化剂相比,低温和低压下CO 2固定反应的高效率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涉及可再生原料CO 2作为合成增值精细化学品的C1来源。在这里,我们通过使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作为配体的溶剂热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La(III)的微孔MOF,并且所得的La-5-SIP-MOF对由环氧化物通过环戊二烯合成环状碳酸酯显示出高催化活性。一氧化碳2在室温和中等压力(3-5 MPa)下的固相反应。仅1小时的反应即可获得最佳产物收率,所需收率最高可达98%。La-5-SIP-MOF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进行表征,例如单晶X射线衍射,FTIR,PXRD,N 2吸附/解吸研究,UHR-TEM,固体紫外可见光谱和TGA。这种MOF催化剂的再循环效率和结构稳定性也很高,这表明该La-MOF在多相催化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