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苦苷,又称橄榄苦甙,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主要来源于油橄榄树叶。油橄榄树属于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含有丰富的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
橄榄叶的主要成分
橄榄叶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橄榄苦苷及其苷、黄酮及其苷、双黄酮及其苷和低分子单宁等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橄榄苦苷(Oleuropein)是一种无毒的裂环烯醚萜苷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木犀科的多种植物中。
理化性质
微小结晶(乙酸乙酯),熔点87~89℃,易吸湿,旋光度-147°(c=1,水、乙醇或丙醇),呈变旋作用。旋光度在9小时后变为-127°(水中)。橄榄苦苷极易溶于乙醇、丙酮和冰醋酸,并可溶于5%NaOH溶液及水、丁醇、乙酸乙酯、醋酸丁酯,几乎不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或四氯化碳。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下会分解,建议在避光条件下低温密封保存。
提取方法
常用的橄榄苦苷提取方法包括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分散液-液微萃取法、过热液体提取法及低温减压沸腾蒸馏提取法。谢普军等研究表明,超声波与低温减压的组合是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且操作简易、效率高、能耗低的方法。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将天然产物提取装置直接联用HPLC、GC-MS等分析技术以实现在线检测,提高分析速度并控制产品质量。
测定方法
党建章等人建立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使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 5um),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溶液-乙腈(79:2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
郑媛媛建立了一种UV-VIS差减法测定油橄榄叶提取物中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且成本低廉,可以替代现有的HPLC方法。
药理作用
橄榄苦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抑菌和降糖等。在护肤品中,高含量的橄榄苦苷可用于保护皮肤细胞不受紫外线伤害,维持肌肤柔嫩与弹性。Microherb80%为高含量产品,专门设计用于化妆品配方。
化学性质
来源于油橄榄树
用途
主要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及药理实验等;具有强力抗细菌和抗病毒特性,并具备极强的抗氧化能力。
药理作用
主要表现为降血压、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