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rdione | 13657-6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rdione
英文别名
(6Z)-6,10-dimethyl-3-propan-2-ylcyclodec-6-ene-1,4-dione
Curdione化学式
CAS
13657-68-6
化学式
C15H24O2
mdl
——
分子量
236.35
InChiKey
KDPFMRXIVDLQKX-WDZFZDK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1.5-62.0 °C
  • 沸点:
    318.82°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0.93
  • 闪点:
    130℃
  • 溶解度:
    DMF:30mg/mL; DMSO:30mg/mL;乙醇:30mg/mL
  • LogP:
    3.120 (est)
  • 物理描述:
    Solid
  • 保留指数:
    1689;1689;1717;172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无色棱柱状结晶(无乙醇),熔点61~62℃,[α]₂₅D+26°(c=1,氯仿),易溶于乙醚氯仿,微溶于石油醚。

莪术油活性成分

莪术二酮又称姜黄二酮莪二酮,是从莪术提取物——莪术油中分离出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癌疗效较好;对外阴癌、皮肤癌、唇癌亦有效。一般供瘤内注射,有刺激性痛。

抗癌药理
  1. 用从温郁挥发油中得到的结晶Ⅰ(莪术醇)和结晶Ⅱ(莪术二酮),试验发现两药在75mg/kg皮下注射时对小鼠肉瘤S37、子宫颈癌U14、艾氏腹EAC均有较高的抑制率,但对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较弱。肿瘤明显缩小者可见瘤组织周围纤维细胞增多,内有一层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包围肿瘤细胞等免疫反应出现。

  2. 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莪术醇莪术二酮对艾氏腹癌细胞有明显破坏作用,能使其变性坏死。体外抑制试验还证明,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对瘤细胞也均有明显的直接破坏作用,且具有作用强、快的特点;药液中瘤细胞数越多,其杀灭90%瘤细胞所需的药液浓度就越大。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莪术 常用别名

文术、蓬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zedoaria Rosc)、郁(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或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肉质块状、卵圆形,侧根茎圆柱状,根细长,末端常膨大成纺锤状的块根,横断面绿色。叶片椭圆状矩圆形,长25~60cm,宽10~15cm,中部有紫斑,无毛;叶柄长于叶片。花葶由根茎抽出,先叶而生,穗状花序阔椭圆形,长6~15cm;苞片卵形至倒卵形,下部的绿色,上部的紫色,顶端红色;花萼白色,花冠管长2~2.5cm,裂片3枚,矩圆形,上面一片较大,顶端一片略呈兜状,长1.5~2cm,黄色;唇瓣黄色,近倒卵形,长约2cm,顶端微缺;药隔基部具叉开的距。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种子长圆形,具假种皮。花期4~6月。

图1为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产地

蓬莪术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广西莪术(习称毛莪术)主产于广西;温郁(又习称作“小莪术”,其挥发油中含乌药奥、吉马酮等成分,主产于河南)。

化学性质

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药理药效:对小鼠肉瘤37、小鼠宫颈癌U14及小鼠艾氏腹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癌细胞性坏死。经本品处理的艾氏腹癌,可成功地使小鼠获得主动性免疫。临床用于治疗宫颈癌有较好的疗效。

生物活性

莪术二酮(Curdione)是从莪术中分离出的一种倍半萜类物质,生物活性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抵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