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枝三烯菌素 I | 82189-03-5

中文名称
枝三烯菌素 I
中文别名
枝三烯菌素I;安三烯菌素A;4-[羟基(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3-(4-羟基-3-甲氧苄基)四氢呋喃-2-醇
英文名称
(+)-mycotrienin I
英文别名
ansatrienin A;Mycotrienin I;[(5R,6E,8E,10E,13S,14R,15R,16Z)-15-hydroxy-5-methoxy-14,16-dimethyl-3,22,24-trioxo-2-azabicyclo[18.3.1]tetracosa-1(23),6,8,10,16,20-hexaen-13-yl] (2R)-2-(cyclohexanecarbonylamino)propanoate
枝三烯菌素 I化学式
CAS
82189-03-5
化学式
C36H48N2O8
mdl
——
分子量
636.786
InChiKey
WWUVMHRJRCRFSL-UOZMSBJ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DMF:可溶; DMSO:可溶;乙醇:可溶;甲醇:可溶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4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14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枝三烯菌素 I 在 sodium dithionite 作用下, 生成 乙烯基苯磺基酸
    参考文献:
    名称:
    (+)-Trienomycins A、B、C 和 F 和 (+)-Mycotrienins I 和 II: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
    摘要:
    安沙霉素抗生素 (+)-三烯霉素 A、B 和 C 及其有效的抗真菌同源物 (+)-霉菌三烯素 I 和 II 的完整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已经阐明。一个新物种,(+)-trienomycin F,也已被分离和表征。此外,还开发了三烯霉素和霉菌三烯素的最终合成策略。
    DOI:
    10.1021/ja961400i
  • 作为产物:
    描述:
    (3R,4R,5R,6S)-3-Acetoxy-4-benzyloxy-8,8-dimethoxy-3,5-dimethyl-6-triisopropylsilanyloxy-octanoic acid benzyl est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chromium dichloride 、 4-二甲氨基吡啶双(乙腈)氯化钯(II)disodium hydrogenphosph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sodium amalgam 、 ammonium cerium(IV) nitrate 、 四甲基乙二胺氢氟酸甲基三苯氧基碘磷氢气三氧化硫吡啶4-甲基苯磺酸吡啶 、 (benzotriazo-1-yloxy)tris(dimethylam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对甲苯磺酸氟化氢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二乙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三氟乙酸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腈 为溶剂, -78.0~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93.33h, 生成 枝三烯菌素 I
    参考文献:
    名称:
    (+)-Mycotrienol 和 (+)-Mycotrienin I 的全合成:不对称巴豆基硅烷键结构的应用
    摘要:
    安沙霉素抗生素 (+)-mycotrienin I (1c) 和 (+)-mycotrienol (1d) 的高度收敛不对称合成已分别通过 C9-C16 亚基 3b 和芳香族亚基 4b 的合成和偶联实现。本文描述了这项工作的完整细节,因为它说明了我们开发的手性 (E)-巴豆基硅烷键构建方法在全合成中的实用性。所有四个立体中心都是使用手性烯丙基硅烷键构建方法引入的。在亚基 3b 的合成中,C12 和 C13 立体中心是使用不对称巴豆基甲硅烷化反应生成的 α-酮二苄基缩醛 5 的。C11 立体中心随后通过螯合控制的烯丙基三甲基硅烷添加来安装,以建立抗 1,3-二醇系统。然后通过 α,β-不饱和内酯 10b 的还原开环安装 C14-C15 三取代双键。芳族亚基 4b 的选择是基于其与酰胺基苯并基的合成子等效性...
    DOI:
    10.1021/ja97431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Mycotrienol and (+)-Mycotrienin I
    作者:James S. Panek、Craig E. Masse
    DOI:10.1021/jo971793j
    日期:1997.11.1
  • (+)-Trienomycins A, B, C, and F and (+)-Mycotrienins I and II:  Relative and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作者:Amos B. Smith、John L. Wood、Weichyun Wong、Alexandra E. Gould、Carmelo J. Rizzo、Joseph Barbosa、Kanki Komiyama、Satoshi Ōmura
    DOI:10.1021/ja961400i
    日期:1996.1.1
    The complete relative and absolute stereochemistries have been elucidated for the ansamycin antibiotics (+)-trienomycins A, B, and C and their potent antifungal congeners, the (+)-mycotrienins I and II. A new species, (+)-trienomycin F, has also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addition, an end-game synthetic strategy for the trienomycins and mycotrienins has been developed.
    安沙霉素抗生素 (+)-三烯霉素 A、B 和 C 及其有效的抗真菌同源物 (+)-霉菌三烯素 I 和 II 的完整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已经阐明。一个新物种,(+)-trienomycin F,也已被分离和表征。此外,还开发了三烯霉素和霉菌三烯素的最终合成策略。
  • Total Synthesis of (+)-Mycotrienol and (+)-Mycotrienin I:  Application of Asymmetric Crotylsilane Bond Constructions
    作者:Craig E. Masse、Michael Yang、Jason Solomon、James S. Panek
    DOI:10.1021/ja9743194
    日期:1998.5.1
    synthesis. All four stereogenic centers were introduced using chiral allylsilane bond construction methodology. In the synthesis of subunit 3b, the C12 and C13 stereocenters were installed using an asymmetric crotylsilylation reaction to α-keto dibenzyl acetal 5. The C11 stereocenter was subsequently installed via a chelate-controlled addition of allyltrimethylsilane to establish the anti-1,3-diol system
    安沙霉素抗生素 (+)-mycotrienin I (1c) 和 (+)-mycotrienol (1d) 的高度收敛不对称合成已分别通过 C9-C16 亚基 3b 和芳香族亚基 4b 的合成和偶联实现。本文描述了这项工作的完整细节,因为它说明了我们开发的手性 (E)-巴豆基硅烷键构建方法在全合成中的实用性。所有四个立体中心都是使用手性烯丙基硅烷键构建方法引入的。在亚基 3b 的合成中,C12 和 C13 立体中心是使用不对称巴豆基甲硅烷化反应生成的 α-酮二苄基缩醛 5 的。C11 立体中心随后通过螯合控制的烯丙基三甲基硅烷添加来安装,以建立抗 1,3-二醇系统。然后通过 α,β-不饱和内酯 10b 的还原开环安装 C14-C15 三取代双键。芳族亚基 4b 的选择是基于其与酰胺基苯并基的合成子等效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