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烯丙氧基)-4,4-二甲基二氢-2(3H)-呋喃酮 | 562085-83-0

中文名称
3-(烯丙氧基)-4,4-二甲基二氢-2(3H)-呋喃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llyloxydihydro-4,4-dimethyl-2(3H)-furanone
英文别名
2(3H)-Furanone, dihydro-4,4-dimethyl-3-(2-propenyloxy)-;4,4-dimethyl-3-prop-2-enoxyoxolan-2-one
3-(烯丙氧基)-4,4-二甲基二氢-2(3H)-呋喃酮化学式
CAS
562085-83-0
化学式
C9H14O3
mdl
——
分子量
170.208
InChiKey
LNLYQBPNJCZCC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烯丙氧基)-4,4-二甲基二氢-2(3H)-呋喃酮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重铬酸吡啶四(三苯基膦)钯正丁基锂 、 (-)-(Ipc)2BOTf 、 sodium hydride 、 对甲苯磺酸溶剂黄146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33h, 生成 (4R,5R,9R,10R)-1,4-bis(benzyloxy)-11-(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9,10-(2,2-dimethyl-1,3-dioxolane)-7-(1,3-dithiane)-5-hydroxy-2,2-dimethylundeca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Peloruside B 的无环 C1-C11 片段的合成
    摘要:
    peloruside B 的 C1-C11 片段的 C1 还原形式的合成已在 15 个合成步骤中实现。该策略涉及使用 D-酒石酸来设置绝对立体化学和 1,5-抗 Mukiayama 羟醛反应。还报告了 C8-C11 的模拟合成,这使得 peloruside B 的 C10 位置发生变化。片段的合成以受保护的醇状态而不是天然酯的 C1 结束。
    DOI:
    10.1002/ejoc.201100053
  • 作为产物:
    描述:
    3-溴丙烯DL-泛酰内酯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3-(烯丙氧基)-4,4-二甲基二氢-2(3H)-呋喃酮
    参考文献:
    名称:
    Peloruside B 的无环 C1-C11 片段的合成
    摘要:
    peloruside B 的 C1-C11 片段的 C1 还原形式的合成已在 15 个合成步骤中实现。该策略涉及使用 D-酒石酸来设置绝对立体化学和 1,5-抗 Mukiayama 羟醛反应。还报告了 C8-C11 的模拟合成,这使得 peloruside B 的 C10 位置发生变化。片段的合成以受保护的醇状态而不是天然酯的 C1 结束。
    DOI:
    10.1002/ejoc.2011000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Transient Enantiomerically Pure Oxaalkenyl Nitrones
    作者:Hans Günter Aurich、Frank Biesemeier
    DOI:10.1055/s-1995-4060
    日期:1995.9
    A variety of enantiomerically pure α-hydroxy esters were converted into enantiomerically pure 3,7-dioxa-2-azabicyclo[3.3.0]octanes 7 by the following reaction sequence. Allylation of the hydroxy group was followed by reduction of the ester group. The resulting aldehyde was treated with an N-alkylhydroxylamine to give an oxaalkenyl nitrone 6 which underwent spontaneously an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affording 7. Opening of the isoxazolidine ring of 7 by various reductive methods yielded the highly substituted tetrahydrofuran derivatives 11.
    多种手性纯的α-羟基酯通过以下反应序列转化为手性纯的3,7-二氧杂-2-氮杂双环[3.3.0]辛烷7。首先是羟基的烯丙基化,随后酯官能团被还原。生成的醛与N-烷基羟胺反应得到氧杂烯基硝酮6,该硝酮自发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产物7。通过多种还原方法解开产物7中的异恶唑啉环,得到高度取代的四氢呋喃衍生物11。
  • Synthesis of an Acyclic C1-C11 Fragment of Peloruside B
    作者:Qin Zang、Shivali Gulab、Bridget L. Stocker、Sylvia Baars、John O. Hoberg
    DOI:10.1002/ejoc.201100053
    日期:2011.8
    The synthesis of a C1 reduced form of the C1–C11 fragment of peloruside B has been achieved in 15 synthetic steps. The strategy involved the use of D-tartaric acid to set the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and a 1,5-anti Mukiayama aldol reaction. Analog synthesis of C8–C11 is also reported, which enables changes at the C10 position of peloruside B to be made. The synthesis of the fragment concludes with
    peloruside B 的 C1-C11 片段的 C1 还原形式的合成已在 15 个合成步骤中实现。该策略涉及使用 D-酒石酸来设置绝对立体化学和 1,5-抗 Mukiayama 羟醛反应。还报告了 C8-C11 的模拟合成,这使得 peloruside B 的 C10 位置发生变化。片段的合成以受保护的醇状态而不是天然酯的 C1 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