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牙菜具有清湿热、健胃的功能,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胁痛、痢疾腹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在中医临床中,它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同时,中药生产企业常用其制作药片及飞利肝宁胶囊。研究表明,当药苷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文献来源:段吉平等, 2012),为獐牙菜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獐牙菜中当药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并且在杂质干扰较少的情况下表现出优异的峰纯度和分离度。
基本信息外观及味道:无色苦味粉末。 熔点:113~115℃,[α]26D-220°(c=1,水)。 UV吸收光谱:λmax 243 nm (lgε = 4.4)。 核磁共振氢谱:7.43 (d, J = 2Hz, 6-H),5.48 (d, J = 2Hz, 8-H),5.55 (q, C=CH),5.27 (O, C=CH2)。 结构式:无具体图像。
HPLC分析色谱条件:
HPLC色谱图: 
提取与分离将干燥的忍冬藤1kg粉碎,用10倍量体积的甲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100g。浸膏加水分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并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的浸膏加入适量水溶解,滤过,滤液经D- 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处理。先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流出液Molish反应为阴性,继用10%乙醇液洗脱,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30g浸膏。此浸膏加少量甲醇溶解,加入适量的柱层析硅胶充分拌匀,挥去甲醇后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以不同比例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洗脱液,经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相同流份,浓缩结晶得到化合物I和II分别为265mg和206mg(该植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16%和0.11%)。
参考资料化学性质:可溶于水、甲醇、氯仿、DMSO等溶剂,不溶于石油醚。来源于龙胆科獐牙菜属西南獐芽菜(Swertia cincta Burk)。
用途: 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幼枝含断氧化马钱子甙 | secoxyloganin | 58822-47-2 | C17H24O11 | 404.371 |
—— | demethylsecologanol | —— | C16H24O10 | 376.36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djalonenoside tetraacetate | 14312-74-4 | C24H30O13 | 526.494 |
—— | Swerosid Aglucon | 15215-11-9 | C10H12O4 | 196.203 |